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阅读是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默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当下“读图时代”的高度视觉依赖,我们的阅读活动渐渐趋向只“阅”不“读”。很多有识之士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大声呼吁不要让过度膨胀的视觉文化弱化了人们其他的感官能力。
事实上,在读书、学习、生活中,试着在“眼到、心到”的同時,让“口到”也平分秋色,那么,我们的阅读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也会在我们的大声朗读和认真倾听中焕发更大魅力。朗读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一、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回顾中国传统教育的长河,其实都是以读为主的,咿咿呀呀的读,摇头晃脑的读,不求甚解的读,成了所有幼童甚至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朱熹所强调的“读书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还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录的自己童年私塾学习“之乎者也”的生活,足见“读”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程度。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而放声朗读更能在声音的作用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教材中很多课文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当读出声后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妙。
如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一文在结尾这样写道:“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当学生默读甚至快速浏览的时候,或许并不会发现什么,但是,一个短句一个短句放声读出来的时候,句中的那些比喻,作者所描述的典型场景就慢慢地印入学生的脑海,浮现在学生的面前。如铃铛声一般悦耳的水流声,像丝绸般光洁的水面,漾起如桃花花瓣一般的涟漪,像喜悦的小酒窝一样可爱;闭上眼睛,仿佛可以看到这河水清晰地倒映着高高飞翔的燕子的身影,倒映着柳树的绿丝绦,倒映着充满活力的红衣姑娘……
这些美妙的画面,都是因为大声朗读带动了眼、口、耳、脑、心多个感官的参与,对文字的感悟就立体化地呈现出来,一个个静止的文字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远比我们单纯靠眼睛看的效果好得多。而且,这里作者使用了排比式的短句,节奏更加明快,画面更有动感,这些体验也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认真的倾听才能得以感受。
教材甄选的课文都是来自文学大家的作品,坚持大声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敏锐力都大有裨益。
二、在读中加深透彻的理解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自己使劲看就是看不明白,当家长抑扬顿挫地一读就立刻恍然大悟了;难懂的古诗词,经过播音员、朗读者的一番演绎立刻油然而生出相应的情感,感悟到凝练文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其实,这就是读出声音来的作用,这就是口耳齐用的结果。读一读,听一听,对于我们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我们的母语自身就富有音调的变化特点,同样的文字用不同的语调,或者不同的侧重、不同的停顿,都会有不一样的意思。如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中“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这一句,如果学生语调高亢一些,将“东西”“发痛”重读,就会让人误以为巴金讨厌这阳光。而事实上,这里的“圆东西”是对太阳的昵称,“射得人眼睛发痛”也是他对阳光热烈的赞美。教师可指导学生站在巴金的视角,以喜悦、惊叹的语气去朗读,巴金爷爷的这份情感就自然从文字中荡漾开来了。
由此可见,单纯的靠眼睛阅读并不能体味到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味道,只有大声朗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感情才能不断地奔涌出来。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把文字蕴藏的“没有听到的情感旋律”变成可听、可感的存在,从而打动人心,催生自己更丰富的理解。
在教学古诗、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去感受它们的节奏、旋律,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的《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一句,学生光凭眼睛看是看不明白的,但是多尝试各种停顿的朗读,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明白这句话中所提到的时间、做什么、做的方法、做的目的。再对照该文下方关于“练囊”的注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不需要教师讲,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夏天的夜晚,在月光下,(车胤)就用薄绢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来照着自己的书。”当学生理解并读通、读顺这个长句子后,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车胤的聪明、勤奋所打动,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并牢牢地记住“囊萤夜读”这个词汇以及它背后的感人故事。
三、在读中提高审美能力
将无声的文字转为有声的语言,学生能够感受到母语的魅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审美的愉悦。文学作品的美,单纯凭学生的眼睛看是看不出来的。语言文字的美,需要通过大声朗读来发现,来展现。如果让学生经常处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环境之中,多读,多听,耳濡目染,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多诵读那些美文,对学生的阅读审美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中,作者在第1自然段以少年和祖国的关系构段,用“则”相连,“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气势磅礴,读起来就会感觉到涌荡在字里行间的激情,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当学生熟读成诵后,那感觉更是酣畅淋漓。再如第2自然段,作者以四字短句的方式,选择“ɑng”做韵母,铺陈的语句只有在大声朗读后,才能体会其中的节奏美。
四、在读中促进创意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很多当代文学家的童年都有着大量阅读的经历,这样的积累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正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学生,也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更离不开有声读和认真听。如,教师引导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阅读积累,便只能从动物的外形、活动表现、生活习性等方面三言两语地写写。但如果在写之前先把老舍的《猫》《母鸡》、丰子恺的《白鹅》,甚至更多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大声读上几遍,学生一定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许也会像作家那样,去思考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写,怎么才能写出特点来;哪些方面可以拟人化,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文字当中;甚至还能从作者的语言形式上受到启发,有创意地写出优美的语段来。
对于习作的修改更离不开朗读。习作结束后,将习作多读几遍,去掉可有可无的字词,便可完善习作。坚持在写完后放开嗓子读一读,可以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默读、快速浏览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具有特殊意义的语段进行大声朗读,去听听文字的声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