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探究

2023-05-30 22:59李晓晓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路径乡村振兴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乡村振兴;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2021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大学生是大有可为的一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将实践教学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要致力于培养一支热爱“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师生队伍,讲好用好乡村振兴这一“大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一、增强学生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素材,要想将这些素材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价值体系,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三农”故事。首先,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待“三农”问题。思政课教师可以从纵向时间轴的维度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三农”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农”的发展故事、“三农”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让学生认识到农村是一个充满希望、有无限美好未来的广阔天地。其次,要广泛而全面地讲清“三农”问题。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主要解决“三农”问题。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围绕“三农”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文件、新思想、新政策,有无数党员干部群众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相关素材,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运用中。涉农高校和涉农专业更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致力于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学生将乡村振兴根植于心中,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以某科技学院为例,其三大涉农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挖掘整合“三农”发展的历史、“大国三农”相关知识、新时代农村榜样人物事迹等思政元素,构建了学校涉农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新农匠”,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觉悟够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

思政课教师需要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及较高的综合素养。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除了常规的教师培训,还需要开展专业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及时解读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不定期组织交流会、专家专题讲座,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学校可以将思政课教师的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等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组织思政课教师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农村存在的问题,让思政课教师在实地调查中了解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增强对“三农”的亲近感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认同感。再次,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的外延。可以将大学生村官、农村干事创业先进典型、服务乡村振兴的优秀校友充实到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中,他们服务乡村一线的时间较长,经验丰富、成果斐然,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会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同时,还可以将校内辅导员、团学指导教师吸纳到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中,实现资源、平台等共建共享,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村振兴文化的熏陶。推行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的“双师制”,让他们共同挖掘乡村振兴的思政元素,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如某科技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通过“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哪个为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是什么”等问题,以思政元素引出“职业人”的价值追求与职业操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道德观。学校还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依据农学专业特点,实施“五个一”劳动教育计划,即一次劳动大讲坛、一门田间劳动课、一次下乡农技服务、一次种养活动、一场田间劳动技能比赛,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又增强了学生了解“三农”、热爱“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

三、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高校要建立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丰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思政课实践内容,并设置了相应的学分和学时。可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设置专题,从中选取一部分内容,服务思政课教学。比如,围绕挖掘乡村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关注乡村产业发展、聚焦乡村精神传承和保护等,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一线进行实践,激发其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探访当地乡土民情、旅游发展、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等,了解“三农”的巨大变化。可以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学生未来返乡创业就业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构建“乡村思政课”教学模式。建立专门的思政课乡村实践基地,把思政课堂从学校拓展到乡村,以学生和当地群众为教育对象,创新性地开展乡村实践教学,切实把“大思政课”讲透、讲活,把学科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上好“乡村思政课”的重要原则是进行实地调研,加强生农互动,突出重点,选定主题,设置好课堂教学内容及流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凸显社会性和时代性,要包含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文件的解读、对“三农”问题重点的阐述、对农民关心关注的重点话题的讨论等。比如,结合“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主题,组织学生感受乡风乡貌、和老乡互动、普及环境知識、表演相关情景剧,既直观展示主题内容,又对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布置思政课实践作业,既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要立足于乡村的发展实际。以山东协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思政课实践作业为例,学生们化身产品主播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经过与农户沟通协商议价、建立团队并培训、搭建平台、制作直播主页等流程后,在直播间为当地乡民卖起柿子干、花生等特色农产品,掀起一波学生助力当地乡民的农产品“带货”潮。2小时的直播,吸引约1500人进入直播间,获得约3.6万次点赞。学生们亲身实践、亲力亲为,感受到了直播的热烈气氛,为当地乡民带来了实惠,也为乡村振兴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最后,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秉承原有的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模式,将对学生的考核贯穿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政治素养等,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把服务“三农”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自发或有组织地到乡村进行实地调研、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等都可以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依据。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基于学生自我评价、课堂评价、校内评价、校外评价等四个向度的考核评价体系,除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还可以邀请实践地的老乡、村干部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客观、更科学,进一步激发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代大学生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因此,要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莉.思政教育视野下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21).

[2]丁风岭,胡承武.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人生华章:基于思政课社会实践[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9).

[3]佘旭玮.思政课堂中的乡村振兴鲜活案例分析[J].中国果树,2022(8).

责编:瀚 海

基金项目: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0JDSZK122);2020年山东协和学院校级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0年度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号:鲁教思函〔2021〕1号)

作者简介:李晓晓(1988— ),女,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