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3-05-30 09:47巩春红
家长·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史料历史素养

巩春红

史料实证是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历史学科极具特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因为对史料实证进行分析可以再现历史。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现实意义,将其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且扎实掌握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本文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为切入点探讨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正确三观

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史料实证的意义较多,除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史料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古人的经验中掌握更多优良的品质,让学生形成“以史为鉴”的优良思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本身以历史为佐证,全面阐述一个国家的衰亡与繁荣。且至今为止以史为鉴逐步引申,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建设优良的理论依据,由此可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史料实证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素养。

史料实证除了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之外,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只有长期在生活中应用史料实证精神,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鼓励,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比如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学生除了可以从中了解到艰苦的历史,还可以从长征精神中学习到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在学生日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就会发挥坚持不懈与不畏困难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教师应主动改革落后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比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吸食鸦片的悲惨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鸦片对人体侵害的严重性,切身体会鸦片战争的残酷之处与列强侵华的本质,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中考不断改革,文献史料在历史试卷中的比重增加,尤其考验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文献史料,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教学“对外开放”时,教师可以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为基础,将其与改革开放做对比,让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两段历史,之后梳理这些历史史料,让学生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四)改变学生学习理念

教师将史料实证加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应试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高度关注学生历史成绩,不重视学生是否可以透彻理解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更多在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理念,通过叙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自身史料素养的能力。

二、教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主要渠道,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广泛收集相关视频与图片,给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历史学科的氛围,让其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比如学习孙中山先生相关知识时,教师仅借助教材上的知识很难让学生对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进行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了解孙中山的经历,了解历史上与孙中山有关的事件,在此基础上预习并整理课文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整理相关资料,掌握辨别资料真假的方法,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更多事迹;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归纳历史问题,区分所用资料的来源,切身体会史料的价值。如此,学生除了形成史料实证意识之外,还可以学会理智地看待问题,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

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还是教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保证历史材料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比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增加地图、历史场景,尤其要注意标注历史图片的来源,不断提高学生探索历史学习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时,除了要考虑学生中考之外,还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历史学科。这就要求教师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这对提升学生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育理念

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现实意义,更多受到傳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改革传统教育理念,提高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视,合理地应用史料论证,全面发挥引导价值,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这对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学习技能,主动引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全面挖掘教材重点与难点,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此外,教师还要确保选择符合与教材有关的史料,在融合中提高学生分析、思辨与思考能力。

(四)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这样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自身史料实证素养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课外书收集史料,以预习的内容为依据,做好史料的收集工作,让学生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巩固阶段设置辩论赛,让学生自主发表自身的观点,培养学生求证精神。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历史书籍方面的活动,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素养。但在此期间教师要明确的历史书籍较多,对学生鉴别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内容难度适中的书籍,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优良学习情境,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从教师的某种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而学习情境与学生学习的关联性不大,因此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并不重视创设课堂情境。就传统的课堂教学经验可知,初中阶段的课时相当紧张,极少部分教师考虑到创造教学情境,更多以直观授课为主,不利于给学生灌输所学的知识。虽然表面上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当前时期,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创造优良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学《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辛亥革命》相关片段,让学生“穿越”到古代,共同探讨人们尊崇的信仰,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意义,为学生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奠定基础。

(二)辨别史料真伪,明确史料价值

历史史料来源较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增加了我们辨别历史材料真伪的难度。要想提高运用效果,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否则就会用错史料,最终可能误导学生。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辨别真伪材料的依据,比如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并将人物与时间为依据判断与手中的资料是否对应,这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真伪材料中相当重要的内容。

史料的价值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角度。为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指导,让其掌握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发挥史料的用途,明确其价值。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本文有关的史料,让学生对史料的价值与真伪自主进行甄断。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与内容后,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为学生播放文学史料与实物史料,给学生判断史料真伪的机会,让其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待史料,发挥史料的价值。

(三)立足教材,科学选择史料

历史学科以历史材料为基础,经史料实证后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历史知识的机会,了解历史事件。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历史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让其走进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要以教材的主线与教学主题为依据,让学生在清晰的历史教学流程中寻找历史价值,比如教师可以将历史史料实证融入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更为全面。但是史料来源多、真假难辨,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在史料实证时科学选择史料素材的能力,通过符合史料的选择使学生明确史料实证的价值,提高学生自身辨别史料素材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了解该革命的创新成果,切身体会工业革命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介绍工业革命与时代背景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与价值。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提高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更多的途径查找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历史观点进行评价与论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项目化驱动教学,合理利用史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学习历史学科最好的教师。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教师要主动改革教育理念,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正确地指导,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学《美国内战》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比如“美国内战开始的时间、契机与导火索?美国内战后构成了何种统治格局?美国内战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学习目标,进一步探讨历史资料,带着问题探究知识。学生在查找与检验资料的过程中清晰地认知了历史事件,对历史真相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并在总结与概括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收集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五)拓宽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还要适当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历史事件具有明显的连通性,与课外历史资源對比,教材知识缺乏概括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资源融入课堂,丰富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趣味,让学生直观且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从而提高自身迁移能力。教师收集历史教材资料时可以立足教材,就教材中的人物事件进行拓展教学,给学生补充更多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了解。以《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内容为例,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掌握列宁举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十月革命的意义,然后对列宁的生平事迹资料进行拓展,让学生立体化认知其生命事迹。如此,在拓宽资料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体会人物的多面性,从而对探究历史知识产生较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历史实证素养。

四、结语

综上可知,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实证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创造优良学习情境,营造和谐学习氛围;辨别史料真伪,明确史料价值;立足教材,科学选择史料;项目化驱动教学,合理利用史料;拓宽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等,从多个方面教学为培养学生历史实证素养做出贡献。在此期间,教师还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实证素养的有效对策。

猜你喜欢
史料历史素养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