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非一
家住上海静安区的刘女士今年64岁了,平时身体还算不错,并没有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被慢病缠身、每天需要服用大量药物,但她也有烦恼——经常失眠、做噩梦。这样以来,刘女士的老伴也跟着她受罪,因为刘女士经常在睡梦中大喊大叫,挥舞双手,肢体活动大的时候甚至还会掉下床,多次因此发生自伤或伤及老伴的事情。这让刘女士和老伴都感到非常痛苦,不胜其扰,于是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所/失眠科寻求帮助。王惠茹副主任医师接诊之后,经过详细的问诊建议其做一个多导睡眠监测,最终刘女士被诊断为典型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要了解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快速动眼睡眠。王惠茹副主任介绍说,我们入睡后,会在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切换,先是由浅入深,再回到浅睡眠-深睡眠的状态称为快速动眼睡眠。在这个时期,我们的眼球会快速转动而因此得名。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全身绝大部分肌肉完全放松,四肢和躯体不能活动,梦境也常常发生在这一时期。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在快速动眼睡眠期肌肉没有完全放松,而是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肌张力增高,从肌肉抽动到各种复杂剧烈的行为动作均可出现,并出现梦境演绎行为,即动作行为多与梦境内容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多见于50~70岁人群。患者往往会在入睡90分钟后做出突发的、大幅度的运动行为,如在床上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手舞足蹈,包括挥动手臂、踢腿、喊叫、突然坐起等,偶尔还可出现磨牙、唱歌、打电话等行为。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报告显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临床症状中的伤害性行为可高达30%~81%,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其中以体表淤斑、撕裂伤、骨折的发生频率最高。
那这种睡眠中的奇怪行为,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梦游”呢?王惠茹对此解释说,两种病虽然都属于睡眠障碍,但是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梦游患者虽然也会在睡眠过程中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做完后会重新回到床上继续睡觉,但它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那时患者并没有在做梦,而且也不会出现暴力行为;患者如果从梦游中醒来,会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不是在床上)。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会在床上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但是却很少有下床行为;且被唤醒后,患者可以迅速清醒,并能栩栩如生地描述刚刚的梦境内容,但是对行为障碍的表现却无法记忆或仅能部分记忆。
根据病因,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可以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又分为药源性、症状性和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相关的3种类型:临床发现,部分药物如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可引起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还可能是某些可影响脑干功能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发作性睡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癫痫、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的部分症状;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也可能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相关,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
王惠茹告诉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患有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老年人将来发展成为帕金森病人的可能性远高于正常老年人,而其出现甚至早于帕金森病起病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健康信号。
王惠茹指出,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误以为是自己单纯的睡觉不老实,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耽误了病情,也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在临床上,一些非睡眠专科医师对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了解不足,导致本病目前的临床诊断率仍然偏低。因此,王惠茹呼吁大家要重视该病,如果你在做噩梦时伴随暴力行为,最好赶快去医院的睡眠专科就诊排查。
目前,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金标准”。PSG可连续并同时监测患者的脑电功能、下颌和四肢肌肉活动、心脏功能、呼吸功能等,同时辅之专业技师的整夜监控,可以帮助医生对相关睡眠障碍作出诊断并评定治疗效果。比如在筛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方面,它可以发现受检者肌肉无法放松以及錄像、录音其各种活动及言语,同时排除受检者是否存在癫痫和呼吸暂停。
王惠茹介绍,目前,针对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使用药物,如氯硝西泮(应当小剂量应用,且慎用于伴有痴呆、步态异常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褪黑素,可使患者睡眠相关的运动行为明显减少,快速眼动睡眠恢复正常比例,并重新出现肌肉放松。同时,配合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会产生叠加的疗效,也能帮助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所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而相比药物治疗来说,对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更重要的是给予患者一个绝对安全的睡眠环境。王惠茹副主任对此解释说,“安全的睡眠环境可以看作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干预手段。具体来说,患者家庭的卧室内家具要尽量简单,比如床边不放危险物品、床与墙壁留有间隔、患者与同床人员需保持间距,必要时增设床档,降低患者受伤或伤人的风险。”
同时,患者要尽量减少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以及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王惠茹副主任建议患者坚持“上、下、不、动、静”5字方针来改善睡眠,即每天按时上床,按时下床,不午睡、不补觉、不赖床,坚持适量有氧运动,静坐、冥想1个小时。
王惠茹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和科研十余年。临床上坚持运用中医药诊治以失眠为主症及相关躯体和精神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获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奖,获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