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泉
摘 要:随着“新课标”对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时代发展对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模式、课程安排、教学策略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就要对语文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和中心展开,将具有共同主题的课文集中学习,在横向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纵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其中的现代文、古文、诗词等都是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设置的,也为教师顺利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是教师根据教材全局设置,兼顾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逐渐形成的阅读教学方法,以某篇课文或某类主题为中心,将具有类似特征的课文聚集在一起集中学习,提高同类型文章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对该类文章的领悟与体会,并鼓励学生讨论同类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文章内涵深入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群文阅读从学生高效学习的角度出发,创新课堂模式,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一)群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新课标”改革后,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对阅读篇章深入了解,感悟文章背后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对具有不同写作风格的作者进行了解,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中生的阅读内容都局限于语文教材,高中生语文学习生活的重点就是课本上的名家名篇、文言文和古诗词,限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视野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群文阅读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缺点,鼓励学生突破课本知识、课堂内容的局限,积极阅读优质课外文本,借助群文阅读与课本内容教材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将优质的课外文本与课内的经典文本相结合,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正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鼓励学生用实践的方法进行语文学习,通过大量的阅读找到语文学科背后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群文阅读将教材不断进行整合、评价、探究,这起到语文阅读由单篇走向系列的桥梁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资源,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情怀。熟练有序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促进语文阅读的高效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群文阅读深化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中阶段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语文基础,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1]。群文阅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創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大方面是开展群文阅读的核心,也是促进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探究语言文字背后规律的重要方向。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群文阅读密不可分,网络上现成的课件在推行的过程中不能够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群文阅读,确定切实可行的群文阅读主题,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并不轻松。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教材的变化和“新课标”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收集和筛选有用的群文阅读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只有老师群文阅读的主题明确,内容恰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良好的方向和参照的标准。教师还要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吸收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学生在参与群文阅读时也要紧跟教师的步伐,群文阅读虽然注重阅读的广泛性和广博性,但阅读内容并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筛选、归纳和积累,在阅读的同时还要整理阅读笔记,完成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对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家作品和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都要有所涉及,并逐步进行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群文阅读更有效率,使高中语文课堂更加完善。
(三)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好的习惯伴随人的终身。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提炼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并发挥想象力,和作者产生观点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素养,不断实现自我能力和性格的完善。群文阅读是一种集特殊性、创新性和发散性于一体的学习方式。要想培养一个阅读的好习惯,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高度的兴趣,由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阅读学习过程中,将广泛阅读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放松的事,能够获取知识、使人进步,不断激励自己大量进行阅读,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增长自身的见识,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建立起自己的阅读核心素养和价值观念,助力终身阅读好习惯的形成。学生在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喜欢阅读,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路径
(一)从课本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课本上的教材是经过各类专家层层把关、严格筛选过的,这些作品用词经典,内涵丰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内涵,同时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指引学生学习和成长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策略,明确高中语文课堂进展的方向,使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相比,群文阅读增加了课堂的阅读量,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压力,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严格筛选阅读材料,确保学生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领悟群文阅读的真谛。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课文中的《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都属于写景散文的范畴,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写景散文为主题,鼓励学生将教材上的这两篇课文进行对比并进行反思,掌握写景散文的常识,体会这两篇文章在写景和抒情等方面的差异,体会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和文化美。写景散文都是借景以抒情,当心境不同时,即使面对同样的景色,也会生发出不同的意韵。朱自清和郁达夫都是善于发现美的作家。朱自清在写下《荷塘月色》时,正面临着黑暗现实的彷徨苦闷,他悲愤不满,却又无法理解现实,在这样的心情下,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是一个向封建传统大胆挑战的人,他的性格积极,但也带有颓废情绪,经常写一些游记文章,文章内容情景交融、文笔优美。郁达夫在写下《故都的秋》时,正创作枯竭、思想苦闷,花了很长的时间,四处游山玩水,以排遣現实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故都的秋》。写景散文为了使读者感受到文章背后所寄寓的丰富内涵,常常对所写的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这也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了解“形”从而感悟“神”:月下荷塘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塘中月色一段哪些动词的使用精妙传神?故都的秋景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写了文中的秋景?通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精读和泛读,它是围绕特定主题,广泛收集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的学习策略。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大胆发挥想象力,寻找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共性,还要大胆创新,提出自己对文章内涵的深刻理解,要灵活迁移,将群文阅读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到语文学习的不同过程中,从而在高三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使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推广中更加具有实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日常,引导学生和作者,以及文章时代背景产生共鸣,构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互相沟通的桥梁。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借助典型的素材和文本,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合作探讨;也可以是设置和阅读背景相似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改编,然后进行表演,在演绎情节的过程中理解主人公的思想变化。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音乐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阅读内容,充分感受阅读之美。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课文中节选了《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非常富有感染力。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戏剧充满了想象,戏剧的两大主题部分是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词,即包括对时间、地点、背景、服装、人物、道具的交代,也包括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旁白等,在阅读戏剧这一类文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舞台表演的魅力。围绕《哈姆雷特》设置的群文阅读主题是戏剧主题,分别选择《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大戏剧作为阅读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品味戏剧语言,激发学生的悲悯情怀。这三大戏剧虽然是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但其内容仍有共通之处,这三大戏剧都属于悲剧的范畴,悲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戏剧中所描述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与命运的抗争。哈姆雷特用泣血的声音呼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窦娥用凄厉和凛然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鲁侍萍用一生演绎悲苦,这些悲剧背后,都蕴含着深沉的意蕴。教师可以从网上找一些悲剧表演的剧目,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思考和模仿,学生在受到视觉、听觉多个冲击之下对悲剧后人与环境矛盾的冲突更加具有同理心,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增强阅读和感悟的效果。然后鼓励学生自由组成阅读表演小组,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悲剧加以表演。学生在准备材料排练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揣摩自己所饰演人物的内心,主动地去阅读更多关于此类人物的剧目和评价,促进学生对人物更加深刻的了解,群文阅读的作用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凸显。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以致用
“新课标”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及时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摒弃以往由教师专权独断的做法,将教师的角色由决定者转变为传授者。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公。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改善学生的阅读体验。“新课标”指出,审美鉴赏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在不断地讨论和评价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并不断地追寻美,探索美,创造美,将对美的感悟融入生活实践,将阅读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做到语文学习的学以致用。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例,都是中国古典哲学,对人的成长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论语中多次提到了君子的品性:“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等,这些孔子语录中展示出的君子形象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君子指的是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君子说话慎重,做事勤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遵循于道,内心无私,“君子坦荡荡”;君子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些有关人的品格形成的语句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论语来解读中学生守则,找一找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起到的积极作用。“大学之道”指出了儒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内涵也就是鼓励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标准束缚自己。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进行自我修养,还要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君子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的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则是指不断提升自己和社会的道德品质,不达到理想完美的境界绝不罢休。《人皆有不忍之心》则表达了人内心深处怜悯体恤别人,懂得同情别人的心。将这三大经典篇目进行群文阅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有着高尚品格的人的自我修养,再联系社会上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格,让学生在面临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健康人格,做到学习的学以致用[3]。
结束语
群文阅读作为和“新课标”教育模式相符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凭借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学以致用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提高了阅读和学习的效率。群文阅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的推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从课本出发融会贯通,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广博阅读和学以致用,为成长为新时代的全面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玲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46-47.
[2]杨俊飞.“群文阅读”在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3]黄祺.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