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发展相对缓慢,这与数学学科的特性存在一定关联性。数学知识本身相对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知停留于表象,单纯讲解知识内容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部分教师在应用新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未能考虑到时效性,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下降。为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时效性较低的现状,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习过程,改良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突破性发展。
1. 数学课堂时效性重要意义和时效性要求
1.1 数学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符合新课改标注的价值取向,在单位时间内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性,让教学内容与目标符合数学学习实际认知规律,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缓解教学压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学过程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此外教学设计与课堂演绎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时效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接触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
1.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关键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应用新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入手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糅合在一起,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保留充足的沟通时间,灵活运用临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调控课堂活动,优化学习资源,在畅所欲言的互动中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激情。在课后评价中分析是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反馈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教学质量为目标规划设计教学活动,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质量。
2.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策略
2.1 创设挑战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新课改要求的落实过程中,经常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认识相对有限,未能与实际结合在一起,阻碍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进程。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正确认知数学教学课堂与时效性的关系,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注意保持情境的现实性、价值性、挑战性,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传统情境设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严重挤压了其他教学活动的时间占比,为此教师创设情境要严格控制情境时长占比,从教学需求入手创设针对性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灵活运用认知冲突和生活要素,让情境更富趣味性和思考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以部编版《六年级數学上册》第三课时《分数的除法》为例,教学中先复习引入分数单位相关知识,将苹果切成多个小块,其中一块被称为分数单位。确定分数概念后围绕分数加减法创设情境,展示课件:小明家正准备切西瓜,小明和父母共三人,每人分的瓜大小相等,西瓜要平均分成多少份?小明先切了一半,吃完后又切了剩余部分的一半,大家说此时西瓜还剩多少?每人吃了多少西瓜呢?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三份,每人分得1÷3=1/3份,西瓜先切一半为1/2,分给三人后即1/2除以3,剩余的1/2切去一半,即1/2÷1/2,平均分给三人即1/2÷1/2÷3。学生分析情境问题后列出算式,教师画图,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结合1/2÷1/2=1/4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计算方式,让学生自行推导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深化知识印象,保证教学时效性。
2.2 鼓励动手操作分析,亲历数学过程
为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在发现、思考、抽象、概括、推理、建模、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内化到应用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分组讨论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对问题的困难程度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内容难度等级确定是否存在讨论学习的必要性,节约课堂时间,在合作讨论开始前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让问题和疑惑在思考中发酵,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以动态方式编排讨论小组,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强化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时效性。
以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在课程开始阶段引入教学游戏,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猜测图形名称,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性质,为后续合作讨论展开提供基础。用多媒体展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性质分析二者差异,提出问题:“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要求学生使用彩纸、剪刀等工具自行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形,学生操作测量后得到周长公式后,在面积求取中遇到困难。为提升教学时效性,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可将多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启发学生思维,尝试用切分和再拼接的方式求取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分组尝试,讨论图形切分方法,在动手操作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发现长方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求取公式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得到面积公式,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答中,提高合作讨论活动的教学质量。
2.3 强化双基训练,内化数学知识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育推动的关键,是双基能力支撑数学教育向前推进的关键,是数学知识创新拔高的关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需要教师在做好基础知识讲解和能力训练的前提下,拔高创新,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数学基本概念为教学核心,定位数学基础知识,将关联性知识内容连接在一起,绘制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学习网络,在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
以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圆柱与圆锥》为例,教师在授课开始前确定本堂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够熟练计算圆柱与圆锥的底面面积、侧面面积和高长,能够利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问题,以此为基准开展教学活动。开始阶段介绍圆柱、圆锥物体形状,分析水杯、粮仓、石柱等物体特征与圆柱、圆锥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圆柱、圆锥知识的重要性,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扇形等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的差别,学习二维图形知识的必要性,不同类型的三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对比分析后引导学生利用平面思维切分几何物体,在三角形和四边形中计算出圆柱与圆锥高线位置,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将以往所学知识内容引入其中,构建起完整的几何图形知识网络,将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在学习中形成几何思维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學素养。
2.4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生成资源
优质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按步骤展开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在把握学生思想特征的前提下有组织、有步骤地策划教学过程,开发教学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活动,保证活动设计质量。
部分教师在预设教学活动过程中未能注意到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鲜活的、个性化的学生群体,过分注重预设的作用,过度干预课堂教学进程,将课堂教学活动置于教师严密的管控中,从外观来看各项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向前推进,但实际上过分追求教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划定的框架范围内互动和思考,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获得独立思考、互动与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解读,所学知识停留在浅表层面,不利于知识的转化和内化。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高教学时效性,需要在预设的同时关注生成,以动态的视界看待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和想法,重视学生回答中可能存在的偶发性教育资源,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活化课堂教学环境,推动学生发展。
以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用具导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鼓励学生结合图例动手制作长方体,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概念,观察分析确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特征,最后对比分析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二维图形概念和三维图形概念。完善教学设计后,教师在正式授课中应控制教学节奏,在知识点衔接位置保留提问和沟通环节。如在图形特征分析环节中,设置问题:“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几个面?几个顶点?是否存在性质不同的长方体?”学生在图纸中变化条件,分析问题,得出论点:长方体棱边长度无论怎样变化,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巧妙利用学生答案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再次提出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物体和梯形物体是否同样具备这一性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三维物体的性质的理解,实现对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应从多个角度入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作用,在既定框架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探索空间,鼓励其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把握相关知识,在应用新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时效性,促进学生快速学习成长,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