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和策略

2023-05-30 19:20:05张海飞
江西教育C 2023年1期
关键词:儿童成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张海飞

摘   要:阅读与成长息息相关,人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智慧,建立、完善个人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与道德品质。儿童时期是人类思想与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关键词:阅读习惯   儿童成长   培养策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宋代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可以让人语言生动,行为得体,以此劝告世人要持之以恒地读书。阅读与成长息息相关,人们从浩瀚的书海中寻觅成长的力量,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智慧和启迪,建立、完善个人的精神世界。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法国学者夏尔·丹齐格曾说过,书籍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其实就是培育一棵大树。由此可见,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儿童早期成长

人的成长有很多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期对儿童的感知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给予适当的刺激,让这些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就会让儿童受益终身。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基本一致,青春期前儿童大脑的两个半球还未完全分化,属于大脑机能发展期和感知力提升的成长期,3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学习的敏感期,4岁到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敏感期,5岁到6岁是积累词汇的重要时期。儿童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让儿童直观形象地理解新詞汇,增长词汇储备量,发展“语感”,还能助力儿童早期的成长,为儿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儿童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然而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认知经验必须通过阅读活动来获得。儿童从简单的看图识字到与大人一起阅读,再到独立阅读,是一个认识世界、构建自我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阅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优秀的导师交流,它将引导儿童穿越时空,到达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体验不同的人生,在一次次精神交流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从而不断从前人的智慧、思想和品格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在阅读中通过间接的生命体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发展,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认知也就越深入。

(三)精神世界成长和健全人格的需要

儿童的世界观很难通过说教来形成,日常的德育如果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难以触动儿童的心灵。真正能触动儿童心灵的是具体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真实人物的喜怒哀乐。现在许多儿童书籍都有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如文明礼仪、生活习惯、交通安全等。这些书籍大多以鲜明的故事情节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精神世界成长和健全人格的需要。

(四)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语言是人类交流与互动的主要方式。口语能力在六岁前发展迅速,儿童在早期获得语言能力的同时,会关注生活中的书面语言,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典型的例子就是儿童在幼年时经常会模仿成人写字,这正是儿童书面表达的天性。儿童阶段是人类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能利用阅读让儿童认识更多的词汇,熟悉更多的语法结构,将会为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二、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策略

阅读对于个体精神的成长、知识的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儿童消极对待阅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不高。因此,让儿童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避免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当前对阅读影响极大的因素之一就是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生活的过度化。相较于传统纸质书籍,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所展示的内容有音乐和影像,给我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但电子阅读的缺陷也非常明显,阅读者受背景音乐、画面切换的影响,很难集中精力深入思考,注意力容易分散,阅读趋于碎片化、娱乐化,长期处于“读图”“读视频”的浅阅读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手机、电视成瘾性极大,绝大部分App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儿童自律性差,如果频繁接触电子产品,极易成为“电视迷”“手机控”。长此以往,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前提是避免儿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锻炼儿童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的能力,从而为深度阅读奠定认知基础。

(二)筛选合适的书籍

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和阅读的积累,其对书籍的喜好会有所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等,筛选适当的书籍,让他们能从阅读中汲取有效的精神养分。一般来说,学龄前以童诗、童谣、绘本为主;小学低年级可以引导儿童阅读童话;小学中高年级则以传统文学经典、儿童文学、国学经典为主。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兴趣培养阶段,阅读氛围极其重要。儿童的主要成长空间是家庭和学校,营造适宜的家校阅读环境和氛围是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儿童都有模仿的天性,在家庭中,父母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儿童主动阅读。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就是读教科书,甚至不允许学生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在这种氛围下,儿童没有阅读的自由,更没有机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甚至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教师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开阔视野。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会、开展写作比赛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四)固定阅读时间

无论什么事情,一旦成为习惯就能长期坚持。阅读也是如此,如果每天固定一个时间阅读,如睡觉之前进行阅读、早起之后进行阅读,引导儿童把阅读变成一种日常行为,那么阅读习惯就养成了。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将阅读融入生活,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培养日常的阅读习惯。

(五)适时鼓励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陪伴和鼓励,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方式不同实际效果也不相同。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适时鼓励儿童,让儿童树立自信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积极性,为儿童长期持续的阅读和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启迪儿童成长、提高儿童知识储备、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都极为重要。教师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主动从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江承杏.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3):49-51.

[2]张旭.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儿童自主阅读习惯[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7):83-84.

◆(作者单位:江西省修水县第十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成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电视广告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35:54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37:42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6:54:02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