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方法探究

2023-05-30 13:11李亚密
考试周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作业

李亚密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来设计、优化数学作业,引导、帮助学生巩固数学课本知识,提升学生整合数学知识能力,训练学生数学学科思维,展示出数学作业的育人、育德价值,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实效性。同时,在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要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生活化教育素材,让学生在解题时,把数学知识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工具,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071-05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中的“风向标”,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基于核心素养来优化数学教学工作模式,还要重视数学作业的优化、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复习、运用理论知识,从中挖掘、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培育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在数学作业设计、优化工作中渗透“核心素养”,全面化落实“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教育任务,培育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基于核心素养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原则

(一)层次性的原则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在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层次性的原则,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灵活设计数学作业的类型和内容,满足所有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解题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围绕学生真实学习水平,设计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综合型、实践型的数学作业,让不同学习层次学生都有所提升和收获,展示出数学作业的育人优势和价值。

(二)启发性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則来设计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启发学生的智力、思维,让学生获得深刻、独特的学习体验,从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感比较强,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中学习、课后复习,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缺少自己独特思考的意识和空间。因此,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来设计数学作业,改变之前让学生完成作业、核对答案的现状,而是要让学生勤于探索、思考,鼓励学生独立作答,展示学生的主导、主体学习地位,促使学生的综合化提升和成长。

(三)科学性的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期间,教师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具体是指数学作业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客观化,不仅要围绕数学教材知识来优化、布置数学作业,还要让数学作业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业形式、内容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互吻合,不再把数学作业局限在“书面形式”层面,而是要通过设计实践性、探究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期间感受到乐趣、获得成就感,培育学生良好的课后巩固、复习习惯,系统化掌握数学课本知识,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 基于核心素养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必要性

基于核心素养来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能够让数学作业由“知识本位”转化为“能力、素养本位”,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工作中只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现状,而是要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数学作业、习题,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在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中也包含了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围绕核心素养来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教师不再把作业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而是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数学史知识、生活知识,转变枯燥、单一的数学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完成数学作业。另外,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围绕“学生综合水平”来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通过设计层次性、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中获得至深的学习感受,促使学生的综合化、个性化成长。

三、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布置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作业形式比较单一

小学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才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规律,更为扎实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来布置数学作业,学生处于重复练习的学习状态,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反复操练,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消磨学生的耐心,还不利于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严重时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性学习心理,通过抄袭完成作业,无法展示出数学作业教学的价值。

(二)忽视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布置、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期间,容易忽视学生真实学习水平,会用统一的方案、进度来决定数学作业的内容和类型,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如果教师布置、设计的数学作业过于简单,那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讲缺乏挑战性;如果教师布置、设计的数学作业难度较大,无法帮助学困生扎实巩固、复习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教师会结合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由于设计的数学作业缺乏层次性,对于学生的评估不准确,无法为优化、调整数学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无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

(一)利用小学数学作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 利用数学作业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优化数学作业的类型、形式、内容,利用数学作业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讲,他们需要解决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他们需要解决、应对的计算题比较复杂,一些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计算思维混乱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巧妙设计数学作业,鼓励学生列出数学算式,完整展示数学计算过程,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同时,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看错数字的情况,教师不仅要重视设计、布置数学作业,还需要重点检查学生的计算过程、成果,及时给予学生辅助和指导,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检验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分配率的掌握程度,围绕这三个定律来优化、设计数学作业,鼓励学生耐心计算、验算,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完成这些数学作业期间,不仅要写出数量关系、算式,还需要把解答步骤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计算、解题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另外,教师可以设计闯关游戏类型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争分夺秒来进行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 基于“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推理意识”来设计、优化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在设计、布置、优化数学作业方面多下功夫,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来决定数学作业的类型和形式。教师要基于“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推理意识”来设计、优化数学作业,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例如,在“圆柱体”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之前结合圆柱体概念、平面图形构成、体积公式来设计数学作业的方式,而是要指导学生逆向推导,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圆柱体中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在公式推导中,既能够复习、巩固圆柱体的概念知识、公式,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导能力,在收获课程知识、学习经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拆解圆柱体纸盒模型”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从中来推导圆柱体中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巩固、复习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够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3. 布置研究性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在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需要一改之前让学生重复练题的情形,而是要注重精减数学作业数量、提高数学作业质量,布置一些研究性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研究性数学作业时,能够挖掘数学问题中的隐性条件,掌握解题的经验、技巧,能够融入自己的想法去解析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统计图、统计表”课程活动中,教师要设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数学作业、题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调研活动,设定如下主题任务“调查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开支情况,计算一下每一天家庭收入占据月收入的多少”,通过设计、布置以上数学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关联生活场景来解答问题,从中来汇总数据、制图,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形式来解答,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积累知识经验、拓宽知识视野,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另外,教师通过设计研究性数学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模型意识。例如,在讲解了“时、分、秒”数学课程知识之后,教师不要只为学生布置单位换算数学作业,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动手制作时钟模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喜好来设计表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熟悉时、分、秒,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数学作业设计由“统一性”转化为“层次性”

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教师要由“统一性”转化为“层次性”,注重数学作业的分层化,让学生通过完成数学作业,循序渐进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在数学试卷、课后习题中选择一些优质习题作为数学作业,这样的数学作业缺乏层次性,没有在了解学生综合数學学习水平和知识进度的情况下统一设计数学作业,无法满足学习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由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层次性”设计、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充分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知识水平,为学生设定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综合型、实践型等数学作业,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协同、综合成长。

教师可以把数学作业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层次是基础型数学作业。通过布置、优化数学作业,引导学生有技巧地巩固数学理论知识,匹配基础型的数学习题。第二层次是提升型数学作业。教师可以多设定一些变式题,让学生梳理、总结数学知识间的区别与关联性,让学生基于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来完成数学作业。第三层次是拓展型数学作业。引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理论知识,增强数学习题的启发性、挑战性、拓展性,旨在训练学生学科创新能力、深度思考能力。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问题,能够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也能够让优等生不断挑战自我,对学到的数学知识展开补充和延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质量。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数学作业。

基础型数学作业:如何让“236×17-36×17;25×(40+4)”两个式子的计算更加简便。

提升型数学作业:用生活情境来表述“37×28+63×28=(37+63)×28”是否成立。

拓展型数学作业:小红把“125×(?+8)”写成了“125×?+8”,小红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通过设计分层化的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来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情况是随时变化的,教师要定期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来作为设计分层化数学作业的依据,让数学作业有梯度、有温度、有方向,展示出数学作业的优势和价值。

(三)多样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提升学生学科实践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常规设定、统一布置的形式,而是要多样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相互融合,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设计游戏类、体验类、操作类、实践类、合作类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真实体验、自主探究中来完成数学作业,促使学生的综合提升和发展。

1. 设计游戏类的数学作业

每一个学生都天生热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能够释放天性和童心,同样,学生也喜爱做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类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心目中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趣味展示和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期间,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设计游戏类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来巩固、获取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素养,训练学生数学学科思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喜好、年龄特点灵活设定趣味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游戏中巩固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乘法口诀”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扑克牌“24点”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学过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数感。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作卡片,卡片中有数字和“加减乘除”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举牌子玩“萝卜蹲”,以此来组建数学算式,无形之中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2. 设计体验类的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只凭借教师讲解知识、布置习题是无法实现的,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对象,通过设计体验类数学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获得自由体验、独立探索的学习空间,从而来巩固、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系统化构建、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教师可以把教材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作为载体设计体验类数学作业,让学生去搭建、绘制、设计、测量、实践、模仿,在实践活动中分析、发现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決能力、学科素养,从中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购物的形式来巩固、复习“人民币”知识,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联系、区别。

3. 设计操作类的数学作业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操作类的数学作业,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期间调动感官,拥有更多参与操作活动、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巩固数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做一做、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的操作类数学作业,着重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提升和成长。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计数器,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来了解个位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一的规律,对“进位加法”有透彻、深入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基于逆向视角来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设计都要有所创新和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过程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规律、解决技巧,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性、逻辑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基于逆向视角来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改变之前“重视布置、忽视设计”的问题,而是要了解学生需求,让学生在新问题、新情境中巩固知识,达到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1. 围绕数学关键概念,逆向设计课时作业

数学作业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具备一定的价值导向,教师要基于逆向视角来设计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中体现、提炼数学关键概念,引领学生循序渐进理解、复习数学理论知识,训练学生深度思考能力。首先,教师要基于学情分析、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来设计数学课时作业,通过选编作业、改编作业、创编作业、自荐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巩固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位置和方向”数学课程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物图中来辨别方向,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绘制消防逃生线路图、家庭建筑平面图,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方位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

2. 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逆向设计特需数学作业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逆向设计特需数学作业,以此来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差,教师要结合他们的口算水平、反应能力、学习习惯,设定不同方式的口算练习活动,如通过开展“开火车”“口算卡片”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一边娱乐、一边口算;通过开展“点兵点将”“小组对对碰”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口算,这样既能够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另外,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布置、设计作业,并且给予学生及时化、专业化的指导,让学生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去复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微视频的方式来汇总课堂中的难点、核心数学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学习、解题,必要时可以利用作业帮来解析问题,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渐跟上数学教学进度,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来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通过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探究性数学作业、生活化数学作业,让学生扎实化巩固、复习数学课本知识,从中来挖掘数学知识规律和内涵,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完善、健全数学知识结构,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课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宋晓东.“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育人功能提升——评《“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创新设计与批改》[J].中国教育学刊,2023(2):139.

[2]董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实践探究——以高年级校本作业设计为例[J].亚太教育,2022(19):45-47.

[3]陈明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75-77.

[4]沈友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例析——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80-82.

[5]林玉琼.给数学教学撒一片快乐的阳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亚太教育,2022(8):22-24.

猜你喜欢
小学核心素养作业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