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曾提出“六大解放”理念,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笔者以为,课中操就是陶先生“六大解放”理念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最接地气的实操运用。
课中操,顾名思义就是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参与的调节身心的活动操,它形式多样,既可以是肢体运动操,也可以是思维运动操、语言训练操,等等,旨在帮助学生缓解绷紧的神经,提升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课中操一般适用于小学低年段课堂,在幼小衔接的课堂中,课中操的有效运用能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帮助学生尽快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暂时的停止是为了蓄力以便更好地出发。课堂教学过程中看似因课中操的介入而摁下了暂停键,但此时的暂停是为了让儿童身心得以放松,是为了又一次更好地出发,短暂调整过后教师便能看到思维活跃、身心愉悦的学生又一次站在了课堂的中央。
一、课中操是语文幼小衔接课堂的必然要义
(一)课中操是儿童身心解放的需要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7至8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维持的时间约为20分钟。所以,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后半堂课明显“坐不住了”: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端正、眼神不聚焦、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就是学生需要进行身心调节而向老师发出的信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遵守课堂的规范,端正坐姿,聚精会神听课,他们身体机能的活跃暂时受到了相应的约束,而约束了一段时间后学生需要“解放”,解放身体、思维、心灵,教师如能在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集中的时候,适时加入一段课中操进行调节,学生便获得了解放身体机能的机会,扭一扭脖子、动一动筋骨,学生从受约束的状态中舒展开来,身体自由了,思维便也自由了。学生身心得到了舒展,就像久旱的大地获得了雨露的滋润,定然蓬勃而富有生机,上课的效率也就事半功倍了,学习的品质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课中操是幼小衔接过渡的需要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儿童面临的第一件大事,课桌摆放形式的改变、学习时长的变更、学习方式的不同等,都需要儿童有一个自我适应的过程,而教师也应该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衔接期。幼儿园采用游戏化课程学习的方式,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我实践、获得经验、习得新知。小学的课堂教学相较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有了更多的规则和约束,儿童难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年级的儿童如果长时间在单一的环境、方式中学习,容易感到疲劳、乏味,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儿童课堂中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方式,适时穿插课中操。课中操,是幼小衔接过渡期的“一剂良药”,在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稍感疲惫之际及时给儿童解放身心的机会,动一动筋骨,舒展一下身体,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帮助儿童找到幼儿园学习时做游戏的快乐,消除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距离感、排斥感,从心理上平稳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从而顺利地进入科学规范的小学阶段,度过衔接期。
(三)课中操是学习内容巩固的需要
人的大脑储存信息需要一个输入、巩固的过程,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最終将知识和信息储存于大脑并能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和输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知识的获得需要复习和巩固,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就越慢。教师深谙此中道理,一节课中教师一定会留一部分时间用来巩固所学,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大脑的记忆库中长久地储存知识和信息。枯燥的巩固练习定然是难以吸引低年级学生眼球的,寓活动性、趣味性、游戏性于一体的课中操必然是不二之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藏有知识点的趣味游戏、律动、思维体操,将所学新知蕴藏在课中操的活动中,学生在比赛、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进行知识的巩固、运用,经过自身实践,所学便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六大解放”理念下课中操实施策略
(一)适时——课中操呈现的时机体现“科学性”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中操什么时间段在课堂呈现并无固定不变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专注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有效的便是合适的,合适的才会达到效果。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再度唤醒,学习兴趣被再度激发,思维状态被再度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得到了有效调整,这样的课中操便是有生命力地在课堂上行走的,这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笔者在执教《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后,安排了“复现词语”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后半程,大约在上课后25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那么集中了,此时的“复现词语”环节笔者就采用了课中操的形式进行。游戏内容的设计紧贴课堂教学内容,名为“三级跳去看天”:每正确读出一行词语,坐在井底的青蛙就往井口处跳上一跳,学生就学着青蛙的样子跳一跳。教师共安排了三组词语,“小青蛙们”就跳了三跳,终于看到了“蓝天”,学生们手遮额头,四处抬头看天,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得到舒展,心灵也得到放松。随后再进入课堂中书写生字的教学环节,学生们精力明显充沛,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可见,课中操在课堂中呈现的时机应具有科学性,它须出现在学生精力分散、注意力难以集中时,也可以出现在重难点知识呈现前,或者是重要学习活动前,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二)适境——课中操创编的内容体现“生活性”
“生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频频出现的词语。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习的内容是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连接。课中操正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因此课中操设计的内容一定是紧贴生活、紧扣文本,是离不开生活情境的。生活情境是课中操生长的土壤,具有生活情境的课中操才是有生命力的。陶先生的“六大解放”理念,也是让学生基于生活,在生活中调用手、脑、眼睛、嘴等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对事物的认知。因此,离开了生活情境的课中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呈现在课堂上也毫无存在的意义。
《秋天》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继识字单元、汉语拼音单元后出现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减少“第一篇”带来的陌生感、距离感。在通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感知:课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事物?学生们找到了文中描写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后,教师再播放一段事先录制好的本班孩子在校园里玩耍时和秋天美景的合影视频、图片以及校园里的秋天美景视频,将学生一下子从书中的秋天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秋天的情境中。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就能调动口、耳、鼻、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此时教师再适时提问:在生活中,你又从哪些事物中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学生的思维一旦与生活情境相勾连,思维的广度一下子就打开了:枫叶红了,稻子黄了,柿子熟了,高粱红了……此时,课中操呈现可以采用击掌读儿歌、创编儿歌的方式进行:
“秋天到,秋天到,秋天的景象真美妙。
树叶黄,天空蓝,凉凉的天气真舒爽。
柿子_____,__________,丰收的喜悦在脸上。”
这样创编的课中操,蕴生活中常见之物在其中,亲切自然毫无违和感,而且,课中操设计的儿歌紧贴课堂教学内容,既有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又有结合生活实际的创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适切——课中操编排的形式体现“解放性”
低年龄段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生往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实践经验和知识。因而,课中操编排的形式,一定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念。“六大解放”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生,帮助学生在解放中释放天性,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解放学生的双手、头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成为幼小衔接课堂中课中操设计的指南。
用“六大解放”理念来指导教师进行语文教育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课中操编排形式的设计,教师定然会有很多既富有创意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设计。老师们会找到很多在课堂教学中适合幼小衔接期的学生运用的课中操形式,这些不同的课中操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便是小学低段儿童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帮助学生实现分享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比如,绕口令、配音秀等可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儿童敢于表达、乐于分享;思维操、猜谜语等可以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儿童思维敏捷、善于动脑;韵律操可以解放儿童的双手、身体,使儿童动作协调、灵巧活络;指偶操、手影戏可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富于创造、乐于想象……多种形式的课中操在幼小衔接的课堂中灵活运用,帮助学生获得身心解放,学生头脑自由了,说话自由了,双手自由了,眼睛自由了,空间自由了,时间自由了,他们就像萧红笔下祖父园子里的事物一样,“一切都活了”,在得到“解放”的课堂上,学生们有了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天性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比如,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声母“b、p、d、q”字形相似,十分容易混淆。为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声母的字形,教完这四个声母后,教师穿插了“看手势猜声母”的课中操游戏:一只手竖直当作声母中的“竖”,另一只手五指弯曲成半圆,两手相靠成声母,一生做,全体猜。也可以同桌之间一人做,一人猜。学生们兴趣盎然,在动手做、用眼看、用嘴说的过程中,把四个声母的字形完全掌握了,调用了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果然是高效的学习。
课中操是幼小銜接课堂教学中的应然追求,它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知识巩固的需要,更是学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的需要。课中操是“六大解放”理念下语文教育幼小衔接的阶梯,它能帮助学生拾阶而上,顺利度过衔接期。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六大解放’理念观照下语文教育幼小衔接策略研究”(立项编号:TY-c/2021/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海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