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校种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2023-05-30 21:41童静 王之焕
新教育·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

童静 王之焕

【摘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加深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清晰岗位认知,增加学期实践;创新订单培养,加强政、校、企联合;紧密结合发展,更新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综合素养;完善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专业教师待遇,增加专业吸引力;把握政策契机,持续推进高质量改革等。

【关键词】中职学校;种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能够扎根乡村、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农产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小规模农业已经被逐渐淘汰,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和规模的扩大。再加上互联网与电商行业的发展,新媒体营销的带动与冲击要求中职种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快速提高。近年来,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有部分研究,并据此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

1.生源质量不高,专业吸引力不够

海南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着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生源结构不合理、在校生巩固率较低等困境。特别是涉农专业的学生占招生总量的比例低于15%,且大部分种植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而选择,而是在其他专业满额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学生并不了解种植专业,更谈不上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导致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流失率高且从业率低。

2.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学习型、创新型教师不足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农资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涉农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定期到企业调研甚至长期跟岗学习,提高“双师”能力。

3.种植类教材滞后,缺乏实践性内容

目前学校所使用的种植专业教材大多是2010年前后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其内容包含经典的基础理论,但结合实际生产的部分严重滞后。农业类教材受众范围小,也就导致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比较少,特别是紧密结合某一地区生产实践的农业教材就少之又少。因此我校也曾编写部分校本教材用于校外村官班教学,但也需要不断更新。

4.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仍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观调研与企业导师讲座等,校企合作项目、企业进驻学校等新模式少之又少。另外中小型农业企业往往出于人力成本的考量而缺乏合作的积极性,也就制约了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创新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模式。

二、对策讨论

1.加深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

自2020年起,我校开始加强对种植类专业学生入学初期的职业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减少流失率,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首先选取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农业企业去涉农基地参观,并进行职业体验,邀请专家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状况,让学生对现代农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其次定期开展座谈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工作经历,从多个角度丰富职业认知。第三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特别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清晰岗位认知,增加学期实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第三学年岗位实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校注重加强岗位认知与体验实习。由种植教研室制定短期实习计划,联系实习基地。每学期设置不少于一周的岗位认知实习(跟岗实习),由专业课教师带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

3.创新订单培养,加强政、校、企三方联合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校村共建,分别建立了五指山市南圣镇农商旅一体化基地、番阳镇五指山五脚猪养殖基地、保亭县六弓乡六弓鹅养殖基地,结合当地种养特色,与当地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合作。校企合作与校村共建合作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和家长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减轻了家长对未来就业的顾虑。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了技术人才和储备干部,为学校增加了生源,同时校企交流的增加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较多深入生产一线实践的机会。

4.紧密结合发展,更新课程设置

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是极为快速的,特别是在信息高速传输的条件下,农业也是如此。在新媒体营销的带动下,也需要农业从业者懂得更多综合性的知识。因此我校根据行业与企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例如增加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农资营销等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农业技术的同时,农业职业营销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课程设置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例如五指山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我校结合乡村振兴为种植专业开设茶艺课,计划2023年新增茶叶加工课程,结合手工制茶省赛和国赛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茶叶行业人才。

5.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综合素养

农业企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畢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要既能懂得农业专业技术又熟悉专业文化,既能从事技术工作又能从事相关经营。如在海南全域旅游的政策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此背景下我校着力打造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优质专业群。该专业群包括种植、养殖、旅游与酒店管理、烹饪、电商专业等,促进专业间互助与融合。特别是利用学校兴趣社团的开设,引导学生学习更多与农业农村相联系的知识。

6.完善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质量,我校依托创业实训楼,重点引进企业进驻学校,在岗位实习与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深化产教融合。例如引进农资企业在实训楼开设门店,让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引进电商企业进驻实训楼,展示本地特色农产品并开展学生直播销售等。如此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使得学生快速找准定位,有利于学校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同时引企入校相对于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而言,加强了校企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双师”能力。

7.提高教师待遇,增加专业吸引力

专业的吸引力不仅包括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也包括对教师的吸引力。笔者调查发现,79.3%家长不支持孩子选择种植专业,一方面是本身对农业行业企业的发展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是涉农专业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较低。在乡村需要大量人才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尝试政府主导下的定向培养。另外加大涉农专业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创新与教学效果评价,完善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将大大提升农业教师师资力量。

8.把握高质量发展契机,加大教学科研与改革力度

2022年《海南省“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出台,职教高质量发展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重要任务,因此我校启动为期三年的“基于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的中职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探索项目”。项目分为启动、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将以项目或课题研究形式进行)、成果总结提高(成果以教育教学专著、标准体系构建、评估工具研发以及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为主要标志)三个阶段,包含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实践项目专家支持系统建设研究,教育诊断与改进项目的元评估,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高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高质量视角下学校规划有效性研究,组织架构迭代升级的行动研究等五项内容为核心的规划实践研究。

三、讨论与结论

2020年我校种植专业学生流失率为19.6%,2021流失率为17.5%,2022年流失率为13.8%,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在校生学风与精神面貌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这与入校前的职业认知、入校后培养职业兴趣和树立职业理想有着必然联系。

通过订单培养与校企深度合作等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甚至部分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各相关专业的融合,必将促使学生掌握更扎实的技术,有效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更好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及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美如.分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2022.

[2]牛麗雅.深化校企合作,助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J].学园,2018,11(08).

[3]潘长青.中职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完善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18(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QZJ2020061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