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当下文学现实关系的思考

2016-12-09 19:45张瑾
青年时代 2016年29期

张瑾

摘 要:从研究领域来看,现当代文学存在着问题:轻当代重现代、轻当代文学批评重文学史。当代文学研究应当与文学现实有精神联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当下文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

人们太过于注重当代文学的研究了,根本就没有将其与当下文学现实结合起来,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时,也只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这样一种倾向:漠视现实,这只是“学术”而已。有很多学者不削于现实的文学,他们认为现实的文学做不出像样的学术,这样导致大量的学术文章与现实脱节。现在人们的思维模式是:越倾向于历史的当代文学,而且历史越久远,越有价值,而那些注重当下文学现实的分量就轻,中国的当代文学研究过分的注重过去的,历史的,对当下的现实缺少分量和分度。当今社会,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相比文学创作,当代文学更是边缘的边缘中国当代文学著作有很多,但直面现实,当下问题的著作就是凤毛菱角。

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分为这两种:基础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基础研究是对文学资料的验证、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整理和基本理论的研究等;应用型研究是注重当下现实,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们较注重基础型研究,认为基础性研究比应用型研究更能表现其实在性和真理性,也更具有学术含金量。一直以来,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是现代文学研究,研究的范围很广泛,研究的点很深入,但当代文学在这方面就比较薄弱了,事实上,越注重当下的,越是薄弱。很显然,从文学史的研究来看,只有基于历史才能清理线索,但当下的文学进程无法产生历史的距离,所以是不能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的,这是个事实。但这只是对文学史的研究来说是可行的,而现当代文学不等同于现当代文学史。文学一直以来就是面对现实的,无论其题材怎们样。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当代文学就是基于现实的文学。现在呢?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倾向历史,而且是历史越久远的,越具有学术价值,越是接近于当下的,越被看作没有学术价值。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当代文学越来越边缘化。当然,不能对学术研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寄予厚望。从科学性质来说,中国当代文学是直面文学现实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处理。但从倾注的力量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过多的倾向于过去的、历史的,而对当下的现实文研究投入较少。

二、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的比例失调,也就是为学术而学术。许多学者在前人的夹缝中寻找可以供自己写出一篇文章的空隙。写的一篇文章能发表就是做学术的目的。对比一下“五四运动”时期的大师们的精神,当代的文学大师应该感到惭愧,他们的学问都是面对现实的,都是在解决当下现实的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参与现实的进程,这才是为现实而学术。而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围:对现实的研究和批评会被认为是缺乏稳妥性,缺乏学术分量的。《中国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书中就很能说明问题,书中缺少面对现实的倾向,对那些批判现实问题的学者只字未提。此书有点像是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概要,突出地强调历史的研究,对当下很不重视。可想而知书的学术价值之高是很明显的。书中存在的问题:当代现实部分太过于轻淡。现在的中国当代文学存在一个现象:对现实的漠视,只是为学术而学术。研究现代文学历史可以把学术做的有模有样。但假如研究现实的问题,学术就不会那么扎实了,会显得缺乏坚实性。这样的结果是,当下现实的文学在学术上缺乏份量,只有等到这些东西经过历史后才会有价值。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比

与古代文学有所不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当与现实建立起联系。很多学者忽视文学的现实,认为现实是造就不出好的学术文章。而那些所谓的好的学术文章,与现实联系甚少,虽然被写出来了,但时间久了,便会无人问津,也只有那些为了学术而去看看那些文章而已。现在很多“80后”的作者的一些作品反映的都是对人生态度的歪曲,而且有责任感的缺失,但他们的作品被众多年轻人所追捧,但这样的文章在那些学术期刊上很难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直面现实的研究很难做出向学术那样。由于学术关注的焦点不是当下,现在的很多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就不再读当下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很多学者已经对当下作品失去了兴趣,就算是读也只是为了学术需要,而不得已去读。这样那些直面现实和抨击现实的作家将会被漠视。有的作家知道死后才会被人们所发现。

四、结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承担一种历史使命,去解决当下的现实的问题,因为当下中国的现实文学确实存在着太多的紧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学的前途和未来的,但是远离现实的文学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当代文学应与当下现实建立起联系,更多的关注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电.当代文学的态势及其研究方法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白烨.2006年当代文学研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3] 记者 王洪波.《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问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张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问题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