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沒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其根本导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其基本路径,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其根本目标。
[关键词]基层治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4917(2023)01-000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根据这一论断,通过对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横向比较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纵向追溯,可以发现,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具有鲜明的符合新时代国情的中国特色。因而,可以形成如下判断:“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基层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他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1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而要做到“大抓基层”,我们就一定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够有效实现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的坚强战斗堡垒[1]。既然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体系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进步伐,那么,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做好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建设。因此,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之后,202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是年7月联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4],这就把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可见,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不仅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而且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本质特征
在当代中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这一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识,可以说已经成为国人的政治共识。而且对这一政治判断和政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时强调,全国上下一定要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定要做到把党的领导和党的意志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而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最可依靠的“主心骨”,从而使我们国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1]。在谈到“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由于“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所以,全国各族人民就一定要把党的领导加以全面、系统、整体地进行落实[1]。
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为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都集中表现为党的领导,而且党的领导又必须、必然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那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然包括了对基层治理的领导,自然也就是基层治理的本质特征,因为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重心下移、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心[6],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也是当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基层治理存在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因而也强化了这一本质特征,凸显了中国特色,并因此而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内涵。
当然,坚持和强调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并不意味着或等同于党中央对基层治理的直接领导,而是在保证党中央能够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前提之下,在保证党中央制定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是重大的决策和部署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的基本前提之下,进而落实好各级党委主体的责任。要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4]的要求和精神,把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等方面的能力,作为实施基层治理的关键。要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贯彻党的意志、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并作为实施基层治理的重点,从而有效地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全部过程、各个领域,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作用。
新时代,在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及基层治理的领导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基层,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就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意志、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7]173。这就是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就更为稳健和有效,党的执政基础就更加巩固和牢靠,基层治理现代化也就有了方向。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基层治理的根本导向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8]511,因此,牢牢地站在人民立场之上,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40在这句话的后面,他进一步阐明了“人民立场”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别样的政治意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7]40。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满怀深情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8]511
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明确的阐述。例如,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在报告中有如下的表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一定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坚持做到“到群众中去”,使来自群众的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观点在报告中有如下表述:中国共产党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就应当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应当做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这些论述,都非常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由于在基层治理中强调党建引领,因此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自然就成为基层治理的根本导向和根本遵循,进而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国特色。
“基层”一词,是从我国行政体制设置的角度来描述街镇一级政权的层级的。这一层级的政权及党政干部,是和人民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时代问卷的直接“答卷人”,是影响人民群众这个“阅卷人”[9]给出政治判断的直接作为者,因此,在基层工作、基层治理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最好的、最直接的、代表党和国家意志的公权力在场化的政治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治理体现和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行动与方式,自然就聚焦到了民生领域。一谈到“民生”的内涵,我们不能不提到孙中山先生对“民生”所作的经典解释。从“民生”的基础性内容的角度,他说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0]802。从“民生”的功能和作用的角度,他指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10]825,“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10]835。孙中山先生关于“民生”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以继承拓展,并付诸了真实的实践。新时代以来,基层治理更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
可以说,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保障,涉及人民群众所盼望的基本的发展机会、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基本的权益保障等,因而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然,中国共产党有了关于民生的认识深化和拓展,但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加快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体系的步伐,加大了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实践的力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一定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重申了这一点,并强调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处理好人民群众所面临的急难愁盼的迫切问题,看作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9]。
可以看到,在街镇以及社区和乡村的基层治理聚焦民生领域的情况下,街镇政权下设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实现了向民生服务的转型,特别是乡村和社区也开始围绕民生服务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机制和平台。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指出:基层治理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3]。又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的要求,要更加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并让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2]。再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非常明确地强调了要“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并对此提出了具体而系统的指导意见和建设方向[4]。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到基层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时,对构建基层治理平台的重要性作出了如下阐述:要健全城乡社区的治理体系,就应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1],以便把发生在基层社会的矛盾和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应当说,基层具备了相应的机构设置和服务平台,就为更好地服务民生创造了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方面的各种问题,我们就必须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多下基层,多接触人民群众,“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这句话对于基层治理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具有指导性价值,而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紧紧聚焦民生领域,紧密围绕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则可以看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真实体现。
三、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基层治理的基本路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怎么样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石的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并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的基础性工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这一路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自己的道路。
新时代以来,把“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路径,有一个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3]在这里,虽然把社会治理的主体——党委、政府、社会、居民等,都纳入了进来,并把他(它)们在社会治理中各自所担负的功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这时还没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的概括,还只是使用了较为笼統的“系统治理”的说法来描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对社会治理格局及各主体功能的表述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强调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并要求尽力做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2]。在这里,通过比较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决定,我们可以发现,“打造”变为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变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的表述上,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又前进了一步,转变为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议”的第十二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关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表述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3]。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路径[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进行了总结,基本上延续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提法和概括,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9]。
上述情况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这样的事实:到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探索已基本成熟,并把它固定了下来。所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到这一问题时,基本上延续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提法和概括,即“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如果说前后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此前的基层治理,主要聚焦于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探索与完善;而今后的基层治理,则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的领导下,多元主体致力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致力于基层社会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既然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探索已基本成熟,那么,它又是如何体现基层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的呢?可以看到,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表现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即“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共”字[14]。“共”字首先表明了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如果是单一主体,那就根本谈不上“共”了。但是,单单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并不能说明它具有多少中国特色。因为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治理,治理主体也多是多元的,治理主体多元可谓是治理中的共同现象。中国治理(包括基层治理)与其他国家存在的显著差异,还在于“共”字所蕴含的另外一层含义,即“共”在一起的多元治理主体,它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诸如“政府、社会、公众”等其他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这就是我国社会治理与其他国家治理的不同之处,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在我国基层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基本上被固定了下来,具体的表述是:党委(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理想状态下,这四大治理主体,它们各自扮演相应的角色,各自发挥相应的功能,彼此之间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彼此之间协同合作,同心同向同行,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增进基层治理的效能,进而推动良好的基层治理局面的形成。而良好的基层治理局面形成了,也就把基层治理的基础打牢了,这自然就意味着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顺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过程中,这四大主体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关系不够和谐、功能发挥不够协同、观念和利益不够一致等情况,从而导致基层治理的效能不高,再加上上级的“条条”对基层治理的介入和干预,不仅没有为基层治理赋能,反而增加了基层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15]。当然,这是基层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问题,因而也需要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来解决。
四、實现人的现代化是基层治理的根本目标
为什么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基层治理的根本目标呢?这是因为现代化最为根本的就是人的现代化,因而,基层治理现代化也应以人的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这不仅是现代化理论作出的本质规定,而且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特别要求。
人的现代化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那么,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判断呢?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蕴含着十分深刻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意义,并被赋予“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此,人们可能会追问:“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道路何以担负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呢?答案就是:依靠人的现代化。只有真正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具备了现代化的实质内容,才能在根本上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之亦然,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的现代化。这是一个齐头并进的伟大征程。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所包含的“人的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规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现代化都要把“人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基层治理现代化自然不能例外,它也必须遵循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规定,必须把“人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特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的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具体内容作了深刻阐述。报告首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总体的视角作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这句话非常明确地阐明了这样一层含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它更加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基层社会建设、特别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到基层,致力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把基层治理现代化看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4],这一实践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总体特征之下,党的二十大报告还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其中,和“人的现代化”要求密切相关的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这一根本要求表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缺一不可的。根据当前中国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总体上做到了物质文明的大发展,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是充分的证明(当然,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地区分化问题),但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成为当前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不利因素,也成为我国“强起来”的制约因素。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精神文明都是其坚强有力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1]他还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16]为了改变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的短板,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改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也需要在基层治理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从而在全国上下协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尽快补齐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推进基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其中,最为突出的措施就是在基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8年7月6日召开),就精神文明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件——《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7]。中央之所以出台此指导意见,就因为深刻认识到了基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着短板,这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基层实现不了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将难以实现。因此,中央决定在基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旨在使之成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旨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旨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四年多的实践表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素养,改善基层社会的风气,激发基层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使人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就是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去努力、去实践。而要走好、走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伟大征程,我们面临的一个首要而急迫的任务,就是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弄清楚我国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强起来”究竟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不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是“强起来”,人都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人的现代化是“强国”“强起来”的决定性因素。而基层治理就是直接面向人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无论多么美好的治理体系的设计,无论多么强大的治理能力,都将是没有用处的。因此,基层治理要能够为走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更好地服务,就必须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基层治理不只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工程性思维、民生领域的项目化服务,而是要有系统思维、大局意识、整体观念,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出发,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作出努力和贡献。总而言之,基层治理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为走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服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
五、结语
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因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18]。这一观点,正如2021年4月2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的那样:“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4]如果没有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没有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工程,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进而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将会因之而受到阻碍;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也将会因之而受到严重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并对我国全面建设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基层治理及其现代化以其基层的基础地位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总之,基层治理是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年4月28日),《光明日报》2021年7月12日。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6]郝宇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行政论坛》2018年第1期。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9]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10]孙中山:《孫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2]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1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14]郝宇青:《社会组织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国家治理》2019年第31期。
[15]郝宇青:《条块关系应适应柔性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1期。
[16]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20期。
[17]新华社:《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 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人民日报》2018年7月7日。
[18]张劲松:《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An Analysis about the Road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HAO Yu-q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Sin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rossed the threshold into a new era,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life, and also a beautiful scenery on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As a vital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of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serves as a prerequisite without which the goal of embarking on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and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cannot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road to modernization,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has distinct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e specific, the essential fe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adhering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Its top priority is adhering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Its basic approach to grassroots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s improving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of collabo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mmon interests. Its fundamental goal is to achieve huma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road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tics in the new era
(責任编辑 编辑孙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