魏秀丽
【摘要】通过教学整合,凸显蜡染与现代艺术理念有机结合,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蜡染操作程序,从中领悟民族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认识地方少数民族蜡染艺术的魅力,增长文化自信,培养民族情怀,提高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关键词】苗族;蜡染技艺;小学美术:教学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习总书记的经典导语让我们要学会瞻前顾后,才能高瞻远瞩。只有留住文化根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复兴。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所以在新时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激活文化是时代使命,我们要把古老的文化变成活化石,形成一道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象。因此,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我们郑重思考并要策划的方向,首先要自信文化、倡导文化、创新文化,只有尊重文化才能很好地发展文化,因为民族的历史文化永远是发展的基石,要充分挖掘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有地气与典型。
儋州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市县之一,而儋州市南丰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以黎、苗族为主。所以南丰镇中心学校坐落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里,挖掘地方苗族蜡染技艺开发校本课程,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学校在推进特色教学的策略上,精准挖掘地方苗族蜡染艺术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凸显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联性与发展性,并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路径给孩子传授苗族蜡染技艺文化,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近距离地学习地方蜡染非遗文化,感受地方少数民族蜡染的艺术魅力,增长孩子的艺术视野空间。
资源融合,如何体现苗族蜡染技艺落实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呢?
一、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从艺术视角提升认识蜡染艺术形式
蜡染是苗族的一门独特手工技艺,主要是用蓝靛植物的蓝色元素在浸染的方式来操作,而蜡染作品染成后,图案纹样产生了蓝白相间结合的效果,给人表现一种素雅、安宁、自在的艺术感受,通过蓝与白纹样形式体现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具有审美价值。
2.深入认识苗族文化背景
苗族是个勤劳而勇敢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丛林之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与大自然共生,所以对大自然有着很深的感情。通过蜡染艺术纹样,流露出他们善于把大自然的事物转化为纹样的形式来表现,形成世代相传下来的民族信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因为苗族的文字并不发达,但他们善于运用图腾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以及作为事件的记载,因此蜡染以图腾为寓意,记载苗族发展的历史以及祖训的教诲,具有很深的民族含义,体现出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
3.做好传承地方蜡染技艺
蜡染技艺是一门繁杂的工序,通过植物采摘浸泡提炼蓝色素,然后再用蜂蜡画图在布上,再通过多次浸泡在蓝靛染缸中,最后脱蜡而形成蜡染艺术作品。因为在蜡染的每一道工序中,都要细心,不然会前功尽弃,所以一幅蜡染作品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也是由于它的繁琐,所以当前地方蜡染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二、探析运用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1.培养民族情怀,倡导文化自信
地方苗族蜡染已面临失传的现状,现有的手艺人已为数不多了,而且都是上年纪的老人,对于现状问题相关部门也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因此,为了传承与发展地方苗族蜡染技艺,必须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运用蜡染技艺融入美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来传承与传播,让地方非物质文化在课堂上形成有规模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倡导文化自信。
2.文化资源融合,推动文化综合发展
蜡染的色彩简单,图案抽象、夸张,艺术形式比较独特,具有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运用少数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理念结合,发挥图像的表现力,结合教育理念,把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充分发挥出来,让传统文化变得多元化与多形式。在传统蜡染技法中有机结合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创作中得到表达情感,释放个性。蜡染技艺在美术学科教学中主要以图腾切入,结合图案造型、图形设计、艺术创作等路径产生新的图案,让学生在视觉效果上创造冲击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结合蜡染学习改变了美术课堂学习形式,推动美术学科从单一化向综合性发展。
三、开展蜡染技艺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在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改革下,个性教育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个性教育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品牌,所以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根据发展需求,依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结合美术学科课堂教学,遵从国家课程的原则下,推动地方蜡染技艺生成校本化课程,创建一门新的课堂体系。而为了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校本课程的个性化教育与凸显的气性,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1.重视图像讲解,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蜡染是苗族的古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地方苗族蜡染主要以图腾的形式呈现,图像抽象夸张,世代相传只以一种大山连体的图案呈现。在蓝白相间的图腾中,这种艺术形式对视觉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让人们容易获得内在的情感表现,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的心理活动,并达到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蜡染艺术作品,认识蜡染艺术的独特性与民族性,这就需要做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图片或实体作品,通过作品观察方式来获取蜡染艺术的信息,并在观察作品学习中提高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例如:蠟染艺术是蓝白相间色调,单色调的艺术形式如何欣赏它的艺术特征?一定要分析明了地讲解欣赏的方法,不然学生是很难去认识蜡染艺术的魅力所在,也难以区分蜡染艺术跟其他艺术的形式有什么不同。所以要教孩子们从蜡染的艺术形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角度去欣赏蜡染艺术作品,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体会到蜡染技艺的朴素、优雅、别致、宁静等艺术风格,又在蜡染图像中深入讲解思想情感的表现元素,理解民族图像文化,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特征,并培养他们学会从容地欣赏地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2.规划操作程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蜡染的技法操作程序比较繁琐,是一门劳技活,传统技艺做法是:①采摘假蓝靛浸泡提炼染泥;②生成染缸;③用蜂蜡在布上画图;④把蜡图放入染缸浸泡数次;⑤用热水脱蜡后生成作品。一幅成功的蜡染作品犹如巧夺天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蜡染技艺时,教师先把整个操作环节向学生演示一遍,有条件可以介入图片或视频来播放,这样学习更直观。例如提炼染泥可以在课前用视频观察,因为提炼这个环节时间太长,课堂时间不支持。而在生成染缸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教学生学会辨识染缸生成的现象,也可以教用手触摸辨识的方法。在整个学习环节中,重点落在艺术实践操作上,所以教师要围绕设计与绘制图腾来定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用蜡液来画图,注意蜡液的渗透性与线条的流畅性。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围绕画图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3.强化实践创意,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苗靛蜡染”课程依托地方民间的艺术文化为基石,遵从课堂教学客观要求,尊重孩子艺术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理念,做好课程培育人的导向,发挥民间艺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民间艺术文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艺术创作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抒发艺术的情怀,所以要把学生引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空间的世界里,激发他们内心世界自由畅想的源泉,让思维激发起来。例如:在引导学生蜡染艺术创作时,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情境化教学,运用情境化元素创造一种影响的氛围,可以是语言情景,也可以是图像情景,要有手段地把学生的目光以及心灵吸引过来,才抛砖引玉进入主题任务。所以接下来就可以从蜡染技法开始分析了,而什么内容才适合让学生学习蜡染艺术呢?这是实施教学思考的问题,一定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采取适合的教学内容来开展,如花卉主题学习,以花为着手,创作蜡染花的艺术风格,而人物、动物又怎么表现?一定要抓出物体的特征性,完成图像的构思,然后再进行蜡图,所以在整个画面的设计中,让学生学会掌握物体表现与组合的构图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地完成创作程序,并注意画蜡的操作步骤。
4.立足课堂,提炼教师的教学方法
(1)观察法。观察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可测性,因为课程教學是一场直观性的交流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建立在师生活动的关系上,有单向关系,也有双边关系。而蜡染校本课程的开设,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打破了他们过往接触的学习模式。面对新的课程实施,教师首先要善于研究学生与课程的关系,也就是从观察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观察学生的感知、情绪、态度等因素有何变化。因为蜡染是民间古老的技艺,对于这种技艺的认识已成为陈年的历史故事,所以在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如收集图片、实物以及文化背景的资料,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性地认识古老的文化元素,所以观察法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例如:教师出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蜡染艺术作品?通过比较、区别的方式认识到蜡染艺术概念,所以我们不能用解读概念的方式来介绍古老的艺术文化,那是徒劳无功的,小学生也听不明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准备蜡染实体作品或图片方式引导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方式观察蜡染作品,了解蜡染作品的特征性,认识蜡染艺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让学生对地方民族艺术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培养学习兴趣。
(2)讲授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传承下来的图腾,代表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与信仰。所以在课堂教学上,语言直观教学是很重要的,在语言形象化的作用下,通过教师对民族文化背景引导,促进孩子对蜡染艺术的形式感知及理解,同时激发孩子的感情,唤起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蜡染课程的第一节课的关键点是讲解蜡染历史文化的背景,“同学们,你们懂蜡染艺术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怎么出现的吗?主要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产生的?”教师可以采用抛问题的教学方式激起课堂的活动力,把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再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关蜡染的传奇故事”做引导,这样就可以把蜡染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自然环境等因素慢慢地道出来了。让学生了解蜡染起源于服装,是苗族人民的劳技活,流露出苗族人民常年居住在深山丛林里,过着刀耕火种生活的智慧,通过图腾的内涵透露了苗族同胞与大自然相伴与共生,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教师通过教学讲解,让学生深度认识并学习到文化的本质性,明白蜡染艺术就是利用植物色彩浸染出来的艺术品。因此在蜡染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深深感受到少数民族蜡染艺术的魅力所在,并体会到蜡染艺术所带来的快乐。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操作,才会得到收获,找到快乐,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促进每个人的认知发展。孩子有了感觉,就有话说,“你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你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让孩子在体验感受中畅所欲言。
(3)示范法。教师的示范活动在教学上带来很大视觉冲击力,容易引起学生观看,比较形象与直观,给课堂带来很好的调动力,所以这种方式很受学生喜欢。比如这个花纹是怎么用蜂蜡画的?老师语言描述多少遍不如眼见亲自示范出来,所以教师在新生初学时一定要操作示范蜡染技法,让孩子认真观看,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明白。并且在操作技法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些技巧性。例如:“画一画”,画图是蜡染艺术的第一步骤,所以在课堂上学习蜡染技艺,教师要教孩子画图,分析图案的特征性,掌握构图方法。画“花”,在指定的画布上,画多大?画到哪个位置?如何画才美观?要指导学生规范作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铅笔先画图案,再用工具点蜡勾勒图案。画蜡时要注意线条的流畅性与渗透性,而如何掌握渗透性,这些都是要实践验证的,从实践中知道要把握好蜡的温度,90-80度最为适当,所以在操作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得很细心和认真。
四、总论
在课程改革的发展下,运用地方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渗透学科课堂教学,是时代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形成美术学科在课堂的教学特色,体现校本课程更接地气,更突出人文化教育。并且,让美术课堂成为传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孩子可以近距离地学习到民族文化,让每一个蜡染艺术符号根植于孩子的心中,滋润着美丽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赵正永.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N].人民日报,2015-08-04.
[2]海南省民族学会.海南苗族蜡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