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而且还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模块,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锻炼自身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科学地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拓宽与迁移阅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文本知识的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为切入点,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对话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对话性为基本原则,改革传统以教师单方面范读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与感知,从而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应主动给学生创设师生互动交流的情境,比如以给学生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其主动表达自身的情感或阅读感悟,全面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与思想内涵,营造优良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阅读共鸣。与此同时,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主旨内容、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这对学生学习乃至社会生活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性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自主性原则为基础,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其在思考与实践中发展自身个性。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智力、阅读能力、生活經验都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较大。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尊重与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赏析阅读文本中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为了体现自主性原则,教师要“以学定教”,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改革传统被动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阅读素养。
(三)读写结合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避免阅读与写作被割裂,因为二者的联系相当密切。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在写作中应用阅读素材,通过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其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发展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素质水平联系相当密切,素质水平的提高以自主阅读能力提升为基础;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与稳定对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又起到促进作用。小学语文阅读中素质教育的成果具体可以表现在两点,一是理论知识充足,可以熟练地阅读文本;二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用文本阅读理解的能力,在接触到新的阅读文本时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全面发挥阅读文本的工具性,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接触到的文本进行了解,把握阅读内容,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陶冶学生情操。
(二)强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小学阶段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时间不长,在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更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需要阅读较多的生字生词,但学生这方面能力有待加强,容易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害怕阅读,加上部分生字的影响,朗读不够流畅或者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如此,学生在上阅读课时兴趣不高,这样不利于教师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可见,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避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让其从以往的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与性格,切身体会大自然的风景,熟悉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无论诗歌、故事还是其他的文章对提高学生自身阅读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中积累更多阅读资源,健全自身知识体系,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比较优秀的文章,让其发自内心地喜欢写作。
(四)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
语文教材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这些文本无论在塑造人物形象还是传递思想品德方面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能力相符。学生在阅读环节中受到优良思想品质的熏陶,在高品质文学作品的影响中培养其优良的价值观。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帮助学生塑造了优良的品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理念落后
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主次不明的情况,比如部分教师仅单纯地将多种教学方法叠加,不重视学生思考文本的内容,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最终只会降低阅读教学效率。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字词句,在阅读中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掌握基础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相当落后,老师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与理解感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阅读教学形式单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贯穿“读”,不要仅关注个别学生,而是要关注全体学生,刺激学生提高阅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掌握文本内容,让其在阅读训练中读通且读准文本,从而将作者传达的感情读出来。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要选择丰富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切身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通过默读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朗读检验学生发音的正确性等等。但是纵观当前现状,教师在阅读课教学运用的是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性,调动不起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要想上好一门课程,必须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简单来说,明确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明确学生要在阅读中掌握的内容与技能。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维目标就是教师制定相应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的三个层次。然而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设置比较模糊的教学目标,这是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学生对抽象教学目标的理解不足,很难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标。二是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較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若对学生的要求偏低,阅读教学挑战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这是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的体现,这样使教师的主体作用无法体现,而且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奠定阅读教学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以课程改革要求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三维教学目标,全面分析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情,制定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这也是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明确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教师应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前提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更多基础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设计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时,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态度。待教师清晰地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目的后,就可以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为有序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中蕴含的写作方法、生词、情感表达等,在此基础上设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途径。比如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因文章涉及的情感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很多,这些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立足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会读并掌握文本中生字生词的含义,了解雨来英勇地与侵略者展开斗争并保护革命战士的故事。二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概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三是教师要对《小英雄雨来》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把分析文章字词与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分析出小英雄雨来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体会小英雄雨来保护革命战士的英勇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精神。教师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让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奠定阅读教学的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通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打造生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学习压力,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构建优良的教学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媒介,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并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学习。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本,从中切身体会文章中的内涵,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比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呈现战士痛击敌人与英勇跳崖的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切身体会英雄战士敢于牺牲自我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看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英雄的动作、语言、行为与神态等描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概括出英雄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高尚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向英雄们学习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三)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整合好教学资源,并适当进行拓展,给学生呈现其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互联网资源相当丰富,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或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给学生呈现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如作者的事迹、写作背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以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可以该事件发生的背景为基础进行资料拓展,让学生对该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全面了解这一事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为学生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故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学生在初步认识旧中国所处的环境之后,再进行自主阅读,思考我国被侵略的原因,从中有何启发等等。可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缩写与仿写训练,强化读写结合
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后缩写与仿写。比如教学《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教学任务,先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其自主选择扮演课文中蔺相如、廉颇、秦王等角色,然后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并剖析角色的特点,最后小组之间合作训练,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力,掌握制作简单道具的方法,在舞台上展现小型舞台剧。通过这样的分组演练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习这篇文章后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篇文章的内容缩写成100~200字的故事,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就文章内容仿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针对存在的阅读教学理念落后、阅读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等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奠定阅读教学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缩写与仿写训练,强化读写结合等方面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