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静
摘 要:在目前的教学主流趋势下,初中语文课堂逐渐向着深度化学习的理念上发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把握,还要关注学生对文本感情的体会以及文本背后内涵、价值的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着深层次的感知,教师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050-04
随着当前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新理念和新思想的指导下,初中语文课堂逐渐向着趣味化、开放化、深刻化的方向不断前行。为了让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质量,以启迪学生思维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合理方法,教师应当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为学生打造经验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几点给出自身一些浅薄的意见。
一、 开展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迁移与应用的特征
所谓的知识迁移应用的特征,具体是指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模拟社会实践形态,让学生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迁移本领。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够让学生对同类知识或者是同类题材的文章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在类比阅读和类比感悟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的情怀。此外,迁移之后的应用也是检测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在迁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以往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将所得的结论或者是总结出来的阅读体会方法,运用到下一篇的文章里。良好的应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会,也能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感悟。教师可以将应用看作知识的外显化和操作化的过程,这也是伴随着深度学习的重要过程。
(二)具有活动与体验的特征
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之上,教师教学方式与以往而言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深度学习的特征体现在需要学生活动与体验层面。所谓的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要求满足学生的探索欲与分享欲。在不受教师支配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以及发现知识。这种可持续性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方式。另外,深度学习当中体验的特征是指学生在活动中,以自身的内心为根本从内心的体会出发,与活动进行伴随性的认知。学生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内心势必会产生较多的体会和感悟。而这些体会和感悟融合于课本当中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借助于活动知识去探索和体会文章当中情感的变化,以及窥探作者内心的丰富和复杂。从细小之处见真情,真切地去模拟作者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这种与作者共情的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具有价值与评价的特征
深度学习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成长,如何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深度学习是教学当中的价值与评价进行明确的体现,凸显出教育的自觉化、清晰化。通过一些基本的文章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背后所凸显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够有依据地评判自身所遭遇的人和事以及活动当中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度性的学习,内心能够具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对周遭的事物以及文章当中所凸显出来的情感,有着属于自己的评判。此外,学生借助对文章内容的评价,能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并将其影响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内涵。这对学生日后的成长而言,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开展深度学习的注意事项
(一)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深度学习的理念需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才能够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课堂时间较为紧张,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通常通过讲述或教授的方法来让学生记忆知识点,然后带领学生赏析文本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方向。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精力不能够得到集中,并且自身的阅历也没能打開。因此,教师有必要增强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第一人和探索者。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课堂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在根据学生不足的地方进行补足,使得深度学习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在课堂里。
(二)要带给学生学习新鲜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较为简单,喜欢新颖有趣、充满乐趣的课堂。一节色彩缤纷的课堂,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感,也能够让学生沉下心来以深度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相反,如果课堂教学流程过于应试化,那么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不能够得到点燃。这对学生日后学习语文以及建立学习语文习惯而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带给学生新鲜感。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构建活动开展游戏的方法,使得课堂更加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这些内容当中穿插课堂教学的任务,让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获取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课文背后的深刻内涵。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投入度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开展深度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要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实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才能够使得深入学习理念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上。为此,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之初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公,要让学生投入知识的获取中,而不要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然后自身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陪伴者和启迪者。当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够以高学生一等的身份让学生去改正,而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思维哪里产生了问题,在分析文章、理解文章情感的时候哪一步出现了偏差?然后,再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路上,进一步探寻和发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带给学生较深的学习体会,也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有着深层次的把握。同样的,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也体现出了深度学习理念的内在核心要求。
(二)要遵从趣味开放的教学原则
仔细分析深度学习理念的内在特征,可以发现。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深度学习要让学生在体验丰富的课堂环境下,获取知识,发自内心收获相应的内容。同样,深度学习也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趣味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前提下,能够从多个方面理解作者的情感。这种重视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教学原则,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增强对知识的感悟。
四、 开展深度学习的核心策略
(一)展示语言情境,加深学生印象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想使得深度学习理念更好地融入其中,教师应当借助情境展示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设备或者是网络内容,在媒体平台当中寻找与课文有关的音频、视频、图画等资源。然后利用这些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深入情境当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并理解作者主要渗透的价值观念。以这种方法开展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对课文有着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背后作者所体会的感情,帮助学生赏析课文当中的语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展示课文当中一些经典的语言情境,以生动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比如:“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媒体设备中给学生播放有关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同样让学生去观察作者是以往所见到的冬日。以这种方法进行对比之后,鼓励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对比的情境当中所展现的内容,很容易发现作者在文章当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和笔墨,来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晴朗以及温暖。同样,借助这些景色的特征,表達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以这种展现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会。
(二)再现生活事迹,沉浸学生体验
语文源于生活,最终也会被落实到生活中。语文当中的课文大多记录了作者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这些所见所闻大多都是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事情。因此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同样所蕴含的情感,也值得学生深刻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再现生活当中的一些具体事迹,将课文当中具体的内容,通过实际的生活场景来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将其带入生活当中加以深刻思考,以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体会,带给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教学《台阶》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通过台阶的构成以及台阶的变化,阐述了一位父亲忙碌的一生。作者通过台阶的由来,刻画出来了一个吃苦耐劳的朴实父亲形象。正是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爱意。为此,教师可以将文章当中的一些具体内容,通过生活的方式来在线讲解。比如,文章中这么一句“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看似在描写台阶的变化,实质上写的是时间的流逝,使原本朴实的台阶变得更加具有时代的沧桑。这也侧面衬托了父亲,在时间的流逝下逐渐变得衰老。但不变的是,父亲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利用台阶的形象来衬托出父亲的形象。教师可以以生活实例为基础,让学生怀念自己小的时候自己见过哪些具有时代感的事物,现在是否还存在?当记忆逐渐远去自己长大了之后,父母是否变得苍老?这种由课内走向课下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进行深度化的学习。
(三)赏析文本语言,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文,其背后蕴含深刻的为人处世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这些内容是教育学生的良好素材。但同样的,受限于学生自身的阅历和认知,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很难把握住文章的思想。为此,教师应当赏析文本语言,给学生讲解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鼓励学生去体会文章情感并感染到自身,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教学《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小事来刻画出一个疼爱儿子的父亲形象。同样的,在这篇课文当中也穿插了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如果不注重阅读和赏析,那么学生很难进入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着重给学生赏析文章当中表达父亲对儿子具有爱意的句子。比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一连用了多个动词。刻画出来一个努力笨拙的父亲形象。正是这种朴实的形象,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爱。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这句话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模仿这种动作的不易。以这种方法来让学生达到共情,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开展综合活动,增添学生动力
深度学习具有活动与体验的特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积极给学生开展综合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的方式与小组合作,或者是组团完成任务的模式来探索有关课文背后的深层知识。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跟随着目标进行不断的努力。学生也能够通过彼此的配合,找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所在,这对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增强学生对参与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作者后知后觉的感知,回忆当时自己所处的状态以及母亲的状态,来表达母爱的伟大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教师可以简单地给学生讲解事情的经过。作者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不幸双腿残疾。在整天自暴自弃的日子下,母亲仍然不离不弃。虽然母亲日夜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在儿子面前,仍然以乐观的形象去感染儿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探索作者在课文中的表现以及母亲在病痛下的表现进行对比。体会母亲身上那种无私、深沉、包容的爱。接着,再让学生将所得的结果,以小组的方式整合出来。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理解课文当中作者的懊悔以及惋惜。以这种方法开展的教育教学,能够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当中的内容,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着深层的感悟。
(五)了解文章历史,开阔学生视野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一篇文章背后通常蕴含相应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而学生当前难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现象,绝大部分是因为学生对历史知识不够理解。同样的,学生对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遭受的经历也没有较深的感悟。为了能够使得深度学习更好地融入课堂里,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历史,探寻事情真相,然后再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以这种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保障学生能夠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例如,在进行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作为初中阶段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其背后蕴含很深的道理。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当时背景下作者创作的经历,那么只会觉得这篇课文缥缈无踪。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起始,增强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感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学中,先去让学生了解陶渊明身处的时代:“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陶渊明处于战乱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流离失所,百姓饿殍遍野。就是在这种毫无希望的前提下,陶渊明写出了《桃花源记》。因此,从这里看出《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不是真实存在于世间的。”抱着这个思想再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渔人误入桃花林,随桃花一路前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巧合。巧之又巧,在一座小山当中,仿佛若有光。只够一人通行的前提下,渔人能够正好走到桃花源。这更是一种巧合。这是多种巧合组合在一起,才让后世的人无法探究其根源。这种巧合也是作者所涉及的内容。教师给学生讲解完当时的历史背景后,学生会深入地体会这篇课文的具体含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给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转机。教师应当明确深度学习理念的特征,找到落实深度学习理念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体会语文情感的同时,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课堂里获取更多的正确理念。真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实现学生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臻,王军.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2022(34):24-26.
[2]李建丽.试析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543-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