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与“探”:“野乐”户外区域环境的优化改造

2023-05-30 10:48张彩霞
幸福家庭 2023年2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户外活动创设

张彩霞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户外环境可以支持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与同伴积极互动。教师在户外区域中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快乐成长。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坚持幼儿本位,从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着重创设以“野乐”为特色的户外区域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参与户外游戏,并通過利用园所现有资源,投放适宜的区域材料,让户外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野乐”之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创设“野乐”户外区域环境时充分利用了农村的自然资源,迎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户外活动“野趣”“快乐”的特点。基于我园改造户外区域环境的实践,笔者审视了户外活动区的资源优势和创设“野乐”户外区域环境的价值,并带领幼儿走到户外,让他们与植物、泥土、阳光亲密接触,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创造、探究,支持幼儿参与幼儿园户外区域环境的设计、规划与创设,以使户外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一、“审”:户外活动区的资源优势与打造“野乐”户外区域环境的价值

自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特别是受安吉游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逐渐重视起幼儿的户外活动,使得幼儿的活动更多地从室内走向了户外。在此背景下,笔者全面审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思考了户外活动区的资源优势,探讨了“野乐”户外区域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价值。

(一)户外活动区的资源

优势

1.场地空间大、区域丰富、材料取放便捷。我园地处农村,户外场地大,幼儿的活动空间足,活动区设置比较合理,能满足全园各班幼儿同一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区域的规划也比较科学合理,各区域按照功能特性进行划分,且基本固定,有运动区、沙水区、攀爬区、建构区、玩车区、草坪嬉戏区、种植区、涂鸦区、饲养区、生活区等。几乎每个区域旁都配有雨棚的独立材料架,可以用来放置各类活动材料。如沙水区的材料架里有幼儿的雨靴、小铁铲、塑料玩沙工具、小水桶等,材料架的高度适宜,方便幼儿在活动时自主取用材料,各类材料的数量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2.自然资源多、体育设施较为齐全。园内四周树木葱郁,有小竹林、果树园、山坡草坪、种植地等自然资源。春天幼儿可以闻到油菜花的芳香,看到桃花和梨花竞相开放的美景;夏天幼儿可以听到知了的叫声,看见草丛里的小蚱蜢一跳一跳地自由嬉戏;秋天幼儿可以捡树叶、摘石榴、打枣子;冬天幼儿可以看到蜡梅独自开放。此外,我园还有滑滑梯、秋千、攀爬架、小车等器材,能基本满足幼儿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和游戏的需要。

(二)“野乐”户外区域环境的价值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会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我园依托自然资源创设的“野乐”户外区域环境可以支持幼儿与户外环境进行互动,能基本满足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探究欲望,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让幼儿放松身心,大胆地探秘。在自然野趣的户外环境下,幼儿可以看到诸多的自然事物。相对于闭塞的室内活动区,幼儿更向往户外的灿烂阳光和鸟语花香。我园的每一块户外区域都是幼儿“野”“乐”的地盘,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我园教师会给予幼儿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让幼儿在户外尽情地“野”起来,还会带领幼儿寻觅野草、野花,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让幼儿在“野”中探“趣”,趣中探秘,在户外区域空间积极体验、主动探究,享受“野趣”。

2.让幼儿释放天性,勇敢地“探野”。“野”是幼儿自主、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挑战性活动,彰显着幼儿勇敢自主的品质,代表着开放的态度和乐观的姿态。在“野乐”户外区域环境中,幼儿可以释放天性,主动与环境进行互动,与同伴开展合作,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主动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和创造,勇敢地“探野”。

二、“探”:“野乐”户外区域环境的创设思路

在课程改革和园本课程建设的进程中,我园立足幼儿立场,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支持幼儿的互动和探究为原则,结合课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野乐”为主题创设了户外区域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了环境的主人。

(一)满足兴趣与需要,还原充满野趣的生态场

幼儿对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创设原生态的户外环境,体现“野”“趣”等特点,让幼儿无拘无束地拥抱自然、亲近自然。

1.看得到的“野”——创设“探野”“赏野”的户外环境。我园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符合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泥土地里能发现会跳高的小蚱蜢和会变形的西瓜虫,与虫子、野花、野草、果子等成为玩伴,还能在沙水池、小土坡、小竹林里玩各种游戏。基于此,我园结合户外的自然资源,完善种养区的规划,创设“探野”“赏野”的户外环境,以支持幼儿开展观赏、探究、种植、采摘等活动,让幼儿探索植物的奥秘,感知四季特征和气候变化,从而提升审美情趣。

2.玩起来的“野”——创设“品野”“嬉野”的游戏区域。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户外自由自在地和同伴一起探险、探秘、嬉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事情,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有能让幼儿“野起来”的场地。

野炊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户外活动,我园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给予幼儿开展野炊活动的场地空间,如设置户外游戏材料架,投放砖块、铁锅等供幼儿选用。同时,我园挖掘和利用园内的自然资源,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让幼儿的游戏彰显“野趣”。例如,教师带领中大班幼儿在园内挖野菜、捡拾树枝树叶,开展野炊活动,投放野炊毯、小帐篷,将角色扮演游戏延伸到户外。此外,我园利用山坡、攀爬架等创设户外运动区域,鼓励幼儿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体能。

(二)支持互动与探究,创建“百变”的动态区

幼儿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总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奇想法,他们乐意在动手实践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创新。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幼儿,让幼儿用“野”的激情和“乐”的互动,创建属于他们自己的“野趣”乐园。

1.适当留白,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留白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手法,我园的户外区域环境也适当地进行了留白,支持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大胆创新。看似不完美的活动区域或许能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应俯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并大胆放手,把创设和改造环境的权力交给幼儿。

例如,我园的涂鸦区在一片草地后面,雨后土地较湿,幼儿因担心鞋底沾上泥土不愿去涂鸦区。因此,雨后的涂鸦区非常冷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幼儿方便进出涂鸦区,教师鼓励幼儿展开讨论,思考怎样才能让雨后的涂鸦区不冷清。有的幼儿表示,前面铺一条路就好了。那用什么来铺路呢?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幼儿决定利用幼儿园墙角的砖块、装修地板更换下来的旧木板等铺路,并在教师的支持下开始了改造工程。涂鸦区地面小路的改造就是一次适当的留白,教师通过设问引发幼儿的讨论,让幼儿思考区域改造计划。在此过程中,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积极收集材料,参与劳动实践,获得了成就感,收获了自信。

2.实现材料玩法自由,打破空间限制。材料是支持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的媒介,在户外实现材料玩法自由是幼儿开展环境改造的必要条件。我园户外活动区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为幼儿自主活动、创新玩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园在户外场地提供了一些低结构材料,如木板、砖块、竹竿、竹梯、垫子、帐篷等,增设区域材料架,分别投放不同功能的多样化低结构材料。我园打破了以往的空间限制,在各个区域投放适宜的材料,并允许幼儿自行选用,方便幼儿创新玩法,自由改造户外环境,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如我园在户外塑胶操场配备了少量的固定设施,投放了大量可移动、可自行组合的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开展游戏。

3.允许幼儿跨区互动,消除区域范围限制。我园拓宽了幼儿的活动范围,在环境改造中体现综合性、趣味性,为幼儿开展跨区域游戏提供支持。同时,教师要允许幼儿在同一个区域开展各類活动,如在小山坡上,幼儿既可以搭建小舞台开展表演活动,又可以搭灶台和桌椅开展“娃娃家”游戏。教师借助园内户外区域的各类资源,支持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之间进行互动,为幼儿开展充满趣味性的户外自主游戏提供条件,让幼儿大胆想象、实践创新,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

结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要珍视户外环境的独特价值,满足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的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释放幼儿的天性,鼓励幼儿自由开展充满“野趣”的活动,以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要完善区域设施,充分发挥户外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元的户外活动区域,投放各类游戏材料,使课程游戏化理念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落地,以实现游戏和学习的统一,让户外成为幼儿的“野乐”之园。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北厍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户外活动创设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