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低年级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3-05-30 10:48陈磊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陈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已然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受到家长的关注,推动着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优化。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逻辑性与实用性的学科,现代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是,如何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數学知识。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低年级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详尽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低年级有效教学

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课堂,一方面,应当符合新的教学目标的需要,将相应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小学生各学段的心理学理论。因此,在构建低年级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时,教师应当把握有效教学的主要特点,从提高课堂设问质量着手,以加具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活力,同时要科学地应用教学评价,以便更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反思性

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个人努力,还需要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反思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反思能力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展完毕之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以改进自身的教学,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要反思自身在听课和学习探索中存在的不足,以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开放性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为此低学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构建开放性教学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任务指向下,积极主动地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探索。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能够直接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三)民主性

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数学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从学生的学段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分析教学内容,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气氛良好的民主课堂。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的课堂学科压力,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挖掘与释放自身的数学潜能;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使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探索与学习,并在良性互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部分数学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整个教学课堂基本上由教师围绕教材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讲解,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深入感知数学课堂学习的魅力,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热情的日渐消磨下逐渐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影响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对教师往往会产生较高的依赖性,思维受到限制,在解题时会习惯性地依照教师所讲解的做题步骤推演进行,导致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教学标准的更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迎来了新的问题。自主学习空间的增多,间接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但教学平台后台数据统计显示,低年段小学生在面对教师课前布置的自学任务时,无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学时间,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没有找出学习重点与难点的意识,自学效率较低,导致教师无法有序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或进程缓慢。

(三)师生课堂互动次数较少

就低年段学生的知识储备而言,在数学教学课堂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种种问题,阻碍着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科学的引导,以灵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成难题攻克。然而,当下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部分教师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数学公式及其概念的讲解,留给学生的互动时间与机会不多,师生课堂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在面临学习问题时,无法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寻找到问题的本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一)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新版课程教材致力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较传授学科知识的书本来说,新教材更像一种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工具。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师在准备课程教学时应当从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保障备课内容的有效性,提升教材的教育利用率。在备课中直接生搬硬套教材内容并不是行之有效的备课方式,教师要做的是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在了解与分析新教材的整体布局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学年教学目的,以此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设计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并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

(二)重视预设与生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预设的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指的是贴合学生认知发展与课堂教学进展状态,所形成的动态活动过程。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实现即兴创造,在超出预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收获到满意的生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数学教学,大幅提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提问内容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求教师能够立足课本知识内容,设计有效的提问内容,以提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真正将“教”和“学”结合起来。以往教师在实践教学课程中提问时,习惯性地将教学任务统一布置给能力不均的学生,导致最终只有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阶段,教师应当规避这种问题,根据班级内学生呈现的不同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创设符合各个学生知识储备量的提问内容[1]。为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提问,以此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兴趣,使能力各异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技巧。

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在讲解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一课时,针对“东、南、西、北”的辨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太阳每天从哪个方位升起?又从哪个方位落下?与东相对的方向是?你能以操场为中心,使用方位表达我们所在的教室以及教学楼的位置吗?”在设计好相关问题之后,为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打压学生自信心的现象,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进行分配,组成综合实力相当的班级小组。而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探讨与研究的空间,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点碰撞中,自主学习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领略不同的逻辑思维,从而有效提升组内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视情况要求每一小组选出一名组员在规定的时长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研究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如若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应当使用鼓励的语气指出学生所在小组研究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逐渐提升对方向的把控,提升提问教学模式的全面性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国家对教师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转换以往的教学理念,将教师讲解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课堂,着力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2]。教师可以开设课堂时间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如游戏抢答比赛。以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抢答比赛,既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又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以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一课的第二部分为例,由于教师已经在第一部分掌握了物体的测量方法、长度单位、单位换算等知识点,在讲授第二部分前,教师应当首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新旧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在课程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与学习情况在互联网上搜罗相关的游戏竞赛模式,选择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游戏竞赛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竞赛内容,以确保游戏设计的合理性。低年段小学生的成长情况不同,故其反应能力各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竞赛游戏活动时,可以按照反应能力将班级学生进行区分与混合,十人一组进行分队,进行抢答竞赛。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在白板上出示的物品进行抢答,回答出不同物品的长度单位以及换算方式,回答正确累积加分,各小队以分数进行排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抢答竞赛活动中,充分地调动自身的思维与知识储备,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针对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应当宏观地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定回答时长与回答次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对长度单位、测量方式的认知,侧面提高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生活化实践增加师生课堂互动频率

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统筹分析后,可以发现教材内容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都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来源于日常生活。为有效提高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其中的数学教育要素进行提取与分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找寻到与生活的契合点[3]。组织学生在生活化实践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观察与总结生活现象,进行调研与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调研情况,在课堂教学时,结合相应的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加师生课堂互动频率,以此辅助学生深层次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一课为例,课前预习阶段,在家长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完成简易的纸质时钟,并对奥运开幕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自主预习,结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自主拨动时针与秒针,并进行绘制,以钟面图的形式展现作息时刻表,促使学生在绘制钟面图时,了解与分析自身对时针、分针、秒针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理解困难的问题进行总结,方便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按照时刻表绘制的完整程度与精准程度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批改,对作业完成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将其绘制图展示出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绘制思路与方法,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分析自己在绘制钟面图时的思路或者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随后,教师需要告訴学生绘制钟面图要注意的事项与困难点,帮助学生完成“时、分、秒”的知识梳理。在授课阶段,教师可以使用提问式互动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深层次的钟表知识,以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建立科学化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及时针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是一种对师生之间“教”与“学”状况的掌握方式,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在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开展有效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积极完善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学评价还能够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形式的适应程度与学习状况,使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适时的改正与完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

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等,也可以从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反馈中了解教师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针对学生的课堂状态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自身教学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小学数学高质量教学课堂的构建。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数学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与低学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运用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并通过生活化实践活动增加师生互动频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开蒲.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32):1112.

[2]邵芳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1(47):8990.

[3]刘爱慧.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1(11):120122.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