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培育新媒体素养的意义探究

2023-05-30 10:48董夏子
学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董夏子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更新和变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高职学生普遍都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其使用新媒体技术设备的能力毋庸置疑。新媒体的普及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基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社会经验等因素,他们的新媒体素养也存在短板,导致他们面临生命财产、道德法制等方面的风险。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成了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国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学生的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02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09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不断发展、媒体持续变革和更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高职院校培育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决定着能否为国家、社会孕育更多高水平、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劳动者。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新媒体素养是指与各类新媒体相关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主要由后天实践和培养而获得,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技术四个维度。普及智能手机和普遍开展信息基础课程促使高职学生掌握了熟练使用手机、电脑等媒介工具进行学习、娱乐的技能,这也促使培育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的要求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高职学生是青年学生群体的重要成员,作为新时代的预备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的高低是决定他们能否在数字时代在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等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新媒体素养,高职学生才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保障。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要求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想激发自身的发展动力、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就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数字时代给人提供了超越地域和时间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只有具备良好的新媒体素养的高职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使用者,才能学会利用新媒体不断开拓网络学习平台,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的信息公民,及时跟紧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工作的情况,也关系着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国家建设发展形势的情况,关系着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进程。

(三)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是改革、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職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当今处于网络时代、数字世界,各种思想、各种价值取向鱼龙混杂,高职院校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善于借助学生对新媒体产生的浓厚兴趣,强化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发挥好“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功能,努力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职学生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从而将一腔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将这种正能量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形成合力,帮助高职学生真正成长为时代新人。

(四)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关系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

高职学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尽管各大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舆情分析研判处理机制,但是只有立足于实际、结合热点开展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倡导网络文明,才能引导欠缺社会经验、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高职学生明辨是非,不被网络舆论裹挟,让他们自觉抵制互联网上的违法、谣言等不良信息,有效、积极、理性地使用新媒体,以均衡、平和、包容的心态正确表达情绪,形成网络行为自律,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切实带动高职学生做到与党同心、同行。

二、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高职学生思想特点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系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对于解决高职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实现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育新媒体素养能够让高职学生学会有效运用新媒体,摆脱手机、网络成瘾等问题

高职学生心理上缺乏自信,渴望受到肯定和关注。高职学校在高等教育中属于专科层次,分数线比本科层次的学校低,因此在社会普遍的固有认知里,高职学生往往被看作高考的“失败者”,高职学生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存在缺乏自信心的现象,他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普遍存有怀疑态度,他们比本科高校的学生更渴望获得周围人的肯定和社会的关注。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的用法,并且因为相对较轻的学习压力以及尚未到来的工作压力而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参与社交平台交流、网上购物和网络游戏。他们熟悉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对网络流行热点如数家珍,能够在网络游戏中自由畅游,高度依赖网络和新媒体。这种对于“新”的追求,促使他们每次出现新的载体和平台都能成为一手的“弄潮儿”,可以成为网络话题的讨论者,成为群体中的合群者,从而满足心理上“被认可”的需求。

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能够让高职学生通过学会了解自身使用新媒体的需求,懂得将使用新媒体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有效而节制地使用新媒体,而不是将大量的如朝阳般灿烂的青春时光消磨在无意义的“网络冲浪”上,学会带着明确的目标与新媒体融洽相处,获取娱乐价值之外的新媒体的其他价值,实现个人长远发展的目标,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被社会认可的人。

(二)培育新媒体素养能够让高职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全面、客观地看待世界

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薄弱。跟本科层次的学生比起来,高职学生相对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高职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及社会扩招之后,学生生源的类别增加,着重考查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能力,因此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薄弱,理解系统性信息的能力不足成了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一个普遍难题。

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可以无边畅游的信息海洋,但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也以“个人喜好”的方式在眼前呈现信息,“信息茧房”的效应日渐明显,这就导致本身就不擅长综合分析信息的高职学生逐渐被技术“驯化”,沉迷在大数据推送的内容里,失去了筛选有效、优质信息的能力,对待不同己见的人、事、物的态度逐渐偏激。

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能够通过解读传播过程原理引导高职学生学会借助媒体工具和平台掌握搜索信息的技巧,充分发挥主动性多渠道寻求多维度的信息,审慎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通过筛选、甄别信息的来源综合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权威性,更理智、更客观地看待事物,完成信息传播的自我把关,避免成为偏听、偏信的“大数据”的奴隶。

(三)培育新媒体素养能够增强高职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比较推崇金钱方面实现成功,极易追逐物质方面的享乐。国家不断发展和富强、父辈进城打工奋斗的经历,让现今物质生活普遍优越、富足的高职学生早早享受了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因此,当今的高职学生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无论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还是社交媒体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几乎人手必备。高职学生群体在追求衣、食、住、行的品质方面也显现了极大的热情,积累物质财富成了他们强烈的愿望。

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沉浸于在虚拟世界中受人追捧的氛围无法自拔,如此不仅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甚至还会因为为了获取利益而向诈骗犯出卖个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被诈骗团伙利用成为网络诈骗的一个环节,继而走入违法犯罪的深渊。由于网络诈骗的隐蔽性强、花样和手段层出不穷,对网络信息缺乏警惕性和对金融理财知识缺乏了解的高职学生近年来成了网络诈骗的目标群体。

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能够通过解读网络传播效果原理引导高职学生了解形成网络文化是复杂的过程,无论是网红明星还是普通网民,他们展现的网络形象都是经过筛选的,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要学会判断信息内容的价值,正确判断、选择网络社交对象以及与其维持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沉迷于数字人际圈子而不可自拔,冷静遏制超出自身需求和能力的消费欲望,将注意力从获得虚拟的“追捧”转移到在现实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上;通过揭示网络诈骗的传播原理,增强高職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掌握网络支付、购物的基本技能,了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有效甄别非法虚假网站平台,增强防范网络金融诈骗的能力;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教育,结合网络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学生牢固树立网络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定,明确网络行为的边界和法律底线,避免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筑牢校园网络安全的防线。

(四)培育新媒体素养能够引导高职学生重视信息隐私,理性上网发言

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了高度“粘合”新媒体和网络的状态,十分乐于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全方位地展示和分享自我形象及个人生活。他们在各大平台上尽情地晒出自己和他人的照片,毫不在乎地暴露自己的姓名、学校、地址以及其他信息。尽管分享这些网络信息能够让高职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一定的认同及肯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会导致高职学生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经常出现谩骂、攻击其他人的行为。同时,出于猎奇以及追求获得关注的心理,高职学生往往会传播一些不良内容,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波者。

新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能够通过教育学生保护隐私信息及使用新媒体的道德,增强高职学生作为信息生产者的责任感,让他们不以宣泄个人情绪和谋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当好自身发布信息的把关人,主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避免危害自己、他人以及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能够通过普及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和引发热门话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并避免发布“煽动性言论”,理性看待网络舆论,避免把所谓的“网络民意”等同于社会正义,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网发言时能够平等互动、尊重他人、有效沟通,能够注重事实、实事求是、负责任地再传播信息,避免过度渲染情绪,拒绝网络暴力,主动维护网络秩序,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结语

近些年随着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素养问题也获得了更多关注。如今处于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素养是一个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是无法实现全面进步的;一个缺乏新媒体素养的学生,是极易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中迷失的。提升新媒体素养有助于高职学生在新时代正确、用批判性思维使用新媒体,避免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高职院校应当因材施教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媒体素养培育体系,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丹,邓卓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

[2] 朱丹.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现状及提升的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4).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大赛研究与实践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