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方
导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是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在简要分析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厘清幼儿良好习惯培养思路之后,探索语言引导和激励、设计教学游戏、利用绘本展开专项教育活动、树立行为典范、强化家园共育等途径,指导幼儿在多样化场景下感知生活和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具有感性、好动、缺乏自我约束意识的特征,如果不进行科学引导,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易管束的性格,对学习和成长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幼儿又具备擅长模仿、乐于学习、在意他人态度的特点,只要成长环境适宜、教育方法得当,就很容易养成良好习惯。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家长要把握最佳契机,引导幼儿形成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后续教育打下基础。
一、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因素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依据教育学理论,结合幼儿园教学经验,分析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因素,反思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创造怎样的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能促使幼儿在丰富认知经验、增长知识和见闻的同时,在生活、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现良好的品行和素养。
(一)环境氛围
幼儿对环境氛围极其敏感,情绪和行为都容易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加上乐于模仿和亲身体验的天性,导致容易无意间养成某些习惯。例如,在动物园、游乐场游玩时,尽管幼儿教师、家长曾经教导过不可以高声喧哗,但部分幼儿在某些游客不礼貌、不恰当行为的影响下,也会加入冲着动物喊叫、与同伴打闹喧哗的行列。反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当教室中的材料、玩具摆放整齐有序时,幼儿的行为也会变得谨慎有礼。在使用工具和材料之后,多数幼儿会按照原样摆放,不会随手丢到一边。可见,幼儿的行为习惯与其所处环境的氛围息息相关。
(二)同伴的行为
幼儿处于积累生活经验、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时期。在游戏、就餐、休憩等场合下,即使教师发出明确指令,多数幼儿也会不由自主地观察、效仿同伴的行为。这具体体现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为了确认自身正确理解了教师的意图会第一时间左顾右盼,看看同伴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教师要求的,确认与自己的理解一致后才会遵从教师的指令。这说明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意识,当遇到自己理解不准、把握不定、判断不清的情况时,习惯观察同伴是怎么做的。所以,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教师和家长都应善于观察,将自觉展现良好行为的幼儿树立为典范。
(三)教师和家长的态度
幼儿尚不具备理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判断个人行为是否得当,通常是以身边成年人的态度为依据的。所以,教育者的态度对幼儿行为习惯有明显影响。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必须留意幼儿行为变化,对良好行为适时表示赞赏,对不良倾向则要态度坚决,明确给予否定,才能在各种情境下,促使幼儿逐渐感悟遵守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幼儿园用餐时间,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基本要求,如饭前洗手、餐桌前不得喧哗吵闹。在用餐过程中,对不挑食、餐桌礼仪良好的幼儿给予表扬,既可以鼓励当事者保持良好行为习惯,又能给其他幼儿树立就餐行为典范,达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四)行为教育
无论环境氛围感染、同伴影响还是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到了外部推动作用。行为教育,指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幼儿的认知,培养其正确的生活和学习观念,由内而外地改善不良行为。首先,通过开展生活教育等活动,可以有目标地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习惯。例如,在幼儿园教学中,组织幼儿学习如何穿衣、整理寝具和玩具,引导幼儿养成爱整洁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针对社会和家庭生活需要,对幼儿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例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物、参观博物馆时应排队;在餐厅、商超等公共场所,既要有安全意识,又必须以礼待人;在家庭聚餐等交际场合,不得打断他人的对话……
二、引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擅长观察,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倾向
行为习惯是价值取向、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生活经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行为模式也会随之不断变化。为了避免不良行为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教师必须擅长观察,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习惯、行为规律,洞察不良行为倾向并及时加以纠正。首先,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及时干预不良倾向,促使幼儿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当。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当幼儿因玩具使用、规则等问题发生争执时,应明察是非,引导幼儿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彼此的分歧,不能一言不合就不顾及基本礼貌。其次,要观察每一名幼儿的日常行为,针对异常现象,通过耐心沟通或巧妙互动了解幼儿的动机,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纠正。例如,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某个幼儿总会闻一闻每一种材料,甚至会舔一下,仿佛想确认一下味道。虽然活动所用材料都经过严格筛选,可以保证卫生和安全,但如果养成这样的认知习惯,很难保证幼儿在其他场合的安全性。在耐心询问下,该幼儿表示,有些材料的颜色会让他感知到某种熟悉的味道,为了确认它是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味道,才有了闻一闻、舔一下的行为。实际上,不仅是幼儿,很多成年人在看到某些色彩、听到某种声音时,也会产生类似体验。这种现象被定义为“联觉”,又称为“通感”。了解起因之后,只需从卫生的角度晓之以理,引导幼儿细细品味色彩带来的精神感受,很快就能使其克服本能冲动,有效纠正不良行为倾向。
(二)言语引导,促使幼儿形成规则意识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规范幼儿行为。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引导促使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下达指令、讲解规则,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准则。例如,在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可以通过事先讲解玩法和规则,并辅以录像演示、亲身示范,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虽然只是游戏,但幼儿在聆听和体验过程中,可以感悟规则的意义。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就能联想到幼儿园上课、用餐、午睡等活动的管理规定,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有助于养成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在观察幼儿日常活动时,在恰当时机介入,用言语引导幼儿的行为,也能起到强化规则意识的作用。例如,当发现幼儿随手丢弃工具和玩具时,教师要提醒其把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地,这样同班的所有幼儿都能很快意识到,这是幼儿园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将物品放归原处的习惯。
(三)明确要求,规范幼儿日常行为
要想从各个方面促使幼儿拥有良好行为习惯,不仅要依靠坚持不懈地纠正、提示和引导,还必须就基本行为规范提出简明扼要的要求,规范和约束幼儿的日常行为。例如,在入园、离园时,要与教师和同学打招呼、遵守午睡纪律、用餐时不能浪费食物……此外,在提出要求、确定幼儿理解了之后,教师还要行使监督职责,用坚决和一贯的态度,不断强化幼儿对行为规范的认识,达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例如,当幼儿挑食、浪费食物时,应坚持原则、表明态度,绝不能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对某些幼儿的行为视而不见或降低要求。否则,教师的要求就会失去权威性,导致幼儿的认知出现错乱,不利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四)言行一致,成为幼儿行为典范
幼儿虽然欠缺理性思维能力,却非常擅长模仿身边人的言行,对教师、家长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也非常敏感。有时,教师细微的神态变化甚至都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妥。所以,站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角度,教师必须言行谨慎,时刻铭记自己对幼儿提出的要求,避免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在要求幼儿不要在公共场合喧哗的情况下,如果被幼儿发现自己犯了类似错误,就会失信于幼儿。此外,还要注重个人仪表和修养,在与家长或幼儿相处期间,体现出端庄、有礼、亲切的良好形象,为幼儿树立理想行为典范。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家长注意自身言行,要求幼儿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自己一一做到。当不慎违反了自己定下的規则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诸如“你是小孩子”之类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误开脱,而要承认一时行为不当,反省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幼儿的表率。
(五)设计游戏,引导幼儿感悟行为规范
游戏活动是幼儿感知行为规范、积累认知经验、丰富生活常识的主要途径。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引导幼儿在玩耍、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以培养规则意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为目标,以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公园、公交车站、商场等地点为活动背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在不同社会生活场景下,引导幼儿感知个人应遵守的规则。由于有了拟真的场景布置,而且可以随心挑选感兴趣的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体验不同角色的日常生活,理解保洁、售货员、服务人员等群体的感受。当再一次光顾这些场合时,就能用更恰当的言辞和各类人群交流,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六)借助绘本,组织专项教育活动
绘本具有色彩绚丽、情节生动、角色形象惹人喜爱的特点,是非常受到幼儿欢迎的读物,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在网络平台和书店,幼儿绘本读物的品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只要教师耐心挑选,就能找到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作品,用于组织专项教育活动。例如,为了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纠正肢体冲突的不良行为倾向,可以选择绘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这部作品用生动的图画、简练的文字阐述了手的正确用法,它可以用来绘画、写字……但绝不可以用来打人。由于作品用了幼儿习惯的语言风格,辅以有趣又形象的图画,足以引起幼儿反思,对纠正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整部作品还有同一系列的其他四本。其中,《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可以用于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嗓门不是用来嚷嚷的》和《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针对的是不注意控制音量和情绪的不良习惯,可以在引导幼儿遵守公共场所行为规范、训练情绪管理能力时,作为教学素材;《尾巴不是用来扯的》则向幼儿阐明了要善待小动物的行为准则,对可以接触到宠物的幼儿来说,非常有必要建议家长购买并陪同阅读。
(七)巧妙评价,将幼儿良好行为转化为习惯
针对幼儿在意教师态度的特点,要采用灵活、巧妙的评价方式,将幼儿的良好行为转化为习惯。首先,当观察到某一名幼儿主动帮助他人或体现出良好公德意识时,要用言语和行动表示赞赏,激励幼儿保持良好表现,也为其他幼儿树立正面典范。例如,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对主动整理玩具和材料的幼儿必须当众给予褒奖。其次,在明确提出要求、确定某些场合下的行为准则后,要设计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例如,在幼儿园用餐方面,在提出遵守餐桌礼仪、不可以浪费食物和挑食的规则之后,可以设计、制作计分板,悬挂在餐厅中或走廊处,用花朵、卡通头像代表幼儿获得的积分,有效激励幼儿遵守规则。
(八)家园共育,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与幼儿园教育相关,还会受到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行为习惯的深刻影响。为了给幼儿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必须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强化家园共育。首先,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行为,交流彼此观察到的不寻常现象,分析原因并协商采取何种措施。例如,当教师发现幼儿不按幼儿园规定午睡时,应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作息习惯,共同探讨是否有必要纠正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纠正。其次,针对部分家长注重智力和才艺潜能开发、忽视习惯培养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推荐学习资源、开展座谈等形式,纠正家长的育儿理念,促使家长参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后,在制定行为准则并要求幼儿遵守的同时,教师要与家长沟通,确保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行为的要求保持一致。例如,在整理内务方面,家长应按照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幼儿坚持将书籍、玩具等物品摆放齐整等习惯。
三、结语
幼儿感性、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的特点,既导致其容易产生不当行为,又给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带来了契机。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针对幼儿这一特点,采用言语引导和激励、树立典范、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等手段,辅以基于绘本作品和游戏活动的专项教育,可以达到强化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