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素来是中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学术高地,其中,人文教育研究者坚持不懈地在科学至上的时代为人文教育争取其合法性,保留其应有地位。张祥云教授就是人文教育研究的知名专家之一,多年来,持续发表高质量人文教育专题论文三十余篇。2022年其新著《道理与功夫:人文教育学论纲》,作为“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成果之一正式出版。这部40余万字的人文教育学专著,结构清晰,问题敏锐,视野雄阔,文气浩荡,情怀幽深,论证缜密,从理论构建和生命践行两方面初步构建了21世纪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在自序中,作者开宗明义,“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为‘人文道理的范式”,“形成人文教育理论范畴和方法论体系”。
一是构建以“人文道理”为立论之基的人文教育理论范畴体系。是著通过与“科学真理”的比较和关系分析,通过“人文道理”“知行合一”“诚”“心力”“成长”“精神”六个核心概念范畴的深入解剖和层层分析,在对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辨析后,提炼出人文教育的本体性特征,确立人文教育学原理论。
二是构建以“本体功夫”为主旨的人文教育方法论体系。作者指出,人文教育的“方法”具有内在“功夫”性质。心和精神,不是“实体”,而是“虚空”,一定要落在具体鲜活的肉身生命里,才能实现其意义,呈现其价值。在人文世界里,“隐喻”“体验”“对话”“问题”“反思(反省)”是人文教育“本体功夫”论体系的具体内容。
三是通过回答教育重难点问题来探索人文道理和本体功夫的实施路径。人文教育理论范畴与方法论体系是否具有实操性,具有解答和回应时代难题的能力,这是检验教育理论是否成熟的最直接方式。作者对此没有任何回避,而是对“读经运动”、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与科技泛化以及中国大学发展问题等展开了具体论述,提出了新颖、清晰而独特的解决思路。
四是以当下教育中被忽视的师生关系为中心来构建人文教育的师生关系论。针对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作者以人文道理和本体功夫为理论分析工具,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刻的人文反思,提出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本质之所系,是教育的“问题之源”,是教育的“人文道场”,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之维”。
当下人文學科被教成了“抽象无感的口耳之学、记诵之学和辩论之学”,人文知识不能有效化为人文素养,外来教育学存在脱离本土的不适性,“扎根当代中国教育问题”,作者十分强调人文教育要回归本土性。
根植于中国教育的本位意识是该书的第一底色。作者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道理之学、心性之学、功夫之学作为构建人文教育理论范畴和方法论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人心、人与人、人与天之关系的探索和实践,这是中国人应对未来的精神“种子”,更是中国意义的人文教育理论和方法之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
根植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该书的第二个底色。当人们把主客二分的对象化、外在性思维范式变成一种所谓“时代精神”,人们习焉不察之后,最终会把人当成“非人”的“他者”之物。“对象化”思想范式,“实质上就是唯科学主义对人文及其人文教育的思想殖民”。作者认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不在同一层次,应该是人文主导科技,人文为科技立心。
比较是作者最基本的叙述方式,比如“导论”中第二节对本体论的比较,正文第一章第二节“科学真理与人文道理的比较”以及该节内“纯思与情思、实验与体验、脑力与心力”的对比分析,第三章第二节关于中西文化中“诚”的侧重性比较,第四章第一二节关于儒释道论“心”的异同和中西文化论“心”之异,第五章第一二节关于成功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的比较,第十章关于“问题中心”与“知识中心”“活动中心”的比较,第十章第一节关于反省与反思的比较,第十三章第二节关于“中西文化逻辑及其创新特点比较”以及第三节中关于中西文化视角下“家”的比较,第十六章第一节关于“知行合一与知行分离”,“后记”中对“评估”与“评价”的比较,等等。所有这些比较都始终围绕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道理与科学道理、人文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的比较而展开,突破了教育学比较的学科化视野,其实就是从中西思想、中西文化、中西教育的异质比较下展开,时时闪烁着作者见微知著的智慧之光,体现了作者“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严谨。中西古今比较的宏阔视野,确保了书稿内容的开放性、深刻性和严谨性。
人文道理不同于科学真理,人文教育具有其本体论的功夫论,具有其鲜明的人文教育特性和特征,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科学概念的思维方式去构建人文概念。作者从博士论文写作阶段,就受到导师的影响,深刻地领悟到了人文概念是生成的这一具有生命主体性和本体性的特征,而这最典型地体现在对人文教育这一核心概念的分析和解读上。作者在梳理学术界关于人文教育概念的研究成果之后,指出有关人文社会的诸多概念或范畴都是历史的,生成的,变化的,发展的,认为人文教育是人学意义上的教育,体现着一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觉的哲学态度,而且人文教育存在“知识—智慧—境界”三个不断递进的层面,是要如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美好的人的问题。书稿中类似的概念生成多有,比如“人文道理”“心力”“实践反思”“人文经典教育”“大学意志”“人文创新”“师生关系论”等。概念生成的贯通视野,赋予人文教育理论和方法的主体性、本体性和生成性。
是著取得的成就有如下三点。
一是突破主客对立的对象化认识论的禁域,提出“人文道理”的人文教育原理论,开拓回归本体性功夫论的新领域。“超越对象化,回归本体性”,是人文教育得以从科学真理笼罩的迷雾中走出来的纲领,但如何实现超越和回归,却必须确立人文道理的存在方式、方式方法和特性特征,才可以真正确定人文教育的人文道理范式。在第一二章中,作者就通过比较、分析,详细地展现和确立人文道理范式。人作为主体而存在不仅不得不要服从科学真理,他还不得不要亲自“成为”他自己,追寻、践履、呈现另一种“存在之理”,这种缘于主客相融的“存在之理”就是“人文道理”。“人文道理”以“事”为关注点,是“非对象化”之知、“有我”之知,有着比科学真理深重得多的“主体性”本源。“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正是人文道理实现机制得以形成的中华范式。人文道理演进的基本模式是“肯定—重(呈)现”,表现为不断螺旋上升和循环积淀。人文道理的求索主要以内在心性涵养为本体,以“心”为主导,注重“情思”“体验”和“心力”。教育学的“人文道理”特性就是主体即中介、教师即课程。“人文道理”范式包含“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心脑知行贯通合一”“循阴阳之道,复兴‘人文道理”。
二是论证了人文教育的基本特性和特征,明确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清晰界限,为人文教育理论和方法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指出,人文教育是人文主体遵循人文道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内在精神(生命)的教育。通过对人文学者、人文(知识)学科、人文思维、人文精神等范畴的内蕴进行分析,提出了人文教育的基本特性:人文精神获得在主体间不可替代,人文精神财富在主体间不可转让,人文精神成长在主体不可停歇,人文精神教化采取隐喻话语方式,人文精神内化采取人文道理体认,人文精神外显要“得意而忘言”。
三是突破现代学术的禁锢,用生命作为人文教育的道场,以师生关系的人文化成为人文教育的本质,确立了主体性学术研究和教育学实践的人文范式。当代的人文(教育)研究或教学活动,人文教师“站在人生边缘”,不敢介入师生的主体间精神交流,而张祥云教授则大胆突破了这种源于主客对立的二分法之下的学术和人文教育范式,从自己的家庭成长、求学成长、交友成长、科研成长、教学成长等主体间的相互成就来探讨中华人文教育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这一点在该书“后记”中尤其能鲜活地感受到,也就是说,作者不仅是一位人文教育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觉醒者和践履者,更是一位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实践示范者。而这对于当下如何彰显高校人文教育者的教育职责和教育价值,突破“五唯”的束缚,推动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启迪和案例探索意义。
作者在撰述中不仅吸收应用了大量的教育学概念,还吸收使用了大量的西方各类学术成果,更是直接借用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思想的核心词汇,另外还创造性建构了一些新的术语,比如“人文道理”“实践反思”“人文经典教育”“人文创新”“大学意志”等,这些概念在纳入该书时内涵都有所变化,新创的概念也有特指,如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术语表会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建议此书修订再版时增加一个术语表,作为附录放在书后。
作者在界定“人文道理”时提到,“人文道理”含有“非对象化”之知、“有我”之知。在界定“知行合一”時说,人文认知层面的“知行合一”以“知”为重点,是“理知”的内化;人文实践层面的“知行合一”以“行”为重点,是“理知”的外化。此中提到“非对象化”之知、“有我”之知、“理知”,以此来区别于对象化的、客观中立的、实证的科学知识,突出人文教育之“知”的不同。但是就中华传统思想尤其是《周易》的思想来说,“知”其实是“始终之知”,是时间之“知”,这种时间之“知”又由空间的日月星辰的变动而得以为人所确认。如果能如此理解“知”,或许能对“人文道理”平添几分真实性,不再显得那么主观,早日摘去“玄学”的黑帽子,或许这一点是需要与作者商榷的。
该书以“道理与功夫”为主书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这该书从阐释学的角度,以艺术欣赏、历史研究和语言研究为案例,打破了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对人文研究的过渡扩张,指出了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在真理与方法方面的不同。《真理与方法》出版时,伽达默尔整整60岁。如今作者已过天命之年,同伽达默尔年龄相近,正是出版成熟成果的最佳阶段。他是江西大余沙村的客家人,深受浓浓儒家文化氛围孕育的客家家教影响;他是教育学界泰斗人物潘懋元的高足之一,又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他曾先后在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工作,经济热土中坐科研冷板凳,由此看,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教育学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求学的体证之作;既是一部化解时代教育之殇的理论指导之作,更是一部训练心力的功夫实践之作;既是供他人阅读批判的学术研究著作,更是自我淬炼追求“道成肉身”的人文亲证之作。
(作者系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编审、副教授,深圳大学国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