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文睿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全新高效课堂,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背景,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结合江苏教育出版社高职语文教材,从“积极影响”与“教学策略”两个角度展开探讨,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有助于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职语文教学 改进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教育价值,深度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教育信息化对高职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新机遇。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纳入教学工作中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将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等多种资源整合,将文学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还为高职语文课堂注入了全新活力,丰富了课上教学资源,师生通过搜索引擎,拓展教育资源库渠道,能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语文教学更具多元化与综合性。可见,教育信息化为高职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全新机遇,既能改善传统教学课堂氛围,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取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更新教学理念,提出新挑战。教育信息化不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机遇,也对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教师与学生常常围绕着教材展开学习,学习视野狭窄,获取知识渠道单一,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一味倾听,缺乏对语文知识独立思考、深度学习的意识。教育信息化正好打破了这一现状,信息技术促使教师“退出”讲台,通过网络技术、视频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语文知识、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为此,需要教师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在网络技术带动下构建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下强化学生学科素养,为其未来社会工作及个人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加强文本感知。强化学生对文本感知力、文字分析理解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根据课程资源、学生能力合理构建教学活动,合理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活化语文知识内容,通过趣味性课堂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在图片、视频、影像等元素的带动下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与理解力。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高职语文教材第二册中《赤壁赋》为例。这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作者借助景物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文字的巧妙应用展现了自己超然旷达的心境。文言文阅读难度较高,精炼的文字讲述让学生难以感悟到作者勾勒出的景色画面。教师可结合阅读内容,将其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图文并茂”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感知力。如文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秋天的画面,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凉爽的秋风徐徐而来,江水随着微风荡漾微波”,用画面理解文字情境,以此强化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文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月夜视频,感受“月亮的缓慢移动”,将画面与文字融合,感受作者笔下月亮对游人的眷恋之情。可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学习画面,能加强其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在图像与教师讲解的配合下提高学生对文字、作者情感的感知力,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发挥出信息化教育的真正功效。
合理運用信息库,拓展学习资源。高职学生思维发展处于抽象逻辑阶段,随着能力的增长,教材中的学习资源难以满足其对语文知识的需求。为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拓展其阅读视野,教师可合理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结合本节课所学主题及讲述内容,利用搜索引擎、教育资源库等途径为学生拓展阅读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选择,让其获取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语文知识,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江苏出版社高职语文教材第一册《荷塘月色》为例。本片课文出自我国作家朱自清之手,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将美好景色与情感态度相交融,用细腻、传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心境。《荷塘月色》既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那心中复杂情感,给人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其感知作者笔下的复杂情感,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如散文阅读《春》,让学生分析:同为写景,两篇不同文章分别展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在对比分析中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开拓其语文思维、强化课程效率;散文阅读《你我》,通过不同的散文风格让学生分析探讨,感悟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的不同心理感受。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让其从多个角度了解文章情感,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印象,合理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打造全新的课堂学习模式。
三、教学活动科学化,提高学习效率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课堂应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学会“退出”讲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其独自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基于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环节入手,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环境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高职语文教材第一册《沁园春·长沙》为例。词中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情怀。本首词难度不高,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朗读起来具有极强的气势,能快速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语文课堂时,教师可将其融入到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首先,课前预习环节可为学生录制“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本首词的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并画出词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分析并了解词中内容与意蕴。预习环节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探究。微课视频的融入能让学生课前预习更有针对性与目的性,通过反复观看与分析让其快速找到自己对全新学习内容的疑惑处,在课上教学中可直接向教师发出提问,节省教学时间。课后巩固环节中,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在课后复习中依照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了解学习主题、重点语句、作者情感等元素,提高课后巩固效率,让复习活动更具针对性、指向性,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展开教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教育资源从积极影响与教育策略两个视角出发,积极探讨教育信息化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及功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改善教育观念并将其与教材资源有效融合,凸显时代教育特征并打造更高效率的学习模式,切实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