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技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3-05-30 19:15:42唐秀英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创设情境重难点

唐秀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信息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为教学工作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小学数学科目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做好教学革新工作,方能实现高质量教学。微课技术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本文便以该项技术为切入点,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效果。

关键词:微课;数学思维;创设情境;重难点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抽象且有一定难度,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较难。而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大多采用口述、板书的形式,大量的文字知识内容极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尤其较为抽象的知识,更需要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微课技术是一种新型现代教学辅助技术,其利用短视频讲解重要知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知识点的教学成效,还能让学生利用零碎的课余时间提高数学学习质量,促进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有效应用微课技术辅助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成效,具有十分积极的实践价值,也是实现教学改革优化的重要举措。

1   借助微课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微课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形成的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教育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知识学习以及深层理解。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微课技术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扭转对数学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的认知,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迁移应用,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确保学生在利用微课视频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以及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学生主动学习并探索知识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利用微课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时,需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促进理论知识和真实生活之间的结合,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分析和联想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在小学数学的统计和概率内容的教学中,会涉及统计信息的分类整理、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处城市的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作为案例,结合真实生活设计相应的统计教学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微课视频和图表参数,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对所处城市的人口数量统计和汇总形成初步了解,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完成扇形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2   借助微课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利用微课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赋予课堂教学以趣味性,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计划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微课技术还能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知识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形成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也是微课教学视频的重要教学优势,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形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其在輕松的教学环境下,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而且,轻松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数学教学课堂更具趣味性,也让学生更为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由课堂中的被动学习地位转化至主动学习地位,从而进一步优化学习质量,提升数学学科素养。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位置”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微课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前拍摄校园建筑物的图片制成视频,在课上将其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效融合,从而形成接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微课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位置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对位置知识形成初步认知。学生在观看完成微课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说出存在疑问的地方,而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或者是由小组成员自主进行学习讨论,从而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另外,利用微课视频还可以对数学实践操作进行动态演示,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学习,掌握操作技巧,从而形成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总的说来,利用微课视频创造教学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   借助微课技术实现高质量预习目标

微课技术还可以充分应用于课前导入的教学过程中。众所周知,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也应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和优化,以充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让学生的课上学习得到保障。课前导入环节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同时能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中来,跟随教师的思路,继续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具体来说,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主要是教师为学生传递包含重要知识点讲解的教学短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而且微课视频素材大多精简短小,能够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段中,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点,这也是微课教学技术的高效教学原理。而且微课视频还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完成预习活动,局限性更小,也更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利用微课技术开展课前预习,更新颖有趣,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完成预习任务,提高预习质量和成效。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一课的知识内容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可在教学过程中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预习内容以微课视频和知识介绍为核心,二者相辅相成,用视频播放圆形的裁剪拼接过程,让学生动态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推算过程。微课视频的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技巧和熟练度,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在正式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些引导性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深化思考,灵活应用课前预习的知识深化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并且能够让学生掌握推理演绎的重要技巧。

4   借助微课技术突破重难点知识教学

数学知识教学,除了普通的知识教学以外,还有很多抽象的重难点知识,这也是教学工作的难点。很多抽象的知识内容,如图形的变换、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入现代教学技术,优化教学策略,力求创新重难点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除此之外,在利用微课技术讲解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还能够逐渐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充分激活其思维,让其以最佳的状态完成数学思考和学习活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重难点知识只能通过口述、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传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攻克益处不大。而微课技术的应用,能让学生更加放松,学习成效也更好。

例如,在教学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分不清“时、分、秒”,并且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这是因为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认知存在误区。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该重点知识的学习理解,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素材,以学生一天的日常作息为蓝本,包括早晨到校、课间早操、午餐以及下午课程的学习、课间休息日程等。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理解。通过观看这种贴近生活日常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充分结合生活经验,深化对知识点的学习,从而更加清晰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5   借助微课技术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概念教学,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概念知识的讲解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的知识概念是学生无法快速理解的。而微课技术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突破口,网络上很多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参考的教学视频,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知识。利用视频的声音画面相结合的教学优势,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具象化,利于学生深化理解,也更容易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回忆灵活应用,从而强化知识框架体系,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优。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一节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重量的概念认知不清,分不清克和千克等重量单位的根本区别,也没有实际的认知概念,而以往教师通过实践演示的方式,学生的认知成效也不佳。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不同重量单位的具体概念,并且还能够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感受每个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重量单位的概念认知,教学成效明显。

6   借助微课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技术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方法的重要指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配角,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学习的心理,不仅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能力,也很难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微课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教学形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学习成效。这也是微课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价值所在。教师可通过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传递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形成数学知识的深入挖掘思路,从而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7   微课技术和课后作业的有效融合

在完成数学课堂知识学习后,课后作业是学生有效总结课堂知识并进行迁移应用的重要环节。因为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以及数字敏感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影响下,教师无法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教师在利用微课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课后学习,确保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不断拓宽。而且,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合理应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视频,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学习,攻克重难点。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网络知识点的有效性,避免选取了錯误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在课后思考学习的质量。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部分知识时,因为学生个人的抽象思维发展不成熟,且相关知识考验学生的二维、三维转化能力,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之前单纯的课后习题练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自主进行剪裁图形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图形转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化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为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技术,优化教学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课前导入环节、课上教学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等,充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数学学习活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让数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毛天荣.微课背景下茶文化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融合[J].福建茶叶,2022,44(5):202-204.

[2]许杰.茶文化理念下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1,43(10):174-175.

[3]王淑芹.论如何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小学数学合作学习[J].中国新通信,2021,23(9):209-210.

[4]王珏.基于“核心问题”的微课教学策略探寻: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180-181.

[5]陈磊.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2.

[6]寇小军.试论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中的微课教学策略[J].发展,2020(4):89.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创设情境重难点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8:26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9:17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