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书锴 方晓恬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和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创新指明了方向。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必须深化总结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以此为基,创新我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学科化,着力构建自主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强调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和我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创新指明了方向。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由此奠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形成了具有自主性、富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建设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由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以此为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创新,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学科化,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指出的,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品质
一百多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建党百年之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者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立志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作出新贡献。新闻传播学者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具有反思性、批判性、构建性和系统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传播学,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特色集中表现出四个理论特质:坚定的党性原则、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一)坚定的党性原则
从“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到“党媒姓党”,坚定的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鲜明底色。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的办报实践与新闻理论创新特色,这一过程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同向而行。1942年,针对“同人办报”等问题,延安《解放日报》进行改版,强调党报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要在报纸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初步确立了“全党办报”的实践范式。同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高级党的领导机关,必须亲自注意报纸的编辑工作,要使党报编辑部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政治生活联成一气”。[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方针。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同志同人民日报社负责同志谈话,关于“政治家办报”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二是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三是编委会可以扩大些,开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四是要吸收报社以外的专家、学者、作家参加报纸工作。[2]这些改革不仅践行了列宁关于“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重要论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媒体行业调研,多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可以说,“党媒姓党”成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从马克思、恩格斯“党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政治性机关报”,到毛泽东“我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到习近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都明确强调了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同时,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新闻学科的政治性根植于党性和人民性之中,是新闻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基础与前提。显然,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是用学术讲政治,以政治强学术,以做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大学问、真学问。
(二)鲜明的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丰富的新聞实践中便提炼出了人民报刊的理念,由此使人民群众成为新闻事业真正的主体与主角。1943年,胡乔木发表《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提出报纸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要发挥教育群众、提升人民文化水平的积极作用。1946年1月11日,陆定一为纪念《新华日报》创刊八周年发表了《人民的报纸》一文,进一步论述了人民在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创办报纸或者包含黑板报、墙报、读报组在内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新闻宣传工作,都是党和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党通过报纸等大众媒介充分发挥了向人民群众宣传政策及宣传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最广大人民群众也正是支撑党报在艰苦条件下不断发展的主体。
基于这些丰富的历史经验,“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学者曾对1989年三篇新闻工作重要讲话进行回顾,包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把握新闻工作的基点》。三篇重要讲话,深刻讨论了中共新闻事业始终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正如当时习近平同志所阐释的,“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新闻工作者就是既要宣传党的主张,又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愿望、要求,把两者统一起来”。[3]党性来源于人民性,党性引领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的实质在于体现人民精神,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其品质是诚实的,本质是真实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道路同样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指导。
(三)深厚的实践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哲学式的抽象理论,它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实践,是新闻实践的思想升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是理论观念也是实践观念,在实践中注重新闻传播规律、舆论引导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策略、话语方式及引导方法。在具體生动的新闻工作中,中国已经并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指导形成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在新时期,胡锦涛同志就曾提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4]“三贴近”正是新闻工作坚守实践观点的重要原则,新闻工作者只有在人民群众广泛而生动的实践中寻找新闻源头,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出了更加生动的论述,“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5]要求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就是要继承与发扬调查研究的中共优良传统;用好“笔力”,就是要充分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扎实地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既为实践所需,又是理论创新所在。因而,在学科建制上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时代召唤和当代中国学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也是伟大时代新闻实践的现实呼唤。
(四)宽阔的国际视野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一理念也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学术生命力,为中国对外传播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面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而生动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契合“自由人联合体”[6]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7]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生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些宝贵智慧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所要汲取与践行的。对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实践中要具备更宽阔的理论视野、更先进的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讲好中国如何超越冷战思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讲好中国如何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规避“修昔底德陷阱”,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构建起充分凸显中国智慧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学科意义
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发展规律,即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独立自主,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进步和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党报理论和党媒体系,以及形成了与此相应的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体现了新闻理论的原创性和自主性,具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学科基础,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恰逢其时,有利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创新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新闻学发展进步要不断从伟大社会变革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时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文科发展新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入需要发展的新兴学科,其发展的目标就是解读中国实践、解释中国奇迹、总结中国规律和构建中国理论。可以说,在当代世界新闻传播理论发展的格局中,唯有中国党报思想才能举国家之力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散发真理的光芒。
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当代世界新闻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理论意义。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因为在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也是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者、推动者和领路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问题清单”,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要回答好时代之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大地上创新与发展,也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不断传播,才能指引各国共同应对变局,共享发展。
(二)深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实践变革
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方法和路径。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即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抓住实践这一武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成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中国新闻实践层面而言,面临多重现实背景,比如传统观念、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混合交融之际,新闻事业需要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回答时代之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理论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也必须由实践、时代和历史来检验和不断与时俱进。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也没有现成的理论模式,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是在阐释、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发展,反过来又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论指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往往来源于鲜活而丰富的实践,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更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摸索创新传播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引下,使算法、智能、数据等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追求科技向善,真正为人民服务,这也对高校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拓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学术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建设“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致力于构建融通中外的学科话语体系,以便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和对话,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贡献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理论逻辑起点、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理论体系建构性的研究,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认知、新阐释和新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贡献的中国智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贡献的中国方案。在新文科发展规划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入需要发展的新兴学科,这一学科发展的目标是解读中国实践、解释中国奇迹、总结中国规律和构建中国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闻学。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持续发展与完善。
(四)实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揭示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新闻传播事业“人民至上”的要义,是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要求,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此,高等院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与研究的主阵地,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党的新闻传播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需要以新的教育形式,培养新时代和新闻事业所需要的理论人才和业务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新闻观教育与传播的主阵地,需要有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以便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和对话,构建融通中外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为世界新闻事业贡獻中国智慧。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系统观念为推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闻学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回顾百年党史,坚持系统观念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套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从党的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出发来认识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具有社会、政治、经济三方面的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存在方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经济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互为补充,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必须把握好系统观念的思想和方法,整体性推进新闻学学科的构建、发展和完善。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党的新闻事业始终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由此,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者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本文为河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新文科背景下的传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XTD202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一九四二年三月十六日)[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58.
[2]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42-43.
[3]郑保卫.经典文献,历史镜鉴:重温30年前三篇新闻工作重要讲话[J].青年记者,2019(34):40.
[4]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5]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年8月21日)[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5.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郜书锴为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方晓恬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