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2016-12-09 22:28费丽君
青年时代 2016年29期

费丽君

摘 要:高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学科地位边缘化、教学功利化严重倾向等问题,不利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中应重点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改善措施,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方面,也不断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是正确的做法。但一些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对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一些专业课程的教育,包括语文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就业以及生活。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改善措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问题

人文素质是指崇尚理性、赞美任性、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强调人的生命意义以及存在价值,更加注重价值理性以及目的理性,它不同于实用主义,它更加注重尊重人的理想主义以及精神追求。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学而言,所谓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进取拼搏、勇于担当责任使命、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学科地位边缘化问题。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知识以及技术被引入到高职高专教育中,而语文作为一门高校必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分配量明显减少,出现了地位边缘化趋势。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语文无论学与不学都不会对其他学科或未来的就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再加上随着新型媒体的出现,学生书本阅读时间大量减少,这就更加深了语文教学边缘化在学生心目中边缘化地位。

第二,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功利倾向。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仅注重课本以及主题的把握,而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

第三,教学内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这对于学生从事任何职业均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基本脱节,老师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基本无关。

二、培养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

(一)利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滋养熏陶学生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留下了文学方面的诸多经典,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庄子的“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鲁迅“诚信为人之本”等,这些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化成果,都被收录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就应当挖掘并传承其中的文化精髓。通过研读这些文化成果,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忠诚正义、热爱国家、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

(二)有机结合语文知识教育培养人文素质

语言集中反映了认知社会的情志理思等,表现了民族情操、审美以及精神,是人们生命意志的集中体现。语文知识训练中若不能理解语言的表现力,就不能体会语言的精髓。因此语文教学要将文化积累与知识学习相结合起来,从读一首诗词的品味,到对文化现象的探讨,形成人文素养。

(三)重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与感悟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所赋予的,它与读者的素养、经历以及审美倾向、时代背景等密切相关,其生命力不仅仅由思想的既定性所决定,更是由读者积极发现探索、创建所决定,作品内涵由读者所赋予。因此作品生命内涵具有丰富多样性,文学教育不能以单一标准进行衡量,而应由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解读。

(四)坚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文学作品是美与情的结合产物,是富有感情的,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冰冷的照本宣科,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不闻不问,而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作品中的美与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与文本的中介,其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人生经验、思想深度均应高于学生,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一个健康、活跃、轻松、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氛围。

三、总结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学中忽视了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为了更好保证学生就业,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静.浅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J].高教学刊,2015(9):51-52.

[2]高山.以就业为导向理念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2010,(1x):150-151.

[3]金燕.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