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实习实践模式探索

2023-05-30 10:48沈利民熊集兵林亿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沈利民 熊集兵 林亿超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以“政府—高校—企业”为主体、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和环境与测绘学院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发挥各自专业特色优势,联合跨学院、跨学科教学力量,探索性地构建了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三环融合、四项协作、五位一体”的实习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育人实践措施的操作方案,以期为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提供新的改革和发展方法。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实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3-0006-03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创新驱动。党的政策和纲领为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将新时代高质量人才的定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主阵地,一直在探索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政府、高校、企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并推动以校企协同育人为主体的多方合作的实践教学,是促进我国教育先进发展、实现以人才引领发展、为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必由之路,对保障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实习实践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起步较早,主要有德国“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双元制”,日本的联合企业、政府和大学三方的“产官学”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美国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和英国的“在校—企业—在校”的“三明治”(Sandwich Education)教育模式[1-3]。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先后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基于此,我国高校教师从不同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吴振财在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相结合、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一致等措施,对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4]。李杰在阐述当前我国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角度分析了对应策略[5]。陈华钢探索性地提出了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协同育人模式,探讨“理论、实验、企业、创新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三方联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理论和操作方案[6]。

综上可知,我国高校教師虽然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体系构建、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政府的桥梁作用不明显,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不明确,企业主体作用不突出、积极性不高等诸多不足。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牵头,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和环境与测绘学院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与宿迁某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联合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为例,探讨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实习实践模式和具体操作方案。

二、“三环融合、四项协作、五位一体”实习实践模式探索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需要多方共同推进。在以往的研究与案例中不难发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主要是由高校和企业主推,政府和行业等管理部门则处于“消极状态”。此外,在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时,通常是高校某一专业与某一企业,或者某一专业与专业联系紧密的2~3家企业形成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往往会因为企业、高校各自的需求变化而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国矿业大学以教务处、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为校内主体,充分发挥“化工工艺指导、特种设备管理、过程安全监督、环境保护引导”的专业特色,与宿迁某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协商,融合园区各类企业特色和资源,探索性地提出“三环融合、四项协作、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习实践模式(图1)。

(一)“三环融合”合作策略的设计

“三环融合”指的是政府、高校和企业立足各自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图2)。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政府主要发挥桥梁架构和主导推动作用。政府制定三方合作协议框架、详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同时强化过程监督,定期召开三方会议,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此外,政府还应为企业和高校合作项目的实施提供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需求计划。高校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直接实施方,应积极推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争政府支持、参与,同时,作为三方合作的组织者,应积极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协同育人,推动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改革。企业作为实践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深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共建教学大纲、实践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等,全方位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中。

(二)“四项协作”协同育人框架规划

“四项协作”主要是指政府、高校和企业围绕育人机制建立、合作顶层设计、实践平台开发和产教内容融合开展合作,切实将生产与教学有机融合,突破传统的高校单方面管理的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政府、高校和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协同构建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共建教学管理委员会,共商协同育人的运行模式、人才培养的途径、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有利于满足政府对于地方人才引进的需求和推动地区行业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地区影响力,促进企业产业技术升级和降低人才运行成本。

1.协同育人基地管理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与宿迁某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基地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如图3所示。管理委员会整体统筹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仅负责实习实践基地设施建设、基地教师和学生管理、基地教学管理等工作,还负责以产业最新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指导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培养等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矿大教务处)、政府(园区管委会)和企业管理者组成基地运行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管基地运行。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基地技术支持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为基地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持。秘书处则配合管理委员会进行基地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2.双重管理模式探索

实习实践基地由三方共建而成,因此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为确保实习实践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解决政府、高校和企业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而导致管理出现空档、中断等问题,文章尝试构建“固定+流动”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为流动模式,成员在基地的职务随其工作调动而自动卸任,管理委员会设定候补人员,其自动承担相关职能。项目组采用固定模

式,即在学生大学二年级时,委员会委托高校根据学生专业特征成立若干项目组,并指定项目组负责的具体学生,至本科生毕业时解散。

(三)“五位一体” 协同育人实习实践模式实施

1. 跨学科交叉化教学模式探索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和环境与测绘学院在教务处的指导和部署下,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本科生导师制探索实践。在学生分专业后,每位教师指导若干名学生,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思想引导和就业帮助等。以此为基础,打破学科和专业限制、学校和企业界限。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指导教师由不同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融合各专业的培养方案,统一制定基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分阶段由不同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学生的跨学科交叉化教学。

2.项目化教学内容实践

产教融合是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发展的体现,也是协同育人的改革与创新,而项目合作是实现校企合作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和企业应以合作项目为载体,打破专业界限,开展跨领域、跨专业培养。依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双方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需求,成立项目组。以“化工园区安全实时监督系统”的开发为例,园区基于现有的“五位一体”监督系统存在覆盖面低的不足,提出提高巡查效率的需求,企业依据自身特性提出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安全全流程管理、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详尽检测细节要求,高校基于技术需求成立项目组,构建由多个专业组成的学生团队,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和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跨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3.一体化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跨学科交叉化教学模式和项目化教学内容实践,构建一体化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即三大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内容融入跨学科交叉教学模式中。以园区具体创新项目为基础,统筹安排学生的三大實习,并形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选题。打破三大实习的时间约束和界限,依据项目进展,在满足毕业设计教学时长的提前下,灵活安排学生的实践时间和次数,实现项目制条件下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与统一。

4.思政建设贯穿实践全过程

将中国矿业大学“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园区“全面为项目服务、全面向企业学习、全面以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相结合,将双方的奋斗精神在基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扬光大,鼓励学生勤于学习、敢于奉献、勇挑重担,体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困难,体会收获的喜悦,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团队协作精神。

5.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实习实践与传统高校单一实习有较大区别,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协同合作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是实现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项目为中心,设计项目过程评价为主,兼顾高校学生学习和企业项目实施过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从社会影响反馈、企业专家评价、高校教师打分、学生团队自评等角度评价实习实践效果,形成以项目成效评价为主,兼顾多方过程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过程中,应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努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虹.我国“1+X”证书制度下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角度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0(10):98.

[2] 李哲,李娟,李章杰,等.日本人工智能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2):22.

[3] 陈维霞.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44.

[4] 吴振财.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及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9):113.

[5] 李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5):73.

[6] 陈华钢.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三方联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1(8):98.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2-06-02

修回日期:2022-07-11

作者简介:沈利民(1984—),男,江苏宿迁人,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过控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损伤断裂行为、分离技术与装备,煤基炭材料制备。

基金项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2021MXJG010)、“多元融合互通,多维螺旋驱动:过程装备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MXJG132);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一流专业的过控专业实习数字教学资源建设”(2021CX03)、“过程设备设计一流课程建设”(2021YL019)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