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课来分析课堂开放性提问

2023-05-30 23:38杨童
学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

杨童

摘 要: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让教师在课堂中获得及时反馈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调整课堂进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同课异构作为一个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动性,还可以通过课程对比使课程设计逐渐变得完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节同课异构课的教学片段,分别展示两个九年级课堂相同课时的不同提问方法和教学效果。由此发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同课异构;课堂提问;任务型教学;开放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11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39

2011版教育部新课标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1]。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才是催生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2]。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课本要求的阅读材料并不能由教师选择,但是如何在规定的阅读材料中提高学生对此话题的兴趣,是需要每个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阅读教学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课本中的阅读文本为学生了解日常语言交流提供了一个话题窗口。教师需要秉持先进的教学观念,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融入阅读情景,在进行阅读输入的同时,能够进行高效的语言输出,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模式是指对于相同的教學内容,教师的教学习惯、风格、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课程结构及授课模式也不同。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强调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升。尤其当教师面对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时,同课异构模式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反思,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3]。为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每堂课设计需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提问和英语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问题用于不同的目的。有两种类型的问题最受关注,即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指那些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有预期答案的问题[4]。然而,开放性问题通常会产生较长且复杂的回答[5]。在其他文献中[6],它也被称为开放式问题。“开放”是指教师在提问时不知道答案,而是在提问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从而达到提问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想法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7]。同时,开放性问题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提问需要有明确的目的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8]。对于开放性问题来说,它还负担着另一项任务,就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在备课及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来提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展示性问题更适合放在课程的开始阶段,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来,而开放性问题更适合放在课堂的中后阶段。在学生学习一定的新知识后,教师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开放性问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三、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

笔者以以下两节英语公开课为例,对课堂中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在阅读课堂中提出有效的开放性问题。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两节课的内容都是牛津译林版英语课本,九年级上册Unit6的Reading.该阅读课的话题是TV Programmes。本单元围绕电视节目展开一系列学习。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利用if条件从句来表述将来的事情。

2.学情分析:用来上公开课的两个班,九(2)和九(11)是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近,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两位任课教师都是本班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较为熟悉。

(二)教学片段描述

1.教学片段一:九(11)班的英语课在下午的第一节课,在教师A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后,进入了Post-reading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A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Is watching TV good or bad? 然后给了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再进行成果汇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兴趣不高,多数小组只简单地讨论看电视的优点和缺点后,便草草了事。只有当教师A走到小组附近时,他们才象征性地讨论一下。有的小组甚至早早结束讨论,即使教师在旁边也不愿意继续。在讨论结束后,在没有学生自愿举手的情况下,教师A邀请了三组同学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第一小组的学生代表回答说:“I think it is bad because watching TV is not good for our eyes.”

第二小组的回答则是:“I think it is good to watch TV 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and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第三组的回答是:“We think watching TV is bad because it i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此次讨论作为本次阅读课的最后一个问题,成果展示时间不是很长。可能教师A也觉察出学生有限的表达欲,学生也已经不太可能给出创新的答案了,于是快速地结束这一教学步骤,进入总结和布置作业的环节。在结束所有课程环节后,过了半分钟,下课铃才响。

2.教学片段2:九(2)班的英语公开课是在下午第二节,在相似的阅读课流程后,教师B在post-reading环节给学生抛出两个开放性问题:What is your favourite programme & Is watching TV a good way to relax?并给出时间进行前后四人的小组讨论。整个讨论环境比较热烈,有一组学生和教师B还讨论很久。坐在笔者旁边的一组学生也是在长达五六分钟的小组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喜欢的节目并且把这些节目让人放松的原因写在白纸上。在教师B叫停此次讨论后依旧有学生意犹未尽,在教师指令下达后30秒左右,学生才真正安静下来。讨论结束后,有三到四组同学主动举手要求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B随机邀请三位小组代表进行了结果分享。

第一小组学生代表:“I like fashion show best. I can learn a lot of fashion trends and some beautiful clothes. And I think watching TV is a good way to relax because it can make me happy.”

第二小组学生代表:“I like to watch documentary because there are many animals and other plants. I think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t is good for my history and biology. I dont think watching TV is a good way to relax. I like sleeping, and I think sleeping can make me feel relax.”(全班哄笑)教师B在科普了睡眠可以帮助人体进行很好地自我修复后,邀请了最后一位学生。

第三小组学生代表:“I dont have favourite TV programme, and I dont think watching TV is a good way to relax. I think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s a good way to relax. I like to watch 直播(经教师帮助后,学生知道了“直播”是livestream)。I think it is interesting and can make me 哈哈哈。”在听到他的答案后,包括笔者在内的听课教师及学生都哄堂大笑。教師笑着纠正:“Do you means it makes you happy? 学生回答到:“Yes!”

在整个讨论和分享阶段,该班气氛热烈,大多数学生都有表达欲望。讨论刚结束,下课铃就响了。因此,这节课有两分钟左右的拖堂。

(三)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分析

这两个阅读课堂教学都使用的3P教学模式,并且都选择在post-reading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训练。然而,在学生知识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由于两位教师对于课堂提问设计的不同,虽同是开放性问题,但是得到的课堂反馈截然不同。

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A仿佛是为了开放而开放。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开放性问题,并且也给学生讨论的空间。但事实上,它只是个“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的问题。学生可发挥的空间较小。并且因为是公开课,学生会下意识迁就教师,试图去说一些稳妥不出错且符合标准的答案。所以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分享出的答案略显单一,毕竟他们只有好与不好两种选择。一般来说,看电视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已经让学生非常熟悉了。他们从小就对这些娱乐设施抱有“警惕心”:不可随意说好也不能说不好。这个是存在于他们脑子里既定的标准答案。在提出这种问题的英语课堂中,他们也会顺着寻常逻辑去说,从而没有多余的表达欲望。

相反的是,在第二个课堂中,教师B首先给出了一个“your favourite programme”做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打开学生“话匣子”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相对较强烈的分享欲,喜欢的事总是想要“安利”给别人。这就使该班的讨论氛围要比上一个班热烈。此后的一个问题“Is watching TV a good way to relax”也是比较有效的开放性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yes or no”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的是看电视能不能放松,为什么?如果不能,那什么可以让我放松。该问题的设置是阶梯式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这个问题的设置更加贴近生活,也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讨论中。能让班级学生都积极参与和进行语言表达,那么这个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是成功的。

四、反思与建议

(一)输出环节

在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英语课堂上,为保证学生能够有效输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阅读前期的语言和情感输入是非常重要的,即教师一定要带着学生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让学生有代入感。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话题的积极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语料库,从而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优化板书设计,理清文本逻辑

板书是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各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对于教师来说,板书能辅助调节课堂节奏,体现课堂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框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来说,包含重难点的课堂板书有利于课后复习时的“课堂重现”,更重要的是,一个清晰的课堂板书能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板书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而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板书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出现杂乱无序、随意性太强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

在多媒体手段不断侵占课堂的今天,传统的黑板书写模式反而显得珍贵且不可替代。课堂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完善的课堂环节,更体现在教师清晰且详略得当的板书上。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一定要设计充满创新性的板书。

(三)合理分配时间,强调课后输出

教师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学生需要充足且独立的阅读时间,在这种时间内,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不要过早打断他们,也不要用一些辅助性的话语帮助他们阅读。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抱有绝对的信任。同时,读前、读中的输入时间应该略少于读后的拓展时间。在学习了相关词语和语境后,大量的反复练习及输出训练要比枯燥地分析课文内容高效得多。而在输出环节,教师可以给出图片或者视频类的图像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思维,从而迸发出精妙的观点。这样的阅读课才有意义。

五、启示

通过对于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设计课堂教学开放性问题时,首先,教师需要积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所设计的问题最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语言输出的兴趣同时提高班级学习效率。其次,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拘泥于框架,为了提问而提问,指望通过一个问题而一步到位。教师要学会设置阶梯型问题,一步步加深学生对某一话题的思考,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做到以提问为手段,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陳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范广芳.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9(24):116.

[4] Nishimura T.Teachersquestioning techniques employed in Jap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English class and the perceptions of three Japanese English teachers,2012.

[5] Walsh S.Exploring Classroom Discourse:Language in Action[M].Abingdon:Routledge,2005.

[6] Siti Aimah,Bambang Purwanto.The Use of Teachers Questioning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Critical Literacy:A Case of Two English Lectures in Indonesia[J]. Indonesian EFL Journal,2019(1):27.

[7] Noor N,Aman I,Mustaffa R.TeachersQuestioning Approaches in the Malaysian ESL Classroom[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2012(7):313.

[8] 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8.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