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平台的丰富,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培养全方位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应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做好德育教育。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课前或课后的视频讲解、文字资料,改变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比,使学生提前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基础知识的讲解,课堂变成了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重难点的攻克、高质量开展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上,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普及下的产物,在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主动拓宽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创新预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组织作用,这为高效课堂的形成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设计,转变教学思路
作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色,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信息化教学思维。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提前梳理德育知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知识重难点,将其作为课件、学习单制作的基础和视频教育资源的寻找方向。除重难点外,为避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应将基础性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剪辑、修改和整合,上传至教育平台,要求学生提前浏览、下载与学习,培养中职学生德育学习的自主性,确保相关知识更加符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进度。具体而言,在中职德育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制作切合实际的微课。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平台,运用多媒体手段搜集德育知识内容,并将其整理为微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自制教学视频,进一步丰富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微课内容,满足中职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微课的时长进行控制,既不可令微课喧宾夺主,占据较多的课堂时间,也不可让微课时长过短,影响微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长,微课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通过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满足学生后续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将微课上传至学校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以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观看与学习。
2.设置多层次的课前习题。在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预习环节,除了整合教育资源、播放德育教育视频,教师还应设置好课前练习题,增强习题的针对性。虽然不少德育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德育课程多以理论为主,学生德育实践次数有限。所以,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习题,以此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练习经验的形成。教师还要注意习题的设置目的,即设置的习题不仅要帮助学生吸收微课内容,还要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思考。对于习题的设置方式,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集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为了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置德育课程课前练习题时,教师可依托多层次的习题设置,扩大学生的备选空间,使他们可以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前提下努力解答更高难度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德育学习积极性。
3.提供实时的学习交流平台。学生通过完成微课与课前习题,已经对德育知识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但一些学生仍对部分知识存在不解,在此情况下,为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前预习质量,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较为便利的实时交流平台,比如微信群、QQ群等,让学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得到解答,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的问题加深自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
(二)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工作,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这种教学方法持续贯穿于课前、課中与课后。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对课堂内容设计予以优化,使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式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更好地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达到最好的德育效果。在翻转课堂德育授课实际开展过程中,应把握以下要点。
1.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无论是教材还是大纲,均要求以丰富的案例开展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心灵教育课程,使学生产生情感、情绪上的共鸣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字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多媒体工具、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围绕具体德育内容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依据德育知识的方向,综合运用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依托翻转课堂的信息化载体,在课堂中展示真实现象、真实冲突和真实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实际案例时,应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将社会道德生活还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情的本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时,还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丰富情境,针对案例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解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当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后,教师需要及时指出其错误或有偏颇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和引导,在此期间,将社会对学生、人才的德育要求穿插其中,深化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2.注重潜能激发,开阔学生视野。在开展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德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并依托线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避免学生出现偏离主题或者消极对待的情况,让学生尽快掌握德育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学习、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客观看待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尤其是德育课程,本就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要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此外,为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德育知识,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不断丰富课上德育教育资源。例如,在开展“习礼仪、讲文明”相关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规范学生的礼仪认知,并组织学生演练和纠错,不断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或是组织学生参观数字博物馆,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发展演变过程。
(三)调整课后复习设计,分享学习成果
在课堂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加深阐释,并积极组织、策划多种课堂活动,以此调动中职学生参与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课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學习情况,动态化地设计课后复习环节,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复习期间,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给学生提供德育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增强其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后复习设计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合理布置德育知识复习任务。复习任务的根本在于巩固、深化德育知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课后复习指导,这能使学生节约复习时间并提高复习效率。直播时,教师可依托平台丰富的互动功能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总结主要问题,提出对应的修改意见,最大程度地减少冗余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除了复习指导,德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作业中的普遍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同步录屏并上传,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登录平台反复观看,提高课后复习效率。以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课后作业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心理疾病患者案例展开分析,并作书面总结,上传至线上平台供教师审阅,以此优化课后复习任务。第二,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当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后,教师可从中选择完成度较高的作业,在线上平台展示,以此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努力和完善的方向,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四)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增加评价主体
教学评价是教师与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来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日后学习的质量。因此,在中职德育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注重评价体系的优化,增加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德育学习的付出,同时增加评价主体,围绕翻转课堂所提供的多元教学形式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是增加评价主体。相较于以往唯成绩论的评价体系,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增加学生自评、组别评价、组内评价等,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学生成果,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二是增加过程性评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过程性评价应涵盖课前、课中与课后,实现完整、动态的评价,评价结果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对于课前阶段,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是否查阅课前学习任务单、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料,是否登录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以此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态度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课堂表现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沟通表达、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考查,例如,要求学生在学期末个性化地展示学习成果,比如PPT讲演、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形式,然后由全体师生一同选出优秀学生,使其获得更高评价。在课后表现阶段,教师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知识交流分享工作,围绕学生答疑次数、答疑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评价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工作。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运用翻转课堂理念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流程,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