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差异观与统一观

2023-05-30 23:59:17李继国
学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必要性班级管理

李继国

摘 要: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元,班级的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管理质量,农村学校也是如此。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其班级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与人文关怀,在管理理念中将统一观和差异观有机结合起来,让管理引导学生自律,让制度充满温度,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差异观;统一观;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1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55

教学与管理是学校日常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工作,其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既是学校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相对来说,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滞后一些,同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大量留守学生的存在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班主任工作的繁杂性、复杂性,甚至是各种问题的偶发性都会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有序、科学的推进,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其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从实际操作来看,许多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坚持“统一观”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这种“一刀切”的管理理念不利于落实“以生为本”的育人要求,甚至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把“统一观”和“差异观”结合起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坚持差异观与统一观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而德育为先”,班级管理是推进德育教育的主要路径,班级管理工作是班级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坚持班级管理的统一性有利于保持班集体整体步调一致,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坚持差异观则能够做到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求。

(二)契合教育规律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为社会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本身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受遗传、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一定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可能实现同步、同样的发展。所以,班级管理工作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有的放矢,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还要耐心引导、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和进步。要想达到这些目标,既要做到统一要求,建设和谐稳定的班集体,也要差异对待,真正落实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三)与农村教育现状一致

农村学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大量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且思想较为单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和引导。因此,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一定是养成教育、目标教育,这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统一要求的,班主任要以统一观为指导开展工作。

二、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落实差异观与统一观的策略

(一)保持班主任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是重要前提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曾经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级管理是教育的一部分,需要管理的方式与手段,但更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这样才能够艺术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则依赖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因此,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其行为,从而提升其管理实效。

从现状来看,虽然国家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也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投入,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没有大的变化,“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教师观念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是经验主义,或者是命令式的管理,或者是程式化的管理,并未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使得学生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还有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长远的规划,每天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导致工作被动、班级管理效率较低。因此,要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效率,首先需要班主任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要真正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内涵,了解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用统一观规划班级发展的“集体愿景”,用差異观来因材施教,明确班集体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用统一观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因此,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影响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因为受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其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他们在小学阶段也缺乏系统的养成教育,导致大部分农村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且逐渐成为影响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不利因素,因此,养成教育一定是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应以统一观为指导,力争建设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1.统一要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学校的学生规则意识比较差,所以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此,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从细节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首先,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双减政策”要求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学生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例如,班主任可以从日常学生到校时间、进班时间、扫除时间、自习时间等环节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良好的纪律是班级稳定的保障,班主任要在入学伊始就使学生了解学校、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可以做,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在学生知晓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班主任教师要坚持原则,按照要求对学生进行惩罚或者惩戒,如迟到问题、手机问题、扰乱课堂秩序问题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学生不良习惯起到约束和纠正的作用。再次,要坚持始终如一的原则。虽然说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律性不足,自控能力不够,且精力充沛的他们有时存在侥幸心理,喜欢“钻空子”。对此,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始终如一的原则,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2.步调一致,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持久的工作,需要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步调一致,协同育人,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制度充满温暖,让管理成为自律。所以,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指导班级管理工作的宏观制度,通过定期的班主任工作例会、相关的活动来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为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班主任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学校整体工作的要求,传达、安排、布置学校的各项工作,督促学生高标准地执行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这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基础;针对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重视言传身教,如出勤问题,教师要保证自己按时到岗,尤其是早午读、课间操、晚自习等学生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多下功夫,保持师生之间的步调一致。同时,要重视发挥任课教师的辅助作用。根据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需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任课教师的要求与引导也非常关键,特别是一些任课教师也有自己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或者管理方法,班主任教师要发挥“协调员”的作用,力争在课堂纪律、自习纪律、课后作业等环节统一要求、统一尺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群策群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使学生成为主体,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都很有帮助。

具体来说,班主任教师要给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平等机会,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群策群力,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例如,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同学都认可并接受的规章制度,这样能使学生的抵触情绪大大削弱。而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也可以实施“轮岗制”,即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岗位,如学习、纪律、安全、社团建设、艺术活动、卫生等岗位,然后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岗位体验中,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岗位体验中学会换位思考,为其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尤其是對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其心智的成熟。而这样的学生“自治”活动,也能够相对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尊重学生差异,用差异观激发学生潜能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向全体同学规划“集体愿景”,更要考虑“如何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人人都在集体中获得发展的目标。

1.分层管理,提高德育实效。所谓分层管理就是针对农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其性格、经历、家庭状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分层,使班主任的具体管理措施更加契合学生实际,符合“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整体情况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整体习惯较好,且自律性较强的学生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让学生去管理学生。其次是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教师强化督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层就是学习较为刻苦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需要班主任予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分层管理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着眼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2.重点关注,及时解决问题。从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看,少数学生甚至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往往成为班级管理中最让班主任头疼的问题,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有重点,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对重点学生有意识地多观察、多了解,发现一些潜在问题时要及时提醒,要把“亡羊补牢”和“防患于未然”二者结合起来,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同时,在解决学生问题时也要避免简单粗暴,力争走进学生内心,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耐心、爱心、恒心感染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产生改变自我的内心愿景。

3.家校合作,有效协同育人。要想彻底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家校合作不仅有利于班主任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管理与引导的方法,从而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活动,可以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走进学生家庭来全面地了解学生;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电话、互联网等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沟通,掌握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动态,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教师要立足于农村学生的实际,坚持以生为本,恰当地应用统一观和差异观来指导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学习新的德育管理理念,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亚斌.浅谈如何做好“农村教学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导学,2019(17).

[2] 郝翠玲.浅谈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方法[J].环球慈善,2019(10).

[3] 靳琴玲.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农村教育,2017(6).

[4] 涂开模.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J].新智慧,2019(10).

[5] 邓林聪.浅谈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效能的措施[J].中华少年,2017(26).

[6] 陆奇英.爱信勤细恒——浅谈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五大法宝[J].科技信息,2008(19).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必要性班级管理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9:06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5:00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3:33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9:35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0:35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