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雨 孙超群 许玉镇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作为社群运作的重要基础,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结正在趋向瓦解,社群情感不断流失,如何在弱情感联结的现代社会重新激活社群的有效运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区块链技术原理中蕴含的共识性、可信性、透明性和自发性与社群价值高度相合,在优化社群运作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由其赋能的社群运作超越了对公众情感联结的过度依赖,具备一套独特的祛魅邏辑,实现了基于代码语言的公众合作与对话,具体表现为共同服务促进社群善治、权力分散塑造社群认同、代码规范强化社群信任、信息加密维护社群公平。针对区块链技术赋能社群运作的研究与讨论,描绘了一幅未来社群的蓝图,具备重要的学理意义,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社群运作;社群主义;区块链;技术赋能
[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4917(2023)01-0117-08
现代化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升,提高了公众的生活质量,但与之相生的还有社群功能的名存实亡,附着于社群之上的道德约束力逐渐消解,极端的个人主义愈加泛滥,部分既得利益者将“个人权利高于一切”包装为社会的道德准则,认为自我优先于公共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日趋分裂,社群运作陷入了困境之中,这直接导致一系列不平等现象有了本不应该存在的“合理性”,由此触发的社会矛盾与风险大量涌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发达的文明与颓废的道德同时存在的现代社会里,实现社群的有效运作对于明确“公共善”(universal good)在社会价值中的关键位置便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社群运动”便是基于此发生的。①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压缩”的形态高速度、高强度推进的,“既吸纳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植根于中国土壤”,[1]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的“副作用”,社群运作的有效性困境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甚至表现得更为显著,社群情感在现代社会的迅速流失被解释为造成该现象的核心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追求“公共善”、促进社群的有效运作是中国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横空出世则为超越情感的社群运作提供了新的可能。2008年,区块链(blockchain)被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首次应用于比特币的设计,区别于互联网技术追求的集中式服务平台,区块链技术是通过塑造节点链的方式运行的,这不仅更新了公众对传统数字算法的认知,也使区块链技术在加密货币之外的更广阔领域展现出超凡的应用价值。通过技术手段缩短社会距离,超越社群对情感联结的依赖,社群运作的祛魅化在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下正在变为现实。
一、现代社会的社群内涵与社群情感的流失
社群(community) “社群”一词由community翻译而来,亦有学者将其等同于“共同体”,参见李荣善:《共同体的命运——从赫尔德到当代的变局》,《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具体是指拥有共同价值、共同认同、共同规范、并通过共同情感得以联结的个人的集合。[3]在桑等尔、泰勒、麦金泰尔、沃尔策等在内的诸多社群主义者看来,公共善是优先于个人权利的,公正的社会建立在对公共善的坚持之上,[4]自由的个体只有同社群唇齿相依,才能维护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善,达成权利与义务、欲望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平衡。而追求公共善的过程便是社群有效运作的过程,表现在利益共享、民主自治、互相信任与机会平等不同方面:[5]在社群生活中,首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维度的资源能够被所有人共享,公众的生活场域会被尽可能地扩大;其次,一切的决定都出自公众的意志,一切的权力都源于公众,公众可以直接地参与公共决策,以实质的民主表达个人意见并管理自我;再次,为了追求公共善,公众需要适当的压制个人私欲以承担一系列的道德义务,这是公众在社群生活中的行为准则,[6]这使社群内的公众更容易相信彼此;最后,公众获得利益、地位与权力的机会是平等的,公众的话语变得更有分量,社会则由此变得更加和谐与稳定。
自古以来,社群在中国社会便有着优越的运作土壤,一方面,社群与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结构天然相适,以宗族表现得最为典型——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式社群,主要承担着整合人际关系、调节人际纠纷的功能;另一方面,社群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政治思想中,如《论语》有关“人是‘社群人”的类似论断——“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而与谁与”,《礼记》有关“追求公共善”的类似论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发展到现代社会,即便面对着无法有效运作的难题,对于共同生活传统的依赖与向往也使社群在中国以家庭、邻里、村落、单位、民族、宗教等不同的形式广泛存在着。
如果说社群主义是一种对社群的推崇与期待,那么,在爱茨尼看来,社群的实质则建立在弥漫的情感体验之上,社群的有效运作“必须要有一群个体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网络,而且是彼此交织相互强化的关系(而非仅仅是一对一的关系或者链条式的个体关系)”,[7]也就是说,不同于冰冷、赤裸、理性的利益计算,通常而言,社群运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亲密、共享的情感关系,如血缘、业缘、友缘等。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公众对经济发展的极度追求与向往让一切但凡涉及利益层面的问题都被纳入了理性的比较范畴中,在崇尚高度个性化的现代社会里,理性欲望的发酵导致公众失去了对社群的认同感,工具理性超越了价值理性,人际间的情感联结正在被“耽于冥想、埋头私事、不问政治”[8]的利益关系所替代,社群丧失了有效运作的基础。
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颓废可以被理解为高度现代化的一体两面,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如今, 市场语言无孔不入, 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纳入以强调自我利益、自我优先权为导向的模式。由相互理解和相互承认而结成的社会纽带和伦理道德规范已经被契约的、目的-手段理性的以及最大功利化的选择和行为方式所摧毁。权力和财富成为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9]“陌生人社会”已经到来,人际间情感联结变成了一种奢望,公众的社群情感正在不断流失,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异质化:缺少情感联结的空间
现代化的高速推进带来了空前的人口集聚与流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与“非农”户籍分界日益模糊,以中国为例,1982年至1990年,中国的流动人口总数提升了3.2倍,实现了从657万到2135万的飞跃,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增长至1.9%;进入千禧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1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2_1692898.html。2021年,中国的流动人口总数业已达到了3.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27.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2/t20220228_1827971.html。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相生的,是房地产经济的繁荣,通过商品房的高频转换,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公众不再是世代为邻的友睦邻里,而是来自四面八方、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陌生人,人口组合的偶然性与多样性使社会内部愈趋异质,不但如民族、职业、年龄在内的身份背景有所不同,而且如医疗、收入、知识在内的资源支配能力也不尽相同。高度异质的个体更倾向于将自己从社群情感的道德约束中解放出来,以保证其可以自由地选择理想的生活方式,疏离的社会关系由此逐渐挤占、压缩乃至消释了公众的情感联结,公众对于社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大幅消解,排异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表现。
(二)个体原子化:缺少情感联结的动机
个体原子化是工具理性膨胀的“伴生品”,按照汉娜·阿伦特的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普遍都是原子化的个体,是孤独的、埋头于物质享受的、完全“私人化”的,[10]原子化的个体会被趋利的理性选择蒙蔽了双眼,慎于交流,精于计算,敏于功利,摆脱了对社群的依赖,“独立性”增强,[11]以至于一切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如公共善在内的美好价值都会被置若罔闻,公众正生活于“一个人人都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世界”。[12]对个人利益与欲求的渴望战胜了对情感联结的需求, 利益共享被视为对个人权利潜在的伤害与侵犯,任何可能的利他行为都很难成为普遍的生活习惯,公众之间相互疏远,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表达着自己的表达。也就是说,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自我”变成了组成社会的根本,而“他者”只是维护个人权利的工具,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原子化的个体“献祭”了社群本身,截断了与“他者”可能的道德纽带,情感联结的动机逐渐被原子化思潮吞噬殆尽,社群情感似乎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三)信息中心化:缺少情感联结的工具
信息是内容的载体,信息的平等交换与顺畅流通是维系社群情感的“保鲜剂”,从书信到电报、电话,人类对信息工具的更新一直在持续,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类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愈发需要新型信息工具的出现来联结日益远去的社群情感,互联网的出现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求,基于TCP/IP协议,由互联网制造的信息中介系统,如银行、技术企业等,可以制造大量的信息副本,从而使相同的信息能够在不同社会个体间流动,信息由此得以高速地拓展与传递。然而,随着信息中介系统对信息的控制力逐渐膨胀,TCP/IP协议带来的信息中心化的弊端也愈加明显:一方面,互联网将信息的所有与处理权限交给了中介系统,大多数人的信息反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隐私在无形中消失了,信息不对称性由此加剧;另一方面,集中了海量信息的中介系统通常是趋利的,不会轻易地将信息开放共享,反而在信息中转的过程中收取费用,“信息壁垒”大量存在。也就是说,互联网技术不仅让信息与信息产权错位分离,而且还阻断了信息的顺畅流通,作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信息化尚未关注到社群情感的流失,还无法实现社群内部成员的情感联结,信息传递越来越快,公众之间的社会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二、区块链技术原理中的社群价值
在社群情感不断流失的现代社会,曾被视为社会行为圭臬的社群道德,与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个人主义价值相比,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新激活社群的有效运作、追求本应高于私利的公共善,变成了一项兼具学理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情感联结一直都被视为社群运作不证自明的基础,但情感联结的建立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包括空间、动机、工具等在内不同要素的协调配合,这也给社群运作蒙上了一个被感性色彩装点的神秘面纱,充斥着不确定性。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更加理性的社群运作祛魅逻辑,在超越血缘、业缘、地缘等情感联结的基础上表达对共同善的推崇与追求呢?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点对点的数据对话,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个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尽管在实操层面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但在技术原理中蕴含的共识性、加密性、透明性和自发性却与社群价值高度相合,由其赋能的社群运作显示出超越情感联结的巨大潜力。
(一)共识性:去中心化的分布账本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任何节点节点是区块链中一个组成部分,节点要参与区块链的全部活动。一般情况下其指区块链的移动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ipad、矿机和服务器等。都可以记录与访问的去中心分布式账本(如图1所示)。[13]当信息进入区块链网络时,不同的节点会通过点對点的安全对话实现基础数据库之间的直接沟通与联系,来共同验证该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且有效,只有节点之间达成共识,信息才能进入被锁定的“块”,[14]同上一个块链联结在一起,这个过程便是区块链的信息记账过程,它排除了信息中介系统的干预,信息流通的成本大幅降低,以至于不同的节点对区块链内的信息状态都可以保持基本的认知与共识。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首次为人类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创造了共识生成的土壤,从源头消解了TCP /IP 协议带来的“信息壁垒”,解决了内化于互联网世界的“拜占庭将军问题”①——一个模型化的共识塑造假设:在拜占庭失效中,任何普通的节点都可能伪装成正确的节点,将错误的信息反馈到不同节点中,以此操纵输出的信息结构,这是一个需要塑造高度信息共识才能化解的难题。
对于社群运作而言,塑造共识的目的在于摆脱公众对自利的执迷,加强公众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让更符合社会本质、长远利益的公共善走入公众的视野,得到公众的肯定。通过分布式的域名注册,区块链技术颠覆了过往互联网技术塑造的中心化域名体系,升级了社群运作中的信息交互形态,信息产权从过去集中于中介系统回归到个人手中,异质的公众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效力,公众沟通与合作的潜在成本被削减,为公众之间的直接对话创造了良好的公共能量场。相对于传统的情感联结,区块链技术用更高的效率建立了公众之间的社会联系,塑造了弹性的共识,激活了公民意识,让公众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具体如去中心的社会组织(DAO),其在开源的区块链结构中可以得到飞跃式的发展。[15]
(二)可信性:虚拟固定的算法密钥
区块链允许任意节点输出、接收、共享与存储信息,基于密钥密码和数字签名,信息内容及所有权的变更会被记录在分布式账本上,并通过SHA256哈希算法施行了加密处理,[16]而不是停留于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文件中,出于保障信息安全的考虑,所有节点都保留了信息的完整副本,通过链式结构的散列原理,不同的信息副本也会保持持续的、同步的更新。对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区块链来说,调整区块及其所有互动区块信息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因为只有算力强大到至少超过50%的节点算力时,才能成功伪造区块链,这使区块链记录的信息天然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与不易改性,只能是真实的,无法被伪造。不同于传统的双向互信结构,作为具备公共性的信任账本,区块链技术“以技术背书而非第三方信用机构完成了全新的信用创造”,[17]其塑造的可信性是多边且联动的,由节点参与创设、建构、公示与监督,是一种算法式的信任,无需复杂的“中心”担保与授权。
相对于基于情感联结形成的社群信任,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可信性,更清晰且更容易地塑造广泛的信任,能够建构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治理主体在内的信任网络,从而为社群运作奠定坚实的信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块链就如同一个信任的虚拟“生产机器”,[18]通过加密的方式,赋予信息以真实的价值,公众一旦拥有了信任密钥的所有权,就占据了信息的产权,相对应的,信任密钥的毁灭也会带来信息价值的流失,如若不同个体的信息是安全且真实的,那么块链的快速膨胀自然会带来信任的爆炸增长,使信任的产生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信息在不同主体间传播时的产权流动。
(三)透明性:开源维护的时间公戳
区块链的源代码是高度开放的,是一种散列的计算范式,因此,自诞生之日起,区块链便吸引了大量的节点创造与维护其中的时间公戳,信息的来源、流转、去向在时间公戳内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一系列源数据都存在且无法抹去信息痕迹。基于P2P机制,区块链可以公开分布式账本和时间公戳,区块链内的任意信息都清晰可查,任意信息的来龙去脉也都变得透明可追溯。
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高度契合社群运作对于信息共享的追求。依托区块链技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被公众密切关注的公共信息可以被打包成区块直接共享给公众,如选举投票过程、旧城改造工期、社群资金流向等。公众不必依靠信息中介系统进行信息中转,也能了解社群运作的全貌,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信息的共享过程,这为解决社群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了可能。社群运作的不可知性被消减,公众能够“看到”并了解社群运作,从而为其建立社群认同、参与社群生活塑造了知情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的存在可能会使权力所有者与权力代理者的责任关系变得愈加微妙,权力网络的重新分配在短期内会使二者的关系趋于模糊,区块链的科学应用要做到制度机制的适时更新。
(四)自发性: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
1994年,密码学家尼克·萨博首次提出“智能合约”的概念,意指“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19]相较于传统合约,智能合约涵括了合约相关主体的权责关系,具备自动触发、客观高效的优势,是一个能够自发维护的规范协议。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智能合约从原本的设想走向了现实,智能合约被开发为区块链的一个自主运行程序,合约内容由代码转译成了机器语言,以節点验证为前提,由以太坊基础协议强制执行。[20]智能合约履约过程不存在任何的中介系统,是纯粹的点对点式沟通,在双方确定合约规则后,规则不能在其中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干预,一旦出现了违约行为,合约会自动执行惩罚程序,这规范了合约当事人的具体行为。“代码即准则”的设想在智能合约的支持下变得触手可及,基于以太坊的伸缩性,通过灵活的自主编程与设计,但凡可以流通的价值都能被设计为代码,应用到以太坊营造的虚拟智能合约中。
智能合约的自发性天然呼应了社群运作对于道德义务的需求,试图为任何可以自规范的道德义务制定数字标准,任何社群运作中的“道德合约”都能够在区块链内创设、履行与监督。智能合约使履约过程中的中介功能自动化,尽管区块链暂时还无法自动执行如合规性检验的重要公证角色,但却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以投票选举为例,智能合约能够确保公众在选举中只投一次票,且可以通过回访信息来检查选票是否正确存储,投票的过程是智能合约进行身份验证、授权和记账的过程。个体投票权的使用使该权力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在智能合约中,一旦投票完成,该权力在记录中会被注册为新的所有者(被选举人),以此防治潜在的欺诈与腐败行为,增加别有用心者妄图操纵选票结果的难度。
三、祛魅何以可能: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社群运作逻辑
如何兑现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性、可信性、透明性与自发性,让社群运作更加智能、平等、规范和高效,这背后蕴含着一套特有的社群运作逻辑。如果把技术与现实桥接起来,可以发现,在弱情感关系下,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社群运作能够超越对情感联结的过度依赖,依托利益共享、协同自治、道德契约与信息加密,形塑更高质量的社群善治、更加强烈的社群认同、更为完善的社群信任以及更加真实的社群公平。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区块链技术并非反情感的,而是让社群运作对于情感联结的依赖变小了,运作的过程变得祛魅化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区块链技术还加速了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结重建。
(一)利益共享:共同服务促进社群善治
利益共享是公共善的重要组成,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利益共享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成熟。因为依托互联网建构的共享平台是通过强势的中介系统主导与运营的,公众在其中一般仅承担使用者的角色,通过向平台支付成本而获取固定的服务,并没有参与平台的运营过程,所以,严格来说,目前所谓的共享都并非充分的共享,甚至不是真正的共享。不同于互联网,利益共享是区块链技术原理的最终指向,区块链技术甚至建构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案,在维护隐私的基础上使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更确切地说,共享贯穿了区块链技术赋能社群运作的始终。区块链以一种点对点的交流机制,制造了一套共享的计算范式以期做到主体利益的预先分润,为公众之间的直接联结创造了机会,它超越了节奏相对较慢的情感联结,排除了中介系统的干扰,减少了主体间利益摩擦,实现了跨功能、跨权限、跨层级的利益共享。
借助区块链技术,社群运作的过程被深度重塑,公众不仅是被服务对象,也是服务的供给者,需要为社群运作贡献力量并进行技术背书,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被削弱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层级,塑造了一个共同服务的善治环境,为社会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交换提供了支撑,以此实现真正的共享教育、共享社区、共享交通等,进而刷新与拓展了公众对社群运作的认识,“一无所有,却又应有尽有”的社群理想走向了实践层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享能够等同于完全的开放,为了实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平衡,区块链技术在社群内部为不同个体塑造了利益边界,信息的发起、转换、流通、拷贝等环节同样需要存在明晰的权责,承担这些权责是利益共享的前提。
(二)协同自治:权力分散塑造社群认同
社群运作强调人民在公共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倾向于建构尽可能平行的权力结构来明晰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的边界,[21]追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群建设,突出自治的重要作用。然而,现代社会的權力结构本质上仍是依托科层体制展开的,在特定的组织规则与秩序下,政府拥有优势的社会信息与资源,在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而公众则处于相对的权力弱势之中,社群生活的参与感与主体感严重匮乏,公众对社群的认同感较低,自治欲望较低。如何有效弱化社群运作过程的“中心化”行政制约、提升社群内部多元主体的协同自治质量,是发挥社群作用的重点。究其根本,则需要着力优化公众的权力结构,保证公众能够切实知情和主动参与社群生活的不同环节。
基于分布式记账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社群运作能够真正实现“弱中心”或者“去中心”的权力均势与权力分散,[22]这是对公平、无偏、公正、协同、自治等社群价值的积极回应。区块链内任意节点的权力与责任都是平等的,所有个体都分别具备影响社群运作的能力,也可以获得直接参与社群运作的机会,从而强化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社群运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与可靠性。政府不再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建立公众的社群认同,因为公众本身便是公共生活的组织者,人人都是社会的中心,拥有广阔的自治空间,对公共善的价值以及实现公共善的举措有基本的了解,真正有机会实现“自己服务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理想自治格局。
(三)道德契约:代码规范强化社群信任
建构牢固的社群信任是社群运作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与社会利益急剧分化,社会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依赖血缘、业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群信任体系陷入了危机。为了强化社群信任,政府相关部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制定信用规范、设置征信系统等方式来实现政府对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约束,然而,即便付出了大量的成本,由“中心管理”主导的社群信任建构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单纯依赖行政或法律约束,管理链条太长、效率不高,信任水平的判断依据都是第三方技术机构提供的,数据真实性与有效性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不同于“中心管理”,区块链技术发掘了代码的规范属性,对于破解社群运作中的信任危机具有天然的优势,公众无需了解“他者”,但是却能够信任“他者”,从技术的角度为重塑社群信任体系创造了新的可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持续监管,即代码记账。社群内部成员的信用资料可以被记录在区块上,且不会被伪造和篡改,这样就确保了信用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公众可以通过区块链“自证清白”,无需中介机构提供信用认证,[23]更不需要奔走收集证明资料,社群信任体系是在全社会都知情的前提下建构的,优化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减少了社群运作的阻力与社群成员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则是违信惩治,即缔造合约。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套以代码规范为基础的信用约束方案,正如学者Lawrence所说,代码塑造的虚拟规范不仅可以在网络空间运行,同样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24]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缔造合约的方式实现对违信行为的惩治,且无需第三方介入,也无需当事人或积极或消极的配合,一旦出现了违信行为,满足了区块链技术能识别的触发条件,合约便会自动执行,违信者会因此付出代价。
(四)话语回归:信息加密维护社群公平
话语效力在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制度文本、价值观念与意见表达等各方面,有效的话语交流与整合能够提高社群运作的公平性。然而,在信息存量决定话语效力的社会现实下,即便从制度层面硬性规范了话语表达与交流的系统与程序,但在技术层面依然存在游离于制度之外的话语软处理。长期以来,囿于技术的局限性,信息的流动需要通过中介系统的辅助才能顺畅流转,这就在无形中塑造了多个信息中心,这些信息中心有如一个个信息孤岛,[25]掌握着本应属于且仅属于公众的绝大部分信息,主导着现实社会的话语风向,甚至出现了精英话语霸权,不仅压缩了公众话语生成的空间,而且降低了公众话语的影响力,导致公众在社群生活中无法准确地表达意见与诉求,变成了弱势的一方,沉默代替了参与,社群运作失去了公平的话语体系。
因此,提高社群运作公平性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冲破技术局限以促进话语优势回归公众,区块链技术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通过信息加密使信息产权回到公众手中。未经本人知晓与同意,个体的特征、意见、观点等任何信息都不会被读取、扩散或篡改,[26]信息不必经过第三方中介系统也可以实现自由的交流,社群运作中的话语体系愈趋扁平化与紧凑化。区块链技术促成的话语优势回归建构了一套社群主义主导的话语系统,社会信息得以分布式存储于区块中,信息孤岛被消解,中介系统的话语优势不复存在,公众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在公平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社群运作的全面认知,群策群智强化社群运作。
四、结论与讨论
建立在强烈情感联结之上的社群运作固然有效,但面对愈加异质化、原子化、中心化的现代社会,个人主义日益发酵,社群情感不断流失,如何在弱情感联结之上激活社群运作以追求本应高于个人权利的公共善,变成了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业态的革新都会带来社会形态的重要变革,区块链技术亦是如此。由于技术原理中蕴含的共识性、可信性、透明性和自发性与社群价值充分契合,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社群运作具备一套能够超越情感的祛魅逻辑,在强化社群善治、社群认同、社群信任以及社群公平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尽管区块链技术赋能社群运作的现实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应用前景充满了未知性与不确定性,但正如1969年互联网技术最初以阿帕网(ARPAnet)的形式进入历史舞台一样,无论支持抑或是质疑,面对新型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机遇,任何国家都不能充耳不闻。当然,“一项技术必须要变得普通,继而普遍,最后一直到无处不在而被人们视若不见时,真正的变革才得以产生”,[27]因此,辩证地看待区块链技术赋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循序渐进地将区块链技术与社群运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将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兑现为社群运作的优化与升级。
[参考文献]
[1]燕连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3]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182页。
[4]Sandel M J: “The Procedural Republic and the Unencumbered Self”, Political Theory, Vol.12, No.1, 1984, pp.81-96.
[5]Walzer M: Justice Here and Now, in Thinking Politically: Essays in Political Theory. edited by David Miller,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5-6, 137-147.
[6]MacIntyre A: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p.169.
[7]成伯清:《社會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第1期。
[8]吴玉军:《现代政治的困境及其出路——对当代社群主义政治的一种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9]尤尔根·哈贝马斯、朱丽英:《信仰与知识——“德国书业和平奖”致辞》,《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10]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20页。
[11]郑广永:《论城市社区文化的功能及限度》,《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12]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13]Seyedsayamdost E, Vanderwal P: “From Good Governance to Governance for Good: Blockchain for Social Impac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32, No.6, 2020, pp.943-960.
[14]石超:《区块链技术的信任制造及其应用的治理逻辑》,《东方法学》2020年第1期。
[15]Zachariadis M, Hileman G, Scott S V: “Governance and Control in Distributed Ledgers: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Fac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Financial Services”,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Vol.29, No.2, 2019, pp.105-117.
[16]高奇琦:《智能革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初探》,《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
[17]王毛路、陆静怡:《区块链技术及其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电子政务》2018年第2期。
[18]Filippi P D, Mannan M, Reijers W: “Blockchain as a Confidence Machine: The Problem of Trust & Challenges of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62, 2020.
[19]陈吉栋:《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东方法学》2019年第3期。
[20]Hutten M: “The Soft Spot of Hard Code: Blockchain Technology, Network Governance and Pitfalls of Technological Utopianism”, Global Networks-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ffairs, Vol.19, No.3, 2019, pp.329-348.
[21]赵金旭、孟天广:《技术赋能:区块链如何重塑治理结构与模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
[22]Oliveira T A, Oliver M, Ramalhinho H: “Challenges for Connecting Citizens and Smart Cities: ICT, E-Governance and Blockchain”, Sustainability, Vol.12, No.7, 2020, pp.1-21.
[23]朱婉菁:《区块链技术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考察》,《电子政务》2020年第3期。
[24]Lawrence L: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Basic Books, 1999, p.1.
[25]丁晓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谣言防控和治理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26]刘品新:《论区块链存证的制度价值》,《档案学通讯》2020年第1期。
[27]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Beyond Emotion: Disenchantment Logic of Community Operation Enabled by Blockchain Technology
DU Shi-yu1,SUN Chao-qun2,XU Yu-zhen1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s an essential basi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ublic is becoming disintegrated, and the community emotion is constantly losing. How to reactivate the effective community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y with weak emotional connection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can be found that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principle is consensual, credible, transparent, and spontaneity and community value highly shows excellent potential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community, by the community of fu can operate beyond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to the publics over-reliance on, have a unique set of disenchantment logic. It realizes public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based on code language, which is embodied in joint service to promote good community governance, power decentralization to shape community identity, code norm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trust, and information encryption to maintain community fairness.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oper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enabling community have drawn a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society,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community operation; communitarianism; blockchain; technology enabling
(責任编辑 编辑刘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