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英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双向发展,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已经日渐深入,而这一转变为学前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尤其是对语言教学来讲,巧妙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教学目标实现有超强促进作用,并且在信息技术作用下语言教学的相關内容能够更为真实和直观地呈现到幼儿面前。鉴于此,为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本文主要对该类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以往幼儿园针对语言教学活动,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教师进行语句朗读,而幼儿只要跟随朗读即可,这种语言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导致幼儿群体面对语言训练时常会表现出较强抵触情绪。与此同时,这种固化的学习模式难以锻炼幼儿的主观思维,甚至严重束缚着幼儿的思维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与幼儿发展和成长需求极不相符。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增强幼儿语言兴趣,并使之能够在愉悦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可将信息化技术和语言教学深度结合,以此调动教学氛围。
一、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来讲,兴趣是支撑其学习的主要前提条件,也是基础所在。但受到身心特点的影响,虽然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兴趣,可兴趣也会很快失去。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学时整体趣味感和新鲜感会有明显增加,面对这种十分新颖的教学内容,幼儿群体也会更为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使其一直保持在最佳学习状态。
(二)突破语言教学重难点
幼儿时期正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理解抽象事物时会有较大难度。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对幼儿的阶段性认知能力以及身心成长规律有充足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做到以此为前提突破教学重难点。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知识以直观且形象的状态呈现,可使复杂内容简单化,幼儿能在信息技术指导下更精准地明确事物发展规律,从而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简单来讲,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有效性和趣味性等教学优势,其能够更好地辅助幼儿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激发
学前教育阶段是锻炼和培养幼儿群体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关键时期,而想要实现此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设计带有较强情境性与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而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形象且真实的语言情境,这样幼儿也能立足不同视角和方面分析、了解和思考事物,并由此获取更多答案,与此同时,幼儿经过充分地训练,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四)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幼儿学习、成长以及生活环境有极大差异,所以其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也有明显区别,如幼儿教育中会有一些幼儿群体活泼好动、善于表达;也有一些幼儿性格十分内向、沉默寡言。基于此,教师应提前对幼儿主体差异有所了解和重视,充分认识到其语言表达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此问题,如果教师依然采用单一性的语言教学方式,就会严重限制幼儿的主体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固化的语言环境下,善于表达的幼儿难以充分发挥自身表达欲望;反之不善表达的幼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但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加以应用,教师能够采用视频、声音与图片结合的语言教学形式,而这不仅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甚至也能为幼儿营造更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群体能够对语言学习投入更多的热情,也能从中获取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而这对其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超强促进作用。
(五)有助于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开展语言教学时,儿歌、绘本故事以及古诗词的欣赏是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该类文字知识,能够使幼儿获取更好的情感认知,同时对其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极大帮助。但以往教师仅是通过图片和朗诵的形式为幼儿呈现学习内容,所能起到的引导作用十分有限,并且这种教学形式无法将语言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意境充分展现,甚至对教学质量也有严重影响。但在信息技术作用下,语言知识能够以更为形象的状态呈现,幼儿通过感官认知能受到知识的感染与熏陶,另外,借助该技术教师可更精准地设置语言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
(一)通过模仿建立语言体系
幼儿语言的学习并非被动,同样在学习和了解语言知识时也不应是被动的。受年龄、经验以及认知规律所影响,幼儿在面对带有趣味性的知识和事物时能够主动研究和模仿,同时对趣味性语言幼儿也会想要主动交流和沟通,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有意识地进行自主练习,这种语言上的模仿具有一定创造力、灵活性以及想象力,由此看出,幼儿交流时如果能够激发其兴趣和探索热情,则能使其主动表达和交流。但在这一过程中,若幼儿缺乏自身经验则会对交流与沟通产生极大影响,一般幼儿都会主动且积极地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最常见方法是模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言行来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
(二)可模仿创新创造应用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知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基于这种个体差异开展语言教学,引导幼儿交流,辅助幼儿更深层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技巧。同时,教师也应明确语言学习过程亦是创新创造过程,语言教学环节能够为幼儿群体提供一些极为相似的语言,但是因其个体存在差异,所以模仿结果也会有一定区别,在实际表达时无论是形式或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幼儿乐于模仿他人,并且对较强趣味性的事物或人都能产生浓厚喜爱,喜爱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认知也会不同,所以幼儿在表达某项不喜爱事物时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也完全不同,教师也可趁此契机引领幼儿学习和模仿创新创造应用语言。
(三)可综合音形义语言知识
语言学习过程中,幼儿通常会先理解内容表层含义,再与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事物相结合,所以语言学习也可视为认知和了解事物的过程。以“香蕉”这一词汇为例,语言教学中首先会让幼儿认识到香蕉是水果的一种,并且可尝试让其表达出香蕉特点、形状或是味道等,或者也可让幼儿尝试对香蕉的拼音拼读和汉字书写进行练习,这样能够引导其主动联想与香蕉有关的一切事物。此外,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辅助幼儿群体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语言知识,如此不仅能够使幼儿记忆逐渐深化,同时也能促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幼儿表达欲望
从年龄角度分析,学龄前幼儿整体年龄偏小,并且幼儿时期是其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此时调动其表达兴趣和欲望是语言思维发散和表达能力的基础所在。以往幼儿园在组织语言教学时大多是由教师主导,单向对幼儿传递语言知识,幼儿只要跟随教师思路进行训练即可,这种固化的教学形式不仅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有所限制,同时也无法保证教学成效。信息化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够将此教学弊端充分改善,也能够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多可行性,这对激发幼儿主体学习自主性也有一定帮助。以《大卫,不可以》绘本故事为例,以往教师借助绘本开展语言教学仅是对幼儿讲解基本故事内容,在信息技术辅助下,首先,教师可将绘本图片在白板中进行投影,以便幼儿展开观察;其次,在讲述绘本故事时,也可利用绘本故事情节或图片引导幼儿锻炼表达能力,如阅读活动开始后教师可向幼儿表明“今天要为小朋友介绍新朋友,他叫‘大卫’,有谁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呢”,教师则可通过投影为幼儿展示“大卫”,并且要在该过程中引导幼儿对“大卫”的外貌特征进行讨论;最后,为了让幼儿对整篇绘本有所了解,教师可将绘本中的不同图片内容呈现给幼儿,引领幼儿观察和讨论该图片中包含的内容,如“在橙色房间内的大卫脚踩书籍且打翻鱼缸”,针对此内容教师可要求幼儿尝试说出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更要鼓励其说出“不可以”“不对”等词汇。通过该教学方式可以看出,幼儿表达能力较为有限,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相关内容,并采用猜测或提问的方式带领其描述故事内容,从而调动其学习兴趣。
(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语言环境
幼儿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成长速度较快,语言感知能力较强,但是该成长过程中幼儿生活状态平稳,最常接触的环境则是幼儿园和家庭,其所能接触的环境十分有限,而这对其语言能力提升也有诸多限制。另外,如果语言教学中仅是依托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将会对幼儿学习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有严重影响,甚至容易引发其对语言学习的抵触情绪。为有效解决这一弊端,教师应结合该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语言教学环境,并且要让幼儿在无意识状态融于该环境,从而完成语言训练。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能够辅助教师尽快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再结合幼儿认知及学习需求营造多元语言情境,也能通过视频或图片让幼儿在真实景象中开展语言训练。例如,动画片对幼儿会有较强吸引力,生活中幼儿常会对动画人物的语言和行為进行模仿,所以教师可将动画内容引入语言教学活动中,即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动画人物展开实际对话,具体实践环节除要求幼儿对动画人物语言进行模仿外,也要让幼儿尝试模仿其表情和语气,要确保其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参与到语言情境训练中,这样不仅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会被充分调动,而且语言教学效果也能持续提升。
(三)巧妙应用信息技术,结合语言与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组织教育活动的常见方式,主要是幼儿面对游戏会有强烈的探索和参与欲望,通过游戏也能进一步降低教学难度。换言之,游戏是幼儿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驱动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时应对游戏巧妙运用,更要借助信息技术促使游戏和语言教学深度结合,如此才能促使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双向增长。在应用语言游戏教学时,教师也应考虑到常规性语言游戏类型极少,因此其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语言游戏,这样才能使语言教学价值充分发挥。以生活语言游戏为例,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多媒体为幼儿群体呈现不同生活场景,如超市、十字路口、公交车、医院等。其次,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并引导各小组自行选择某一情境,讨论在该场景中会有哪些趣味事情发生。最后,教师让组内成员根据情境分配角色,重现其认为可能会发生的真实事件。通过这一游戏教学方式让幼儿主动联想自身经验,同时也能以此为基础加以创新,幼儿进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仅其想象力、创新创造力能够有明显提升,语言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纠正幼儿发音习惯
对幼儿群体来讲,其身体与心理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其口语发音和表达能力依然较为薄弱,并且发音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一直属于难点,因为语言发音训练极为枯燥,所以幼儿不愿在该部分投入过多时间,而这也直接导致幼儿难以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针对此问题,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不同场景的微课内容,在微课中呈现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以供幼儿自主训练,如此一来,发音训练会变得更加有趣,幼儿也能一直保持在最佳的训练状态。例如,教师可将米老鼠、唐老鸭、哪吒等动画人物形象作为微课主人公,让幼儿浏览微课内容并模仿其语言发音,一段时间后不仅发音训练氛围会有明显改善,幼儿群体也会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五)灵活使用信息技术,组织语言实践活动
开展幼儿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群体在生活中对所学技能或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但是现阶段有部分幼儿园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存在严重纸上谈兵问题,其仅是对幼儿讲解理论知识,反而忽视了幼儿的实践运用。与此同时,传统理念下个别教师过于注重说教教学,以致幼儿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存在兴趣不足、状态不好等问题,但将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融合后能够妥善解决此问题,并且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例如,语言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向幼儿播放同年龄段其他幼儿的朗诵和唱歌视频,通过该方式激发其表达欲望,也可组织朗诵竞赛,并将所有幼儿的具体表现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络平台,这样在竞赛结束后幼儿也能不断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语言表达缺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所组织的语言实践训练活动,如在生活中要求家长每日录制幼儿讲绘本故事的视频,随着家长的深入参与,语言教学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且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显著增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灵活应用,不仅对幼儿群体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同时也能确保幼儿教育目标全面实现。因此,教师应以信息技术为前提,通过激发幼儿表达欲望、构建语言环境、设计语言游戏、纠正发音习惯和组织实践训练活动等多种方式,促使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