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09:47邵次燕
家长·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图文创设课文

邵次燕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情境是将学习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图片等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将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依托课文背景情境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情境教学法在形式上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情绪、情感的表达,并与逻辑思维、推理判断思维以及语言的表达相融合,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但教学不能脱离教材,创设情境教学法也應当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依托课文背景情境进行教学。通过课文背景可以了解到课文描述的事件发生的年代或时间、人物事迹等,学生了解后再去读课文,结合背景更好地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利于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相比,摆脱了机械化的记忆方式。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境教学,该篇课文的背景是:为了让全国人民积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我国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作为植树活动日。之后某一年的这一天,邓小平同志在北京种下了第一棵小树。如今,小树已经长大了,风姿挺拔,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在了解课文背景后,学生已经在大脑中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充满希望的情境,随之进入课文的阅读,能够带着兴趣正确地拼读拼音、认识生字,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后练习字的拼读和默写时,就会联想到课文的情境,有助于字词的深刻记忆。同时,课文中的“兴致勃勃”“绿油油”“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等词句与课文背景相融合,能够增加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丰富自身情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之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将情境创设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特点,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教材为依托,善用课文背景情境进行教学,以此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音效烘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应用符合教学内容的音乐或者歌曲来烘托情境,也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一种有效措施。音乐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科学表明,在良好的情绪下,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提高效率。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课堂虽然能顺利地完成古诗的朗读和背诵等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学生只是机械化地进行朗读和背诵,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在语文教学时利用音乐烘托情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还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古诗《赠汪伦》的情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在进行朗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匹配的乐曲,由于是古诗,可以选择古筝、笛子等乐器演奏的乐曲,表达出诗句的抑扬顿挫和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这首诗歌,一方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穿越到了古代,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豪情壮志和朋友之间的义气;另一方面,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浮想联翩,想象出作者乘船要与朋友分别,朋友前来送别的场景,既有因朋友之间相互珍惜而欣慰的情感,又有因要与朋友分别不知下次何时相见的悲伤的情感。由于产生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能够更加投入感情,背诵古诗也就变得水到渠成。通过音乐烘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态度观和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播放短片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高效性。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应与信息技术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比如,用播放短片的方式创设情境进行《秋天的雨》的教学,教师从网络上搜寻有关这篇课文的动画视频,或自己制作视频。在略读课文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短片,根据课文的内容播放不同的画面。读到“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一句时,视频里会呈现出秋雨过后,山里大片大片泛黄的、紫色的、红色的树叶,并对树叶进行近距离的特写,看出树叶的形状像扇子一样,随着秋风肆意飘动。读到“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这一句时,短片中展示各种各样秋季的瓜果,五颜六色,个个成熟饱满,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要被人们品尝,仿佛隔着屏幕都能够闻到它们的香味……通过视频短片,学生们仿佛置身在秋雨过后的田野间,感受秋雨过后大自然的美。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技能方面,对生词有了更好的理解,还能够积累好词好句,初步感受散文体裁的文章带来的美感,再结合生活体验,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习作练习中。播放短片创设情境是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使教学更多元化,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

四、图文创设情境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专注力较差,但是观察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重。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认知特点从图文创设情境的角度进行语文情境教学。漫画是一种图文的表现形式,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漫画,从幼儿阶段的绘本到小学生能够看得懂的漫画,图文的创作形式早已进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图文形式展现出不同的情境,哪怕是简单的一幅图片配上几个简单的字,都会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探究的兴趣。利用图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比如,《父亲、树林和鸟》这节内容的情境教学,文章一开始叙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教师可在课件上展示课文的标题、作者,下面配以图片,内容为一位父亲在树林里抬头仰望一只站在树枝上唱歌的小鸟,文字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简单的图文把本节课文描述的对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读到“父亲指着一棵树的树枝对我说……”这一句时,图文设计为父子两人站在一棵树前,父亲右手指着树枝,旁边配以对话:“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会动?”学生进入到该情境中,仿佛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和父亲对一件事物进行探讨,或者有时父亲提出一个问题,自己想着应该怎么回答。读到“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间”这一句时,图片为小鸟张开翅膀,有力量地蹬着树枝飞向蓝蓝的天空,并配以改行文字,对瞬间一词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强调。通过图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课文深度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进入情境时,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汉字的正确书写,提高学习效率。

五、小组合作演绎情境

语文的教学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绎情境,由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合作演绎情境是指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如前后桌,对课文内容或者古诗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用正确的情感和准确的表达将情境表现出来,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教师可以在旁指导,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自己演绎的情境中学会词语的使用环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达到在别人面前谈话时落落大方,自信地与他人交流的学习目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拓展思维。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节内容的情境教学,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情境演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下的小兴安岭,还有一个旁白进行课文的导入和结语。每位同学都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小兴安岭,并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来呈现具体的动作。在演绎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一些拟人、排比以及比喻等句式的使用方法,还学到了用“又松又软”“又肥又厚”“又香又脆”等词语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演绎拓宽了视野,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为之后的习作积累了有用的素材。小组合作演绎情境能够将课文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词语、句式,提高口语交际与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引导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对课文内容进行情境演绎,也可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情境的拓展延伸,有效地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六、口头创设情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进行拓展创新的思想源泉。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除了可以借助课文背景、音效、视频、图文等辅助内容,教师还可以进行口头创设情境。口头创设情境是指教师上课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创设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课文,在了解课文所讲述内容的前提下,选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情境的创设。除了语言的目标性,还应注意语言的活泼性。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专业,还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上课时讲话要抑扬顿挫,提出重点。创设情境的语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能够适当地与学生互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小电影院》的情境教学,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口头创设一个情境,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由此引入课文。“同学们,电影院对于你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在我的童年里,电影院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我是在空旷的操场上看电影,虽然我没有去过真正的电影院,但关于看电影时发生的趣事让我印象深刻。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在电影院里发生了什么趣事?读完后,你们也来说说关于电影院的趣事吧!”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由于教师创设的看电影的情境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又符合课文的内容,教师采用叙述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更好地体会课文所叙述的内容,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由于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课文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口头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七、将情境带入生活

实用性是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也应抓住这一学科特点进行研究。小学生日常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参与的社会实践较少,平时的主要活动为学习和娱乐。在校内,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在校外,受学习能力、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学生玩心比较重,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时会出现开学焦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如何将语文情境带入生活。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将语文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例如,《盘古开天地》的情境教学,学习完课文后,学生可能只是了解了怎么样开天辟地的、发生了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结果。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这类故事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浅浅地掌握了一些知识,没有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将这个故事形象地讲给自己的父母听,父母听完会有什么感受。父母的社会经验比学生多,理解能力也比学生强,能够把这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情境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发思考:“原来我们生活的大地和天空都是盘古开辟出来的。”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该神话传说去图书馆或者网上寻找类似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看看生活中哪些细节与这些神话故事有关。学生都知道中秋节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传统,这就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学生会联想嫦娥是不是也在享用水果和美食呢?将情境引入生活中,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熱爱阅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八、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利用课文、音效、视频、图文、口头创设情境等方法,有效地将创设情境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猜你喜欢
图文创设课文
画与理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