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辨,开展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2023-05-30 02:50单光玲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辨性口语交际

单光玲

随着学段的升高,口语交际栏目设定的主题逐步向思辨性转变,形式包含了劝慰、演讲、辩论等,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强的思辨意识。教学这类主题的口语交际,需要紧扣2022年版课标在“表达与交流”所设定的目标定位:“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请自己的观点。”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遴选话题素材,唤醒思辨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更是口语交际的素材蓄积地。教材中口语交际所设置的主题,在鲜活、具体、明确的同时贴合学生的生活實际,与学生的真实学情吻合。所以,教师在教学口语交际时,就应该秉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契合教材的理念,在尊重教材主题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合、调整,遴选、提炼出有研讨价值的素材,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

以教材六年级下册的“辩论”为例,编者为学生呈现了四个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1)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2)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3)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4)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不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这些问题来自于当下学生的真实生活,有的甚至已经给学生造成困扰。但究竟该选择哪一个话题作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主话题呢?还是应该另辟新话题?教师不要主观地做出判断,而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走访、调查、资料搜集,并进行汇总和分类,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从学生角度把握和考量,哪些话题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才能直击学生的心灵和兴趣点。

师生可以一起将搜集的资料划分为校园、家庭和社会三大类别。关注度高的“校园类”话题有: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学生之间的冲突,该找家长解决,还是该找老师解决?“家庭类”的话题,主要包括:严厉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利还是有弊?孩子做家务,该不该得到有偿奖励?触动学生思维的“社会类”话题,主要包含:老人倒在马路上,究竟要不要扶?垃圾分类增添了很多麻烦,该不该全面推行?

如此甄别和遴选话题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思辨、联系、对比的过程。当学生带着目的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搜集资料,再带着整理归类的资料重新回到教室时,他们的内心和思维已经对选择的话题进行了合作性交流、多维性分析、准确性评判,给后续课堂中的言语交锋、口语表达奠定了基础。

二、建构表达模式,达成交际目的

思辨类型的口语交际,虽然同为“表达观点”,但不同的主题需要有不同的素材,自然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交际特点和要求。比如劝慰类重在直击人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荐类侧重于展现对象,让其乐于接受;演讲类更注重理趣的融合,并展现出各自不同的交际密码。因此,教师不能本着“教学一个主题,只着眼一个主题”的思路,而要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提炼突破思辨难点的一般策略,形成合理化、规范化的言语表达方式。

比如六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就是典型的劝慰类交际主题,如何让学生掌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交际密码呢?教材呈现的话题包括: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狗;说服同学,在班里设立“生物角”;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三个话题具有明显的矛盾性,比如养狗有危险性,义卖活动可能会影响卫生,所以才有了“劝说”的必要,同时也增加了这一类思辨性口语交际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尽可能从学生的视角关注问题,明晰他们的担忧,针对性地展开攻关。比如说服妈妈让你养一只小狗,首先从“理”字入手,着重分析说服妈妈可能存在的障碍:担心小狗会对家人造成伤害。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一点,提炼出说服妈妈的理由:精选品种,定时检疫,规范交往。其次,从“情”字入手,师生共同研讨,怎么能让妈妈更容易答应我们的请求。由此,情理交融,学生不仅在这次劝说的口语交际中,输出丰富而高效的内容,在交流和表达中,掌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交际密码。基于此,教师组织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尝试对其他话题进行实践迁移,在巩固中掌握方法,形成策略。

对于思辨性的交际主题,教师要在学生认知不够全面、缺乏策略的情况下,针对对应的状态,设定理由,罗列好处,用清晰的思路、多维的策略,真诚的情感辅助,达成口语交际的目的。

三、遴选多维素材,反思悦纳观点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问题、同一现象,自然也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化、多元化体验的理念,教师不能强行改变学生的看法,更不能将所谓的正确答案强加给学生,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并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年级上册设置了主题为“父母之爱”的口语交际,针对父母爱孩子的不同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看待父母之爱。比如面对父母的整天唠叨,有的学生从中看出爱,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种烦恼。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激活内在的生活储备和经验。比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现在取得的文学成就,说明父母的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随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有过或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组织学生交流看法,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去理解,鼓励学生多辨析,形成更加立体、全面、客观的认知,让没有感悟到父母之爱的学生不再迷茫,逐渐走向明朗,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拨云见日,感悟父母之爱。

教学时,教师不要一味打击和否定学生的认知,而是要借助单元课文的素材以及作者真实的成长范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与作者的认知交融碰撞,提升思辨式看待和解读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思辨性口语交际输出内容的质量。

四、整合生活资源,彰显育人价值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是为了学生能够与他人平等、友好地交流,实实在在地为生活服务。因此,联系实际生活是教学口语交际尤其是思辨性口语交际的重要方法。只有真正打开生活之门,口语交际的教学才能拥有光明、广阔的道路。

以五年级下册“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这一口语交际为例,编者设置这一内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身边人的童年世界,了解不同人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教材中,编者所设定的问题都指向于具体的生活,为学生口语交际的实施奠定了生活基础。比如“问题清单一”中,设置的问题有:“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问题清单二”紧扣玩具,以此为话题设置了三个问题:“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最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最喜欢它?”“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充分交流和走访后,通过幻灯片,播放祖辈、父辈以及其他人童年时代的经典画面和视频,旨在让学生走进他们的童年世界,在交流中可以围绕着不同的方面展开交际和提问,也可以就一个话题展开交流。而这一口语交际主题的核心,并不在于了解他们的童年,而在于学生走进他们的童年世界后,能够联系生活与自己的童年对比,让学生明白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来之不易,实现“珍惜童年时代,珍惜幸福生活”的育人价值。

思辨性口语交际的核心不是呈现和搬运信息,而是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教师要在激发学生思辨意识的同时,强化交际主题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思辨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驿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思辨性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交际羊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