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就一直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是中国智慧的集大成,在百家争鸣的阶段,曾经孕育出了无数先进思想,至今仍有受益。墨子是诸子百家当中的墨家学派,墨子的思想理念对于当代教学方式方法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本文从提升学校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准,创新性培养教学模式,强调对学员创造力的培养,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新学科四方面入手,对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借鉴意见。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启示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
(一)倡导“兼士”的培养,推行贤人治世
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墨家流派的创立者,同时还是中国战国时代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军工家。在中国教育界墨子提出了诸多有名的学术思想,并产生了大量的教学思路。其中深邃独特的教育观点大大充实了我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墨子胸怀天地兴衰,也深切地了解到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济世救国的巨大意义。他提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们之间“不相爱”导致的,只要人们可以“兼相爱、交互利”,那么整个社会便是和睦的。要使人类处于这种的状况,墨子的思想是当代背景下值得传承和深入思考的,墨子讲究品德与价值的培养,人除了有价值之外,还需要有品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兼士”或者“贤士”。达到这种境界,要通过教育提升学生 “兼爱”的思想境界和德行品格。另外,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具备知行合一的能力,还可以切身投入实际应用之中。所以墨子在宣传自己思想的同时,将教育的意义上升到新高度,表现了墨子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路。
(二)注重实践技能教育,凸显学生思维培养
墨子比较重视实践教育,主张培养实践技能,并提出了“教功多于耕”的理念。对于推崇墨家的兼爱主张,墨子全身力行,在教学中坚持建议老师自主施教,他反对儒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的教育心态,提出“不扣亦鸣”。在教学实践中,墨子总结出了许多教学原理与方法,例如“量力而行”,规定学员循序渐进;“合其志功而观”,规定依据学员的积极动机和后果来评价学员的行为;确立真理标准,规定言语必须依据“本”“原”“和”三表法来评价。“三表法”通过访问和思考以及批判质疑的精神,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墨子的思想理念。他提出教学主要对象不仅仅包含“王公大人”,也包含“农与工肆之人”,不分家世门第,不查职业居所,不分贵贱阶层, 在教学的范围当中跨度较大,包容性较强。这些教学观念真正反映了教育教学的公平性,也为教学大众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财富。墨子在把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突破了“六艺”教学的内容,并进一步充实与发展,又添加了其他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军事技术、自然认识等,从而产生了《墨经》《亲士》《大取》《非儒》《杂守》等大量的、独特的学习材料。墨子的教学思想强调生产实践,重视技艺培养,并强调弟子们应当学会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三)强调“主动教授、积极创新、正确评估”的完善教育
在教育当中应当强调学以致用。在墨子的观念当中,墨子认为知识应该赋予在劳动生产的过程当中,强调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并相互结合,这种理念在现在的教育中也仍适用。应该说,墨子是中国最先具有了“知行合一”思想的教育者之一,在墨子的教学思想中也蕴含着实践教育的若干基本观念、原则和方法。
(四)博乎道术,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
墨子的教学方法曾被人称赞为是百科全书,基本上涵盖了各个教育的方法。而墨子本人所精通的领域也较多,在《墨子》一書中记载着他对自身的教育和看法,墨子在很多层面上都已经领先了当时的水平。例如他首先记录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对于古代军事科学的描述相较于《孙子兵法》也早了好几百年,尽管许多文章都已经遗失,但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科技研究贡献最大的哲学家之一。
二、墨子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墨子教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通过教育的人可以实现“兼爱”的目标,通过教育培养出大批“兼爱”的人,如此才可以实现济世救国的目的。教育过程中,墨子强调不但要传授给人们生产技术,还重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的训练。通过教学希望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具有过硬技能的人才。从墨子的教学思想中我们发现,他将道德品质的教育放到了首位,这说明了教育道德养成的重要性。职业道德特别是企业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当前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最基础的要求。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技术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社会道德的培养。
(一)强化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规范教师品行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能力和端正教学专业作风,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学校教育文化师资为本,以教师思想建设与师德教育为本。教师是学校贯彻以德治国理念、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是中小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进步的主要指导员和引路人,是学校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做好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贯彻十六大精神,促进学校以德治校的主要任务。第一,要强化师德建设的价值观念基础。让教育道德价值规范真正地进入广大教师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当关注培养广大教师真实和全面的教育道德价值观念。因此,不但要发现“师爱教育”对教师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说明它对广大教师本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因为课堂教学不只是他们为自我发展而进行的付出,不只是为别人完成的工作,同时又是自身生命价值实现与自我发展过程的重要部分。所以对教师开展的师德价值意识培育,应当重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重点就是善于启动广大教师的主观意识:一是必须通过对教学、人文、社会理念的多方面培养,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修养;二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科学的观念理论指导下,通过不断实现对道德的认识、感受与觉悟,逐步形成较为合理和稳定的教育世界观与方法论。实践证明,通过师德价值认同教育这种更为积极的教育方式,最终将会发展成为教育伦理学的新思想与新技术,是教育道德的基本功能之一。第二,要强化师德建设的心理素质基础。除了要求教师必须有完善职业道德的科学价值观念基础外,要引导教师去完成自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他们应该拥有另外一个职业道德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事业中具有必要的心理支撑。所谓职业道德情感就是将师德价值的道德习性化或心理化。从职业道德的积极内涵上来看,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以敬业、乐教、热爱生活为标准的各种职业道德情感。而这些情感既是教师职业人生中对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又是教师的在职人生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或心理要求。因为每个教师的人格上所具有的条件不同,因此每位教师所体现的职业道德情感也就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但在培训教育活动中,以敬业、乐教和爱生为标准的员工情感表达,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敬业情感主要体现出老师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乐教思想情感主要是体现了老师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时的自我满足与自我悦感,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爱的情感,是指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积极关心的情感。正是这种职业品德情感,使得老师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创新精神
从墨子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墨子所提出的教育观念都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通过教育达到济世救国的目的。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是技能型,目的是实用,所以,普通高等技术职业学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才可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树立墨子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班德拉指出,人的认知行为从一定层面上来讲都是经由模仿对象(包括父母、教师、兄弟姐妹等)间接激励来达到的。而这种榜样的带动效果,对于各个层面的人来说都是必需要,榜样对于人的作用力较大。因此高职学校就需要建立墨子榜样,首先要树立墨子标志物,包括塑造墨子塑像、张贴墨子教学语录等,创设了解墨子的环境,使老师们体会到墨子思想的具体意义。然后,通过进行了解与探究墨子教學理念的学习过程,从而引领学校全体老师深入研究墨子著作,体验墨子教学魅力,从而领悟墨子教学理念的实质。最后,加强对墨子教育理念的深入探讨,引导老师们发现墨子教育理念中与当今高职学校教学理念的契合点,并启发用墨子智慧化解学校在教育中出现的难题。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较少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模式下,学生大多对学科兴趣不高,但大多教育者只关注学生能否学习,对于学生是否对学科产生兴趣漠不关心,针对这样的现象,首先需要提升学生的兴趣,学生首先需要愿意学习,在目标管理背景之下,这一点是可以实现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智力构成中,思维能力占据极大的比例,培养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纵向、横向、深入的去了解问题,从而对于该问题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判断,是学生们通过解题来培养自身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引发思考才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首先,目标管理重视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将这两点作为核心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堂课当中,需要有好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学习,学生愿意学习,愿意进行思考,这样以来,周围的环境就会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教育者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学评价标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所谓教学评价,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为了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而进行的评价活动,通过这种评价的方法,可以直观且明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掌握,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知晓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已经在教育界中存在了许久,并且在督管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但是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教育中的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合理,形式单一,往往只通过期末考试这一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三)缺乏对学生胜任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仍旧缺乏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较差,工作经验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校注重知识的传授,实践情景教学不足。所以根据这类现象,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的教学团队中,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时代的进步需要教师的思维和授课方法不断更新,目前而言,教学团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实践培养也就相对不足,培养的学生很难将理论同实际结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与高校培养目标的严重错位导致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
四、墨子职业教育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策略
(一)树立正确职业观,将工匠精神贯穿课程建设体系
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重要特色。所以,高职学校在教育阶段要增加实践性教学,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的时间,特别强调提高学生利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二)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工作者的匠心指导学校
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帮助学校丰富专业化教学内容。将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完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企业和学校应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为教师提供参加培训以及技术研发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岗位培训。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专业部门、招生部主任、学生部、教育部、社区教育部组成。各院校、各部门牵头配合相关部门,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学校通过市场的调研,创建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对外承接培训任务,提升自身学校内部资源,通过对实训培训任务的改进,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提升整体的办学质量,也可以承接社会培训,为企业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与基础。
除了日常的培训工作之外,实训基地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基地的资源,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点,通过审批及申请,并且在结束培训之后,学生能够通过培训的内容报名参加相应的技能等级考试,提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概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设“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实训基地要有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工作,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送出去、引进来,双岗双责双流动”骨干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方式。“送出去”即派送老师到省内外培训,到企业生产岗位参加专业实践;“引进来”即引进行业高技能人才到校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双岗双责双流动”即教师在企业时按照企业的规章考核,在学校则按照学校的规章考核,从而推动“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重点是要与企业对接,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形成具有独特的“一体化教学、技术服务、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构建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特色;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以“产学研”为纽带,开发适应于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的课程设置、教学项目、培训教材;以专业带头人和高级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建设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构建由社会、企业、学院三方参与的技能评价体系,探索以评价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考核体系。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我校实训基地的水平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了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强化墨子思想建设,用教育工作者的匠心引导学生
为了培养端正的三观,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最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墨子思想,透过塑造与培育学生的优秀品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育部就对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學创新,确立“思想建设”的导向作用,不但要在学科配置上加以调整,而且将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加以完善,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贴近“墨子思想”的大概念。通过对相关细节的设计,整合各专业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实现专业教育和墨子职业教育教学相辅相成。在具体内容上,各院校针对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加以深度发掘,归纳总结,应用于学生的课程教学之中,并成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加入墨子职业教育等先行理念,进一步完善当代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
(四)坚持以职业文化为导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把职业文化的培养融入职业发展、积累和完善的长期实践中,这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具有职业特色。在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将师生的价值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够为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学生成长的关键助力。为建设职业文化,学校成立了职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了宣传、问卷调查、师生访谈、SWOT分析,制定了“热爱事业、理想思维、勤奋工作、良好思维、规范工作、严谨、团结协作、创造卓越、创新”的师生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该规划制定了《师生发展手册》。为了将职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学校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实践基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实习基地的硬件环境与实际情况相符。尽量多生产,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师生工作流程,规范师生工作流程。学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规范化运作。首先,在每个岗位的培训基地,制定教师的工作流程;其次,通过学习、沟通、战斗技能和技能标准来规范教师的工作流程。教师与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的职业行为,加以改进,共同进步。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师生的职业文化认同。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职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型方法之一。
结 语
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对职业院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当教师,还是师傅;不仅有学历还有技能资格。这样的师资不仅能够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还能够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墨子职业教育融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中,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卞瑞鹤,黄晓红.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构筑“百校千企”联姻桥[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0(10):1.
[2] 孙艳普.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03):126-128+136.
[3] 倪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J].职业时空,2007(10):8-9.
[4] 李娟娟.浅谈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商,2014(24):30.
收稿日期:2022-12-15
作者简介:赖燕敏(1990- ),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