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寓言故事 发展学生思维

2023-05-30 12:00段本儒王立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鹿角寓言葫芦

段本儒 王立俊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或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寓言故事,对于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综合、概括、判断等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分不开的。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寓言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以促进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一、依托寓言故事,开启学生理性思维的大门

教材中选编的寓言故事大多数是以改写的形式编排在低中年级,少量以文言文的形式编排在高年级。这些寓言故事情节奇特,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可以唤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探索。“情理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寓言的本质,让学生在寓言中受到教育。

《坐井观天》这一寓言故事是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讽刺“眼界狭小又自以为是”的人。《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关注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最终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所以我们不可为追求结果而忽略细节。教材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能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但故事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让学生从中获得理性思维的启蒙。

寓言简单易记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长期保留下来,比其他文学形式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的烙印更加深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精神塑造和性格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依托寓言故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读懂寓言故事里的寓意,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大都隐藏了寓意,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结合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以《亡羊补牢》为例,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建议认真改正就不算晚。为什么一开始,牧羊人不听邻居的劝告修补羊圈?因为他认为修补羊圈和丢失羊之间没有关系。到第二天又丢了羊之后他才幡然醒悟,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方法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隐含的寓意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学生在阅读这篇寓言故事时,只有通过对修补羊圈与丢失羊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提炼出“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在提炼寓意的过程中,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等抽象的思维能力自然得到了培养。

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还要尽量找出与文本内容“贴合”的寓意,让寓言和寓意就像齿轮那样互相“咬合”,在由表及里的“咬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自然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升。

三、依托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寓言中类比的运用,可以把复杂的关系简化为单纯的故事,让人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提升认知能力。在寓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寓意,可以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使思维从抽象再回到具体,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阅读中,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人生,认识自然。

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培养。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文的课后“阅读链接”中编排了《南辕北辙》一文,并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守株待兔》中的耕者与《南辕北辙》中的坐车人犯下的错误不同,但都是愚不可及的人,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有许多,阅读寓言故事就是让人们能够从他人的事迹中受到启迪。如《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课后“阅读链接”中选编的内容是《北风和太阳》,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类比阅读,学生对北风和铁罐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感受更加深刻。

另外教师在寓言故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相关或者相似主题的寓言故事进行类比阅读,发现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类比推理,从寓言故事中受到启迪,引导学生由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四、依托寓言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有些寓言故事蕴含的寓意比较丰富,阅读这些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领悟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故事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是讲楚国策士江乙用来回答楚宣王的提问,意思是说北方各国并不是害怕昭奚恤,而是害怕楚王的军队。还原故事的原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本身就为学生解读寓意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从狐狸视角来看,寓言讽刺的是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只会仗势欺人的人;从老虎的视角来看,讽刺了昏庸强暴,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没有觉悟的人;从故事本身来看,讽刺了借助别人的威风来欺负弱小的卑劣行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寓言故事中的人或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真正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

五、依托寓言故事,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

寓言是作者假借故事来传递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种感悟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真正读进去,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又要让学生跳出故事,读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如,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最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在平时的生活中,鹿对自己的角欣赏有加,觉得自己的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它美丽的角,可是在关键时刻却使它觉得难看的腿救了它的命。课文结尾鹿发出的感慨是作者从当时的境地出发,对事物作出的判断,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课后练习依据课文内容设置了两道练习题,供学生思考判断。

1.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2.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受课文结尾处话语的影响,多数都同意第一个看法,认为鹿腿重要。第一个看法看似没有问题,而实际上是存在偏颇的,因为美丽的鹿角令人赏心悦目,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此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鹿角可以用来进攻、袭击,并不是像故事中那样一无是处,鹿角和鹿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都有其价值,不能因为鹿角有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也不能因为鹿角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去,他们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同样,在《池子与河流》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成哪一种。如此教学,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局限于文本,在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让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以审辩式思维看待文本内容,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可以依托寓言故事,根据学生的認知发展水平,采取多维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的同时发散思维,凸显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鹿角寓言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突然头上长鹿角
宝葫芦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