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3-05-30 09:31:25张劲松
关键词:实体经济中国式现代化

张劲松

[摘 要] 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在某些领域存在资本无序扩张现象,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资本无序扩张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美国的脱“实”向“虚”道路,中国学不了,也不能学。中国受重视的实体经济应该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协调的经济形式,实体经济可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路径包括: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城乡融合发展的农耕业及虚实两相宜的经济体系。

[关键词]实体经济;中国式现代化;资本有序投入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4917(2023)01-0016-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30。面对发达国家脱“实”向“虚”,利用其金融资本的国际地位在全世界进行金融炒作导致金融危机的现状,尤其是面对我国社会上一部分人崇尚快富、暴富、省劲致富的现状,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要重视实体经济、制止资本无序扩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该走重视实体经济之路。

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在某些领域存在资本无序扩张现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1]8。中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历史性跃升,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一些中国人手中有了大量的富余资本。资本投入到合适的产业,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资本无序投入,则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风险。

(一)资本有序投入现代化实体经济建设的不利因素

资本有序投入现代化实体经济建设的不利因素有很多,下面几个方面是主要因素:

首先,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实物材料(实体经济)才是基础性的,农业、制造业、绝大多数服务业等实体经济稳定并不断提供产品,国家富强才有可能。人类进步需要有物质、能源、制造、工程等实物。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来实现增值的虚拟经济容易一击即碎,虚拟经济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需的一种产业形态,“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导路径不畅通,大量流动性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存在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2],阻碍资本有序投入现代化实体经济建设。

其次,资本的逐利行为。市场上的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哪个行业的利润高,资本就会向哪个行业流动。“据测算,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在6%左右,而证券行业、银行业平均利润率都在30%左右。”2]虚拟经济利润率高,资本就向虚拟经济的相关产业流动,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一般来说,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这种流向来调节资本的平均利润。但市场的这种调节功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而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变化极快,虚拟经济领域可赚“快钱”的产业或经济形式层出不穷,加上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也在快速上升,“过高的杠杆率不但容易引发金融泡沫,导致金融利润率虚高,而且吞噬了实体经济资本”2]。近年来,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不断下滑,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再次,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体系基本健全。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虽然有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但要达到成熟还需要时间。如中国的股市,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股民,上市“圈钱”理念影响甚深,导致投机行为大行其道。通过股市募集资本、投资实体企业发展的“初心”难以达到,从而挫伤股民积极性,由此实体企业想获致更多资本的难度增大。

最后,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纵行为。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货币安全甚至超过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强大的美元世界货币体系很容易突破一国的金融体系,收割其财富。“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美国主导了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其后华盛顿不择手段,用谎言、欺骗、操纵甚至战争等方式来维持美元在世界上的‘核心货币地位。”3]4一旦美元核心货币地位受到挑战,美国就会使用其军事硬实力进行威胁,甚至直接入侵他国。国外资本借中国参与全球化之机,也频频渗透中国的资本市场,干扰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增大中国虚拟资本的泡沫,削弱中国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的动力。

(二)资本无序投入虚拟经济的现状及其原因

10年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萬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1]8-11,这些数据表明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进入了中产阶层,先富群体一般成为资本拥有者,中产阶层手中一般也拥有较多的财产,这些人群大多数会有较为丰富的资金(资本),加上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即使是收入水平偏低的农民(或农民工)也会有一定的资金储蓄。中国进入了一个资本充裕的时代。

一个社会要良性发展,就必须有科技投入,尤其是市场主体自身的科技投入。但是资本自主投入科技的可能性很小,科技投入与资本利润逻辑之间有较大的冲突,科技投入具有长期性,需要不断注入资金,而且科技投入的风险性很大,即投入大、见效时间长、不成功的可能性大。这就决定了资本往往不会自主投入科技领域以提升产业发展。除此之外,科技投入虽然有后发优势,但也有后发劣势。400年来发达国家在科技上一直领先,他们只要技术上往前走一步,就是远远地领先。中国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拼命追赶向前走了若干步,往往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中国在科技上的大量投入在短期内仅仅是在缩小差距,常常没有收益。长期投钱却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利润,这是与资本本性相冲突的。

实体经济是社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但因实体经济投入人财物多,收益往往不大,大多数实体经济只能获得较低标准的社会平均利润。因此,社会成员往往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由于资本逐利本性且追求快速获利,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手头的余钱,将在资本市场上无序地寻找出路。加上外来金融资本倾向虚拟经济,吹起经济泡沫,导致国内资本也向虚拟经济领域流动。内外资本同时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让中国的虚拟经济成了“热门”,且让一部分人获得了“暴利”“快富”。虚拟经济固不可少,但资本无序投入虚拟经济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则必须加以控制。

(三)资本从无序扩张转向有序投入实体经济的时代要求

其一,从国内经济运行的市场状况来看,资本往往会流向“来钱快”的产业,资本无序流向虚拟经济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内生行为,无可厚非。当“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本无序地向虚拟经济扩张时,就需要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节。当前让资本有序投入实体经济,正是政府重视抓实体经济的要求。从中国国情来看,产业脱“实”向“虚”,影响中国经济良性发展。

其二,从国外金融资本“收割”全世界财富状况来看,中国抓牢自己的实体经济,就可有效抵挡国外金融资本的炒作行为。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中国国际贸易出超,对美贸易亦如此。美国经济脱实向虚之后,实体经济被转移到其他国家,本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生活物资,从经济账(实物)上看,进口数量巨大。要实现收支平衡,美国就得依靠金融资本与金融业从全世界取得收益,以弥补实物进口后的贸易缺口。新冠疫情以来,各国经济衰退,国际金融资本获利大不如前,美国亦如此。面对国际金融资本的挤压,中国政府让资本有序进入实体经济,以抓牢中国实体经济来应对国际金融资本的“收割”。

其三,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资本无序扩张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大多数中国人手中有“余钱”现象,主要出现在近10年,但如何运用这个财富,大多数人选择储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炒股或投资基金。中国虚拟经济出现的时间短,不规范之处较多,有一部分低收入者以及一些退休老人将自己的“养老钱”都投入这些虚拟经济领域,当经济发生周期性变化时,一部分虚拟经济领域的泡沫会破灭,直接导致大量社会性资本的灭失,影响一部分人的生存,使社会治理产生巨大风险。另外,资本无序投入虚拟经济,一定程度上是抽取了实体经济的资本,挤压了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导致中国完整产业链出现缺口,威胁中国经济安全。更有甚者,国内虚拟经济利用其上市机会在国际市场上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借外债),拉高虚拟经济的泡沫程度,如最近幾年出现的住房产业化的资本无序引资,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产能过剩、资本回收困难、房地产项目交房难现象,给地方政府带来严重的泡沫风险,拖累地方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来做好“保交房”工作,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让资本从无序扩张转向有序投入实体经济,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中国式现代化重视实体经济的内在逻辑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脱“实”向“虚”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学不了,也不能学。中国式现代化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更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美国的脱“实”向“虚”道路,中国学不了,也不能学

美国脱“实”向“虚”的道路,极其危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脱“实”向“虚”的现代化道路导致美国经济“空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美元世界货币体系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导致美国资本越来越偏爱金融业,美国的金融体系的确也获得了远超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金融与产业结合时,金融业作为杠杆应该获取的是社会平均利润,但现代金融业往往要获得比实体产业多得多的利润,这是因为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业有很多机会获得比社会平均利润高得多的利润。金融部门既然容易获得比社会平均利润高得多的超额利润,就必然导致实体产业“让渡”出来更多的利润,从而压缩实体产业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实体产业发展艰难。美国的经济就这样逐步从实体经济中减弱,相应地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不断增长(如表1)。

尤其到全球化浪潮兴起时,金融资本等虚拟经济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走了“去工业化”道路,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疫情期间,美国连呼吸机和口罩等基本医疗物资都要依靠从中国进口。这样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接受不了。

2.脱“实”向“虚”的现代化道路导致美国经济“虚拟化”

据统计,美国GDP各产业的贡献中80%以上在第三产业,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围绕这些产业的其他虚拟经济体占主要成分。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其基石是美元霸权、科技霸权和军事霸权,凭借三大霸权,美国能够通过金融手段和跨国投资聚敛财富,甚至以这些手段肆意“收割”他国财富。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占有超额利润,这是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内因,而美国的意识形态往往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美国是“民主国家”“美国制度好”“自由市场”“人权”。事实上靠掠夺而来的虚拟化经济发展,很容易出现内外交困现象,“过去30年里,美元悄然通货膨胀,且日趋严重,导致美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贫富分化,1%的富人越来越富,而99%的穷人却越来越穷,社会分裂加重,抗议不断,比如‘占领华尔街运动”3]203。对内经济的虚拟化,其财富表面看来总量很大,国家“富有”,事实上仅仅是一部分富人的富有,贫富差距过大,内在虚弱。

美国对外不断进行经济掠夺甚至战争压迫。亚太的中国、东盟,再加上新兴国家印度,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也是当今实体经济(包括来料加工产业)最强劲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层次远比美国低。美国将其基础产业不断外包到国外,国内经济进一步虚拟化且加剧了其内在的虚弱性。美国不仅依赖其高科技优势“收割”了一部分亚太地区的“韭菜”,如利用其高科技产业包括专利等,赚取了超额利润,现在还要利用金融业吸收亚太国家或地区靠劳动力和资源换来的结余“美元”。

脱“实”向“虚”的现代化道路导致美国经济“虚拟化”,美国对内压迫对外掠夺,这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有着本质区别,美国的这种道路中国不能学。

3.脱“实”向“虚”的现代化道路导致美国经济的“寄生性”

在美国虚拟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的美联储,美国人称其“是个十足的怪胎”,“美国体系更多依靠的是交易,而非选举。于是其提供另外一个不受普通选举约束的政府机构……它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同时又与纯粹的政治权力完全绝缘”4]3。这个机构就是美联储,它最初由12家私家银行组成,形式上是政府机构,实质上由私人资本控制。美联储印制美元并购买政府国债,由政府背书后向市场发行美元货币。美元世界货币体系确立后,国际贸易主要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国脱“实”向“虚”后,实体经济转移到其他国家。日本和中国都以制造业向美国出口产品,美国以美元购买这些产品,以之满足国内消费。美国就像一只“寄生虫”,不断从全世界各地“吸血”。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地向国内国外发行债务,导致美联邦政府早就资不抵债。从2000年元月到2020年6月,其国债总额从3万亿美元增加到26万亿美元,增加了23万亿美元,是它2019年收入3.4万亿美元的7倍(见表2)。从2020年6月至今,又增至31万亿美元,两年净增了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增速越来越快(见图1)。

美國联邦政府的国债,常被人看作是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现有的国债已经超过31万亿美元,而其联邦政府的年收入约4万亿美元,美国年年借新债还旧债,且债务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总有一天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会还不上了,到时可能只有赖账一条路可走。虚拟经济带来的危机越大,美国越要利用其军事霸权对外扩张和侵略,美国正在成为亚太安全的最大威胁国,而其重返亚太的最主要借口反而是“中国威胁论”。美国虚拟经济的“寄生性”决定了美国对外的侵略本性,经济“脱钩”、科技封锁等手段,是其作为“寄生虫”的本性使然。这样的所谓强国之路,中国学不来,也绝不会学。

(二)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重视实体经济的路向

脱“实”向“虚”道路不可行,那么中国重视实体经济之路往何处去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向。

1.受重视的实体经济应该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8以高质量发展经济,需要由实体经济提供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做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1]25

中国式现代化是重视科技发展的现代化,它是由实实在在的制造技术支撑的。有序引导资本流入实体经济是必要的措施。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5]。针对中国实体企业大而不强的现象,《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实体经济要发展科技产业,没有高科技产业,中国就必然会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科技霸权。西方国家之所以“害怕”中国科技的赶超,就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制造能力让中国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不依赖西方国家,越来越不受其“控制”,西方国家越来越难以从中国收割“韭菜”。

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所有经济上对中国的打压与“脱钩”,可以归因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超常规的“长足”进展,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让中国复兴有了物质上的基础。有这样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步“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4的目标就不难达到。

2.受重视的实体经济应该是高水平开放的经济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1]25,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1]28。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受重视的实体经济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高水平开放:

其一,实体经济发展不仅要紧盯外销,更要做好扩大内需工作。过去几十年,我们重点鼓励出口,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中国赚取了大量的美元,支持了中国对外开放,尤其是增加了国内的美元资本量。但是,目前中国对美贸易,必须是“高水平”开放,既要鼓励出口,也要鼓励进口,实现进出平衡,不能一味追求顺差,也不能过度依赖购买美债来处置外汇盈余,那样做的风险太高。高水平开放要做好这一个转变工作。

其二,实体经济发展要做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堪称“中国奇迹”,但时至今日,发展却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从内部因素来看,当前“高速增长作为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普遍增长形态,会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而呈现出增长速度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水平逐步收敛的态势,这意味着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具备的技术性后发优势、帕累托式的改革红利等,将逐渐消失殆尽”6]5-6。在内部发展动力减弱的前提下,通过重视实体经济来提振国内循环,引导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内循环重要的内生动力。“国内循环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会从现在的82.6%逐渐向90%逼近。所以,我国经济现在已经——将来更会以国内循环为主体。”7]197实体经济是推动内循环的重要内生动力。

其三,实体经济发展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多次成功打压“第二大”经济体,如曾经的苏联、日本、欧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太完善的,苏联的经济体系过度重视军工、轻民工,在跟美国竞争过程中,民生提高大大受到限制,民众不满;日本的经济体系过度依赖美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美国的“殖民地”属性,在美国的打压下经济不断衰退;欧盟成立初,经济向好,欧元坚挺,但其经济体系过度依赖国外资源、能源,也被美国军事硬实力所影响,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下滑。自1949年以来,中国建立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虽然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实体产业不断打压,如芯片断供等,但中国经济体系完善,实体经济的韧性强,在很大程度上能抗住外部的打压,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能顺利地继续前行。

其四,实体经济发展要着力提升产业链及供应链的韧性。“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既要注重以改革促创新,也要打开国门搞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更好配置资源、共享资源。”7]190高水平开放,要让实体经济面向全球配置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同时更要让实体经济在国内也提升产业链及供应链的韧性,“要让产业形成足够竞争力,需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足够大的区域内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技术发展”7]191

3.受重视的实体经济应该是高标准协调的经济形式

我们重视实体经济,应保持高标准的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8,这就要求区域、城乡两方面都保持着高标准的协调。

从区域协调方面看,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1]31-32。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本钱,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列全球第一。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行,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布局中国的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取得了优先发展,按产业梯度发展格局,东部与中西部优势互补将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实体经济在未来的五年会得到重视。

从城乡协调方面看,当前存在着“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1]14的问题,解决的路向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31。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实体经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实体经济聚集在城镇,农民工也向城镇聚集,导致空间生产的要素不均,尤其是来自乡村的农民工“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在未来城乡要协调发展。让工业实体经济流向乡村,城乡才能实现均衡发现,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是实体经济可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首先,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中国在人口规模巨大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若出现像当年与美苏脱钩后几乎被完全封锁一样的最坏的情形,中国14亿人口依靠什么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答案必须是中国要靠自己的实体经济来支撑,尤其是中国农业实体经济。中国的农耕体系,经过长达5000年的经验积累,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支撑着众多人口的生存。这种农耕体系有着一套自洽的内生的能力,“几乎每一尺土地都被用来种植作物以提供食物、燃料和织物。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穿的东西都则被用来作燃料。生物体的排泄物、燃料燃烧之后的灰烬以及破损的布料都回到土里”8]11。农业实体经济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有保障。

其次,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一般来说,“科学”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技术路线得出的结论,可以重复。按这个界定来判断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现在的情况是,只有美国和欧洲是现代化国家,但它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9]14。富裕的欧美现代化国家,并非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富裕的只是1%的资本家群体。中国重视实体经济的现代化道路,要做到有更多的就业、更多的公平发展机遇。哪怕最贫困的乡村,也要让其走向共同富裕,将可以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按“村村通”要求来完成。

第三,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中国化一般都是一个自发过程,一方面提供值得他者效仿的制度模式和实践,另一方面显示出吸纳国外宗教哲学观念(比如佛教)和物质文化(比如科技)的能力。”10]17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满足人民对于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堅实物质基础。”11]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实体经济创造物质财富,使中国在物质上(国民经济)成为世界上富强的国家;同时,通过重视实体经济,让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成为“他者效仿的制度和实践”。这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

第四,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产业是阻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因,因为污染和环境破坏,往往是工业产业的生产过程引起的。经历10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实体经济都被要求承担起生态责任,产业与商业发展被要求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制性要求。

最后,重视实体经济可以推进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欧美发达国家的脱“实”向“虚”道路,依赖对外掠夺对内压迫。尤其是美国的金融资本所走的道路,最终将威胁世界经济安全。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國式现代化是能防范虚拟经济风险的现代化。面对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经济泡沫及国际金融资本投机进一步吹大的泡沫,中国的全民体制有抵挡风险的能力,也有消除风险的长期操作。中国实体经济能保障中国人的生活和生产,它不受他国的控制,能保证中国自身安全,并有助于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路径

中国要走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的具体路径包括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城乡融合发展的农耕业、虚实两相宜的经济体系。

(一)建立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1.中国式现代化要有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新兴大国,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半个世纪,堪称人类经济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奇迹。这个奇迹的产生主要依赖中国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让中国发展的“命脉”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这个体系也让中国不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外部打压与脱钩虽然短期内可能打击中国某一产业,长期来看是将中国的这一产业“逼”上自主科技创新之路,“北斗”卫星体系如此,国际空间站体系如此,光伏体系亦如此。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制造业保障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保障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合力的结果,其具体合作方式与历史阶段有着差异,“我国的经济改革脱胎于计划经济,政府手中掌握大量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如土地、银行、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所以必然会以各种方式深度参与工业化进程”12]163。中国式现代化依赖占主体地位的国有经济,以举国体制来搞科技创新,从整体格局上克服了市场资本无序投入虚拟经济的弊端。政府统筹下的国有经济体制,能将资本有序投入到国家规划所需要的重要领域,将国家资本有序投入到完整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这样的体制优势在于像《中国制造2025》这类的规划,中国能按照大方向的指引,实现资本有序投入。

“中国制造业崛起和中美贸易对美国的就业冲击其实不重要。相比之下,对美国的技术冲击和挑战更加实实在在,这也是中美贸易冲突和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遏制可能会长期化的根本原因。虽然制造业占美国就业的比重已是个位数,但制造业依旧是科技创新之本,美国研发支出和公司专业数量的六七成均来自制造业企业。”12]270欧美发达国家反对《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不过是想阻挠中国完整科技创新体系的创立,而这个体系却是推动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

2.中国式现代化要有以实体经济为纽带的良好发展的城市群

现代化源自西方,现代化在强行推进时会被其原有文明排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种新的文明,面对世界上多数已有的文明来说,它却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异质文明,因此抗拒是一种本能。一切文明当遭遇异质文明的侵犯时,拒之于外是一种正常的反应”13]343。文明沉淀时间越长、历史越久,则抵抗的强度越大。但从世界历史发展来说,现代化因这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其带来的生产力,至今没有一种文明能抵抗得住,因此,“只有接收现代化,才是保住保存原有文明和原有社会结构的唯一出路。于是,抗拒的努力最终都会被放弃,人们会自动接受现代化,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曾发生过的事”13]344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接受世界历史上现代化的共同特性,更要坚持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路向:“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1]32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现代化走城市化生产集中之路,这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性特征。今天,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这个实体经济发展过程,应该是“中心城市搞研发,卫星城市搞生产”的逐步从中心向周边产业转移的模式,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需要转化到从过度集中、从卫星城“抽血”,到逐步向大城市周边适度转移实体经济,实现城市更新,共同发展并形成城市群,由城市群再带动周边乡村实体经济发展。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内生力量。

3.中国式现代化要有以实体经济为平台的基础设施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30。中国式现代化要有以实体经济为平台的基础设施体系,其中“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数字平台的建设,已经占据了世界制高点。现在需要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比如,中国正尝试将数字平台与光伏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十几年前美欧发达国家打击中国的光伏产业,最终结果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光伏产业依靠国内大循环实现了产业大发展,光伏产业链也具有极强的韧性。中国能源问题的最大出路在“太阳”,太阳能最低碳。光伏利用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路径。当前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到每度电0.35元,且根据中国现有的科技能力,未来十年内发电成本可以降到每度0.25元。经过2012年光伏产业的洗牌之后,“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龙头,国内企业(包括其海外工厂)的产能占全球八成。该产业的几乎全部关键环节,如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我国企业都居于主导地位。在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之下,光伏组件的价格在过去10年(2010—2019年)下降了85%,同期的全球装机总量增长了16倍。我国国内市场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装机总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12]136。中国的光伏产业就像中国的高铁一样,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现代的光伏,不再是单纯的发电产业,它还包括了数据的嵌入。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支持和指导下,光伏产业链与数字平台深度整合,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实现了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未来光伏产业的技术提升,无不与数字平台挂钩。中国以实体经济为平台,保护重点,中国的能源危机有望彻底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二)建立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农业体系

实体经济就是以物质生产与流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包括农业、制造业、绝大多数服务业。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依存的基础,中国工人和农民都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坚信中华民族会实现伟大的复兴,“过去60年,甚至是过去25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优秀国家领导人的卓越远见指引下,中华民族定能创造辉煌”3]211。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31,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重视实体经济在乡村发展就是要重视农耕生产,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重视农耕生产,要求大型的金融资本服务于三农。改革开放以来,有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农村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提出消灭乡村的错误思想。“让乡村文明终结的城市化,不仅有理论逻辑,还有历史事实做为佐证。不仅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了条这样的城市化之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无一例外地走出了城市替代乡村、二元归一的城市化之路。”14]9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中,中国没有跳出西方发展的路数,因此中国一些学者陷入了“以消灭乡村来解决‘三农”的悖论中。只有跳出纯经济思维才能发现乡村文明的价值,“今天值得我们自信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最值得我们自信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具有多样化特点、历史最悠久的鄉村文明”14]11。中国古代的乡村文明基本上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古以来,中国农耕生产保证了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不间断。

农耕经济保证了中国14亿人口的生存,在人口众多的国度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握紧自己的粮袋子。“在粮食生产上具有领先优势的那些地区里族群,因而在通往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道路上也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其结果就是富有社会与贫穷社会之间一系列的长期冲突。”15]93粮食生产是富裕社会的基础,是复杂社会形成的基础。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包括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中国农耕生产必须走向现代化。“大多数时候,中国化并不是单向流动的,也并不产生同一结果。相反,中国化是一个网络,允许多向流动,为多元社会与政治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0]16中华文明不仅重视城镇化,还要重视农耕生产,要走中国化的农耕文明道路。

(三)建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

重视实体经济,并不排斥虚拟经济,两者要协调发展,要建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中国式经济体系。

1.逐步挺进国际金融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强调未来五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1]25。在金融领域同样保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同时也要坚持国家银行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加强对金融资本的监管,防止国民经济命脉被国际金融资本控制。

当前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最大的威胁是发达国家金融资本,尤其是美国金融资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也经历了大幅贬值,美国被迫于1973年放弃美元黄金本位,并决定采用浮动汇率。美国政府仰仗其全球军事大国和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迫使其他国家(如日本以及过去20年在经济上崛起的中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资助其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的战争。”3]203金融业获利多且获利的周期短,因此吸引了很多投机客投资于金融业,美国的金融业吸引了全世界投机客的资本成为国际金融资本,这种结构靠美国“自由市场”是无法自我革命做出改变的。美国的这种结构性的产业体系,只能吸纳较少的就业人口,金融业仅需要有限的人口坐在办公室里或坐在家里就可以“收割”实体产业的利润,金融业越发达,实体产业就越受挤压,失业的人口就会增加。

保护中国的实体经济,需要中国金融资本抢占世界金融制高点,通过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实现保护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线上线下两相宜的经济体系

实体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需要线下实体店(产业)和线上平台的结合,这也是实体店进入新零售的最好方式。发展实体经济是一国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构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应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现代化。重视实体经济,并不排斥虚拟经济,两者都能推动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必须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线上的虚拟网络空间,既有虚拟的一面,也有实实在在平台作用的一面。虚拟经济可以助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费洪平等:《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解析及对策》,《经济日报》2017年2月27日。

[3][美]威廉·恩道尔:《目标中国》,戴健等译,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3年版。

[4][美]威廉·格雷德:《美联储》,耿丹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版。

[5]中国政府网:《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

[6]黄奇帆:《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中信出版社2020年版。

[7]林毅夫:《论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

[8][美]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程存旺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9]温铁军:《解构現代化》,东方出版社2020年版。

[10][美]彼得·J.卡赞斯坦:《中国化与中国崛起》,魏玲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1]燕连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12]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3]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张孝德:《大国之本》,东方出版社2021年版。

[15][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

Suggestions on Taking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byPaying Attention to Real Economy

ZHANG Jin-song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5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 It is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take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al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hina has witnessed disorderly expansion of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ecurity, disorderly expansion of capital has threatened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social security. China neither could nor would learn the path from U.S. of discarding real economy to develop virtual economy. Chinas attentive real economy should be an economic form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gh-level openness, and high standards of coordination. Real economy ca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The specific road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al economy includes high-quality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al farming with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an economic system adapting both virtual and real economy.

Key words: real economy;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orderly investment of capital

(责任编辑 编辑孙俊青)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18:28:21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02:18:59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关于全球低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7:07:46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25:4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57:42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56:11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