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刘凤英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小学语文课程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现实中,促进中小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如下三条路径:转变课程观念,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融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与体验。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1-0023-03
新时代,我国对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文化情怀格外重视。2021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从课程教材的角度出发,对中小学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
课程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在引导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发挥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养培育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语文课堂发展成有温度、有内涵的课堂。当前,探索中小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合理地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并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编排的做法,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促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零散、浅层的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入的领悟,进而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获得人文熏陶和情感陶冶。
(二)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提及次数已明显增多,其还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新时代也要求加强针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提振民族文化自信。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邃思想和优美语言的结合体,将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之中,可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意蕴美等,进而深化学生对语文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能让学生多维度地感知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细观部分语文教师设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侧重知识传授,无法深入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品德行为。这些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将目光放在梳通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背诵默写课文上,只讲授考试范围内的重点知识。在这种形式之下,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能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散步》为例,它表面上写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但却蕴含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层意义。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品味语言表达的魅力,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体贴亲人、孝敬长辈的至爱亲情,传承孝文化。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读懂内容,读出情感,但却不能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尊老爱幼。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传统文学知识
统编语文教材虽增加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但涉及面不够广,比如传统曲艺文化、传统科技文化、宗教文化等涉及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方面,一些教师所教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仅依靠语文教材上极其有限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这不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使学生从中受益。张孝纯先生曾提出施行“将语文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的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将教和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现实中部分教师存在的浅层次化的知识教学问题使得教和学之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三)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方式教学传统文化。曾有学者调研百所学校后发现,有83.24%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令人满意,不能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自己去过当地的一些纪念馆、博物馆。部分中小学虽然开展了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展演和参观等活动,但浅尝辄止,深入实施的机制尚未健全,又或者是存在“有活动无教育”的倾向,拘泥于形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
(一)转变观念,确立渗透目标
国家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文件政策,强调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全方位、多体系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在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以文化人”功能,更新课程理念,深刻认识到中小学语文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带给学生的巨大利益,认识到将其合理地融入中小学语文课程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师培训方面,应改变“供给灌输式”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兴趣特长对教师进行分类型培训,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转变为具体的行为。学校指引语文教师确立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使其引导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于课程之中。
教师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并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随后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提升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会涉及几个层面的渗透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具体分析。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最考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就是让其讲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相适切。语文教师需要涵养传统文化底蕴,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行动,做到长计划与短安排结合、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識兼顾、教学生与自己学互促,知晓水平提高是个慢功夫,并不断地以教代学、以教定学、教学互促。
(二)丰富教学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
首先,语文教学离不开教材这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可以渗透相关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上会表现出一定的乡土性,可遵循多样性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那些与本地区相关的具有乡土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相应的统编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实现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的关联。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一些伦理道德和处世经验,从整体上把握学校课程与补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系统地、分层次地整合教材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和能力品质的提升,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
最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要想全面、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就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分层落实便显出其价值来。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共分为四个学段,可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从上到下系统地确定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如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是小学低年级,这一学段主要以启蒙为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第四学段属初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自主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培养理解力,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品位。总之,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语文教学应做到有机衔接、分层递进。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文化实践与体验
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单凭教材进行教学远远不够,还要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可以活学活用的学习资源,以陶冶学生的品性。比如,可以在学期课程中以相应文章中提及的传统节日文化为亮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传统节日,探求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这些习惯的寓意,或者是探寻与节日相关的神话故事、传说等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在教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引导学生了解重阳节,还可在教学《灯笼》时,引导学生了解除夕、元宵节等。又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展示从课文中习得的传统礼仪文化。还比如,可以以教材中的“读读写写”等为依托,举办班级成语大会,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以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上这些做法能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有利于学生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或者在参与相关活动时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从而更好地了解文化、体验文化、传承文化。
教师应明确,实践性质的课程能促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借助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如教师可以利用辩论的形式,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作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辩论,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在理智思考中明辨是非,认识“扬弃”,真正理解何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二要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及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如地处“孔孟之乡”济宁的学校的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孔夫子和弟子们讲学的地点参观。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特色,教师可以围绕当地的乡土文化开展多样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到博物馆探寻城市的历史足迹,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等,再在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活动所得,促使学生用心去看、去听、去体验、去学习并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中小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并不容易,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多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要致力于为语文课程发展提供更好的内外部资源,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引导教师在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中,设立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自觉研读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广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品位,进一步挖掘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自己所学所得传授给学生。实现中小学语文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真语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 参 考 文 献 ]
[1] 吴艳玲.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1(7):5-9.
[2] 王琳. 初中语文课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3] 王丽波.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0(3):96-99.
[4] 丁奕然,吕立杰.学生满意当下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吗: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3):102-108.
[5] 李凯,郑智超.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价值、挑战及其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7):6-8.
[6] 张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8):108-112,147.
[7] 杨惠霞,信丽华.区域“经典诵读”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济宁市任城区为例[J].现代教育,2017(1):18-19.
[8] 刘菊华.语文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路径[J].语文建设,2018(15):66-68.
[9] 王琳. 初中语文课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10] 王敏.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0.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