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2023-05-30 06:48董宝玉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导学题目知识点

董宝玉

随着“双减”政策的下发,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向产生了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的需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注重也使得“填鸭式”教育难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因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乃至所有学科教师的优先选择。如何使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目前困扰数学教师的核心问题之一。

1.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涵义

导学互动,顾名思义便是导学加互动的教学模式,但在导学和互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系,并非单纯地将二者拼接在一起,真正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引导,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正因为导学的存在才能够发挥互动的价值、为互动确定方向,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意象与表象的关联,导学是该教学模式当中的意象,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而互动则是表象,是实现核心目标的具体方式。

2. 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前预习效果不佳

预习的存在定然有它的意义,一切知识从零学习难度必然较大,但如果学习者能够提前掌握部分基础知识,在进行知识入门时难度便会显著降低,而课前预习的作用便是帮助学生实现“从0到1”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提前掌握课程所需的知识基础或了解当节课的知识框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课前预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初中数学的难度相较于小学有了明显的提升,知识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而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并未给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也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方法,仅仅是告知学生“你该预习哪些知识”,而并没有告诉学生“你该如何预习这些知识”,使得学生在迈出“从0到1”一步时难度极大,自然影响了课前预习效果;其次,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复习的作用而忽视了复习的价值,使得学生的课后时间往往全部用于复习而缺乏预习,或者是口头向学生说明下节课需要预习,导致学生缺少预习动力、不了解预习方式,最终导致预习效果基本为零。

2.2 课堂提问次数少、不开放

在传统课堂当中提问的作用仅限于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或答题思路,同时由于传统课堂以“会做题”为导向,一切教学都围绕着教授具体题型答题方式为核心,因此使得教师在课堂当中往往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尽可能在一节课当中装入更多的知识点和题型而减少课堂的提问次数,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回答教师的问题,自然也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此外,确认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答题思路的最有效方式便是直接问出封闭式问题,例如“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哪种三角形?”或者“三角形的外角是否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便属于典型的封闭式问题,这种问题尤其只有一个答案,只要学生掌握了该知识点就能回答出来,但却并不能判断该学生是否彻底理解了知识点的含义,使得部分学生死记硬背、记住了该知识点也能有效回答教师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因为不了解知识点核心含义而无法有效应用到题型当中,成为了教师口中的“笨孩子”,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出自教师的提问方式而并非学生自身的能力。

2.3 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教学

由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属于“一对多”的集体式教学,因此教师想照顾某个层次的学生或单个特殊情况学生难度较大,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知识讲解和习题练习为主,因此教师很难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群体进行差异性教学,同时部分教师也一直秉承着“所有题都得做,不做就是不认真”的错误态度使得部分题目的拓展性较强,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做出该题目甚至难以看懂题目,但不得不因为教师的要求而硬着头皮做下去,而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拓展题型数量较少,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能力成长曲线不同,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及能力较强的学生都缺乏適合自己的练习内容,最终使得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无法提升。

2.4 难度曲线不合理

对学习来说,难度曲线是绕不开的话题,每个学生在学习课程时由于自身水平的不同以及课程满意度配合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难度曲线,例如能力良好的学生在配合上入门较为轻松,且难度提升较为平缓的知识点,该学生的难度曲线便较为合理,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好;反观如果本身能力就不足的学生,在学习开始时就接触较难的知识点,没有任何缓冲,那该学生的学习难度曲线定然要比刚才讲过的那位学生更加陡峭,而越陡峭的难度曲线代表着学生想要掌握该知识的难度就越大、挫败感就越强。知识还是那些知识,其本身的内涵是不变的,但由于没有为学生做好知识的铺垫,在学习时便会经常面临难度的突然跃迁,使得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挫败感产生,甚至严重降低对数学科目的兴趣。

2.5 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够灵活

正由于信息技术才使得当今的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才让教育变得更有潜力。但时至今日,部分教师依然未能良好地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部分教师单纯地认为信息化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下意识地将信息化技术割裂为“多媒体、网站资源、网课”三个部分,同时将信息化技术局限在了上课这一单纯的行为上,对于课后的信息技术运用方式则从未深究,学生在课后通过社交软件询问教师知识点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部分教师连社交软件账号都不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要询问教师问题,只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去找老师;此外在课堂当中部分教师也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设备就是用来播放幻灯片、播放视频的工具,于是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也只是随便添加一点与课程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看完之后便继续讲解课堂当中的知识,因此导致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够灵活,学生无法从信息化技术当中获得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更不用说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3.1 通过课前导学赋予自主预习习惯

从上半周能够看出预习是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预习的重要性,端正对预习的态度,为学生预习留出时间;其次,教师在布置预习习惯时,也应当遵循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尽量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课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哪些性质”“什么样的图形有垂直平分线”,随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从而掌握垂直平分线以及轴对称的基础知识,减少教师在课堂当中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后教师在课堂当中也可以向学生讲述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让学生尝试着用思维导图法去梳理下一节课预习任务当中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脉络和知识结构。

3.2 通过开放式问题促进合作教学模式

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应当改变提问方式以迎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为学生制定开放式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后,便可以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随后让学生将书放在抽屉当中,向各组安排任务“如何证明三角形两角相等时,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同时提出不一定非要证明所有三角形,哪怕证明某一种或单个三角形也可以,并要求学生尝试使用与课本当中不同的方式去证明。在布置过任务后,教师便可以关注学生的探讨情况,为没有思路的组别进行相应的引导,例如帮助部分组别分析等腰直角三角形,帮学生提出大致的方向并由小组内学生自行分析探讨验证方式;在所有学生全部分析完成后,教师便可以邀请每一组的小组长上台展示自己的证明思路,其余三人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开放式的问题也为学生更加多样化的答案带来了基础,从而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能力。

3.3 使用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使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时应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题目,例如针对所有学生制定基础题目、针对能力较好的学生制定融合类题目,并针对能力十分好的学生制定拓展类题目,基础类题目以及融合类题目所有同学必做,而拓展类题目则为选做题目;同时教师应当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尝试着去做拓展类题目,并要求能力很强的学生必须完成拓展类题目,从而将学生的能力区分开,并为每个学生找到合适的“最近发展区”;此外,教师也可以定期询问各个层级的学生对于自己教学方式的看法,并根據每个层级学生的听讲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感觉到舒适。

3.4 构建适宜的难度曲线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想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时的效果就应当为学生构建合适的难度曲线,而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则应当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来为学生构建起平缓的学习曲线,帮助学生接受知识。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应当先抛出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问题后才能向高一级的难度出发,并逐渐延伸到课程的最核心知识点,此时的难度便完成了。从基础到核心的跃迁而完成核心知识引导后,教师则可以提出更加具有拓展性的问题,依然采取分组的方式,让组内的优秀学生带领水平一般的学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寻找到难度更高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会更加良好,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3.5 将信息技术加入预习到复习全过程

想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当中,就应当让信息技术与整个学习阶段充分融合并发挥自身的引导和互动作用。首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方式向学生发布预习任务,其中包含与各类预习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学生在线上可以直接进行预习以及预习考核;在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造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或使用动画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点;最后教师在课后复习阶段,也可以将自己本节课的知识复习微课传至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回顾,而学生在完成复习后也可以通过线上互动平台询问教师不懂的知识点,而教师也应当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

3.6 利用导学进行师生课堂互动互评

最后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应当增加自身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当放下自身的架子,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走下讲台,实际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和分析当中,并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给出学生探究参考方向;其次教师在课后时间也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并在社交软件等平台当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是否存在一些不懂的知识点;最后教师也应当积极推进小组间合作或小组间互评的方式,一方面,让组内学生能够进行互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组之间的学生在互相评价过程当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

总结而言,使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时,应当首先以引导和互动为核心,随后在预习、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以及互动互评四个方面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导学题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