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试题命制

2023-05-30 19:07叶秀妮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3期
关键词:试题命制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摘   要:以2022年福建厦门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浅析物理试题命制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方面的有效举措。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深入挖掘初中物理教学中潜藏的“五育”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五育并举;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初中物理;试题命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3-0042-3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本文从“五育并举”的视域,以2022年福建厦门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浅析中考试题的命制与“五育”的巧妙融合。

1    试题命制注重突出德育实效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渗透德育是时代的要求。

例1 (2022厦门中考第1题)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火星    D.太阳

例2 (2022厦门中考第23题)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方便老年人剪指甲,在指甲剪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小凸透镜,如图(图略)。请用物理知识说明:(1)指甲剪上加装凸透镜的作用。(2)磨指甲的金属磨甲片表面粗糙条纹的作用。

评析 例1考查的物理知识为“探索宇宙”一节,题设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伟大突破,利于增强“四个自信”。2022年福建厦门中考物理试题中类似背景的题目还有:第3题“国产大飞机C919”;第5題“摘星星的妈妈”;第15题“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第18题“福厦高铁”;第19题“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试题命制引导学生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个人成长成才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例2考查的内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题目的情境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初中物理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有机渗透德育:一是深入开发物理学史,利用物理学家为探求真理、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敬业奉献造福人类的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是关注当下,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科的发展、科技进步、时代热点,励志成才报国;三是加强物理探究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不畏艰难与挫折,陶冶良好品格。

2    试题命制注重提升智育水平

物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物理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其思想与方法论不只是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是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2]。物理知识教学、物理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的培养、物理方法的应用等过程,本身就是智育的过程。

例3 (2022厦门中考第20题)如图1,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时,滑轮B的作用是______;汽车被匀速拉动时,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为

1 00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评析 例3题设的背景是生活中常见的帮助汽车脱困,看似简单的题面,考查的内容却包含了滑轮组及其应用、力的平衡和机械效率等,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看到滑轮组,首先要想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再分别分析两个滑轮,定滑轮B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A不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看到“匀速拉动”就要判断小车所受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再结合机械效率的相关概念及计算公式得出正确答案。还可以在本题的基础上继续命题,让整个思维呈现一个渐进过程。

思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可以建构生活模型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设多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推理能力;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试错和验证能力;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演绎的能力;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制造问题情境,锻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和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智力水平。

3    试题命制注重强化体育锻炼

现代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正能量[3]。物理与体育学科融合育人,有利于实现学科优势互补。

例4 (2022厦门中考第8题)下列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的距离为2 m

B.一个实心球的质量约是30 kg

C.跑步的速度约为60 m/s

D.50米跑步的满分成绩约为6 min

例5 (2022厦门中考第13题)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评析 例4通过几组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考查了学生对距离、质量、速度、时间等物理概念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以及联系实际、合理估测的能力。例5考查的是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命题的取材来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制冷技术,在考查物理知识的同时主动把师生的视角聚焦到体育强国的丰富内涵上。以体育运动为背景的物理试题命制,考查的知识点涵盖动与静、快与慢、速度的变化、力与运动、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等众多物理知识。

思考: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理事实和现象,物理教学渗透体育,可以利用体育背景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物理知识,分析指导正确的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学以致用,增强对物理的认同感。

4    试题命制注重增强美育熏陶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就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道出了物理教育應遵循的美育原则,也明示了物理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联系。物理教育既要研究物理学的“真”,也要揭示物理学的“美”[4]。

例6 (2022厦门中考第2题)如图3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例7 (2022年厦门中考第9题)丰子恺的书画简朴,富有生活气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图4是他的四幅作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旭日初升——以旭日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B.齐心协力——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之和

C.牧童骑牛——牧童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D.满园春色——院子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评析 例6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向我们展示了活泼生动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展现了民族文化之美。而例7在情境的设置上,首先向我们展示了4幅富有生活气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作,而画作又涵盖了众多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的简洁美。物理中的美育资源涵盖了音乐、美术、历史、人文、地理、自然等方方面面,是展示美的宝窟。

思考:美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美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神秘的东西,它离不开物质的结构与运动。物理知识的“真”是“美”的基础,物理教学渗透美育要体现真、善、美的统一[5]。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和发现物理学中蕴含的科学美,也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启发学生将自然美与物理学对照联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试题命制注重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6]。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走向社会,服务于发展先进生产力。

例8 (2022厦门中考第12题)如图5,小华利用自制喷雾器浇花。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内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吸管上方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大    D.流速小,压强小

评析 本题的命题情境源于生活中最常见的劳动——浇花,在实现浇花这一基础劳动的同时还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自制喷雾器,考查的物理知识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压强小。以劳动为背景的物理试题命制,常见的考查内容包括力与运动、压强、杠杆、滑轮及其应用、做功与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等知识。

思考: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劳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原理。教授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利用物理思维和方法改进劳动过程或劳动工具,知行合一促进教育实效。

6    结  语

以2022年福建厦门中考物理试题为例,不难看出物理试题的命制越来越注重“五育并举”,通过考试评价来引导和促进教学改革,落实物理学科与“五育”的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命题的背景更贴近于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学生将熟悉的事物和场景转化为物理模型,以物理的视角解释和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善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许璟.指向“五育”并举的试题命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9):61-63.

[2]王倩.中学物理习题课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郝家春.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的辩证思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6):17-23,181-182.

[4]沈林.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李秀娟.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0):199-20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栏目编辑    陈  洁)

收稿日期:2022-10-15

作者简介:叶秀妮(1991-),女,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