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话说元宵

2023-05-30 10:48王亚中
中华瑰宝 2023年1期
关键词:观灯燃灯正月十五

王亚中

从西汉祭祀太一,到隋唐上元观灯,再至明清百戏纷呈,元宵节的发展历程是人们从信奉神祇到追求美好和圆满的进程,也是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的结果。

元宵节作为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与春节临近,经常被视为春节的延续。其实,元宵节是独立形成的,与春节一样,有着两千年的发展史,其受重视程度在古代甚至一度超过春节。

正月上辛祭太一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说法很多,现在普遍认为源自西汉祭祀太一神。

太一神是远古掌管宇宙元气的神祇,也有说由上古的太阳神演化而来,古代典籍中以“泰氏”“太皇”“泰一”“泰皇”“泰壹氏”等名称之。有人认为,太一曾是楚国的最高神,屈原《九歌》中就有对“东皇太一”的颂歌:“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东皇太一的形象在画作中也时有呈现,如元张渥所画《九歌图》就是根据屈原的辞创作,描绘太一等众神,并有颂词。太一位于开篇第一的位置,可见当时太一神的地位之高。画面中的太一头戴皇冠,手持笏板,衣袂飘逸,线条流畅,足下祥云缭绕,仙气飘飘,具有明显的道教传统神像的特征。

西汉时,由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需要和方士的推崇,太一被作为国家最高神进行奉祀,其地位超过了三皇五帝。而真正把太一推到至高无上地位的是汉武帝。

《汉书·吾丘寿王传》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在山西汾阳(今山西河津南)出土了一件古鼎,大臣们认为此鼎是周代祭祀天神太一所用,为祥瑞之宝。汉武帝知道后,下令将宝鼎迎到甘泉宫保藏。甘泉宫位于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是汉武帝的行宫,他经常在这里避暑,接见王侯官吏及外国使节。次年十一月,汉武帝下令在甘泉宫修建奉祀太一神的祭坛,坛分为三层,五帝作为太一的辅佐配祀。汉武帝亲自祭拜太一神,正式钦命太一为汉家至尊的主神。

司马迁《史记·东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七十名童男童女在祭拜太一的仪式中边舞边唱四季歌,彻夜不息。后来,祭祀太一的日子定在每年正月上辛日(古人以干支纪年,上辛日即正月的第一个辛日),也就是正月上旬。

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举行时间、表现方式与元宵节有些相似,一场国家的郊祀开启了元宵节的滥觞。这种祭祀活动延续到汉哀帝时随着太一地位的下降而日渐没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正神的太一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进而被人们遗忘,以至数百年间鲜有文献资料记载太一神的官方祭祀活动,“太一”的概念只能在道教典籍中发现一二。一些郊祀制度和祭祀形式却在民间被保存了下来,渐成民俗。此时的民俗活动尚处于岁时节日的早期形态,元宵节的概念也未形成,《北齐书·尔朱文畅传》记载:“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石虎邺中记》云:“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载:“正月半……今州里风俗,望日祠门,其法先以杨枝插门而祭之,其夕则迎紫姑以下。”可见正月十五日的民俗活动已经十分丰富,且在民间盛行。

多源并存灯繁华

隋初,御史柳彧以“糜费财力”为由,上书禁绝正月十五日的民间活动,得到了隋文帝的支持。但到隋炀帝时,这些活动不仅得以恢复,而且规模更加宏大,“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以纵观之,至晦而罢”(《隋书·音乐志》),人们朝夕竞乐,盛况空前。只不过此时正月十五日还没形成正式的节日名称,也没有太一神的记载。

元宵节起源于祭祀太一神之说,始于唐初。欧阳询等人撰写的《艺文类聚》载:“《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这是关于“太一神起源说”的最早记载。其后徐坚在《初学记》中延续了《艺文类聚》的说法,将当时元夕的民俗活动“夜游观灯”与汉武帝夜祀太一神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这一观点被统治者接受,后世典籍多以此认定元宵节起源与太一神祭祀相关。

隋代以前,道教接受了太一神,将太上老君的封号前加上了“太一”称号,改造成道教的最高神,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成为具有道教特征的民俗节日。唐末五代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记载:“《尹氏玄中记》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宫,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圣君。故知太上随方设化,应号无穷。”《尹氏玄中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道家典籍,其中记述与古籍对太一的描述极为相似。这或许与唐初统治者崇尚道教有关,他们需要以宗教的形式平衡人们的信仰,加强政治统治,同时以节日的繁华和欢乐彰显国力的强盛与民风的安和。

中晚唐时期,佛教也与正月十五日产生了关联。徐坚《初学记》记载:“《涅槃经》曰:‘如来阇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西域记》曰:‘摩竭陀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大唐西域记》又说:“每岁至如来大神变月满之日,出示众。此时也,或放光,或雨花。”依据注释“大神变月满之日”即指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夜燃燈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逐渐扩展开来,燃灯佛成为佛教起源说中的重要神祇,正月十五日也由上元节演变为燃灯节,俗称“灯节”。南宋有一幅《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描绘的就是燃灯佛率领众人节日观灯的场景。

唐代是元宵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元宵节逐渐成为法定节日。唐刘肃《大唐新语》云:“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天宝三载(744年)十一月,玄宗下诏曰:“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常式。”(《旧唐书·玄宗本纪》)元宵节燃灯成为后世特定的民俗活动。千姿百态的花灯成为唐代正月十五夜晚的最大特色,万民欢庆,上街观灯,歌舞升平,欢乐通宵,尽显盛世繁华。

灯火繁华是人间

宋代以后,元宵节逐渐定型,不仅节日活动日期延长,各种民俗庆祝活动也层出不穷。

宋代的元宵节堪称狂欢节,人们可以饮酒观灯、猜谜射覆,可以吟诗作赋、登楼赏月;妇女们可以上街买心爱的脂粉衣服,怀春少女可以有一次心动的邂逅。一切美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所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狂欢过后有寂静的欢喜,也有深沉的回味。

在绘画作品中,也多有对元宵节场景的描绘。南宋李嵩绘有一幅《观灯图》,描绘几名妇女带着孩子在元宵夜观灯的场景:彩棚架上高挂宫灯,两名童子一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身边有一盏“太平有象”灯,扎一老者骑在象背上,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几名妇女有的手抱琵琶弹唱,有的载歌载舞,呈现出一片祥和快乐的景象。此画以妇女和儿童为主题,表现宋代元宵节民间赏灯之乐,可见元宵节的普及程度。

明清时期,元宵节进一步定型,灯彩和民俗活动愈加丰富,各种灯会、社火、社戏、杂技等活动也融入元宵节,百戏纷呈,热闹非凡。元宵节成为春节的续章,从宫廷到民间都洋溢着浓浓的欢乐祥和的氛围。明代有一幅《上元灯彩图》长卷,描绘金陵(今南京)秦淮河一带庆祝元宵节的场景,画面中“千门万户,狭巷通衢,住者行者,老幼男妇,计以千外。市肆鳞次栉比,百物充盈,至难称名。街中灯彩灿灿,鱼龙曼衍”(近现代书画鉴赏家徐邦达题跋语),展示了明代江南元宵节的繁华盛景,徐邦达称其堪比《清明上河图》。另有一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记录的是皇室庆贺元宵节的盛况,全图共分为三组场景,依次命名为“爆竹声声闹元宵”“宫廷集市外邦朝”“鳌山观灯赏杂耍”。明宪宗在后宫妃嫔的簇拥下,端坐于黄色幔帐之内,感受一派盛世欢腾的祥和气氛,沉浸在“万国来朝,贺喜丰年稔岁;四夷宾服,颂称海晏河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引首题赞)的畅想之中。与之类似,清代帝王雍正、乾隆也曾授意宫廷画家绘《高宗御书范成大灯市行图》《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弘历岁朝行乐图》等,以表达他们与民同乐的帝王情怀和对太平盛世的美好憧憬,从宫廷到民间呈现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其實,元宵节的发展历程,是人们从信奉神祇到追求美好和圆满的进程,是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的结果。无论是太一、太上老君,还是燃灯佛,最终都同化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以大众的智慧造就了节日的繁华。如今元宵节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灯彩依旧,繁华依旧,我们的追求依旧是国泰民安、吉祥圆满。

猜你喜欢
观灯燃灯正月十五
2023元宵观灯
正月十五夜
想让孩子飞出大山——关于“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作文素材
找不同
八月节令殊胜之燃灯佛 此法本来无所得 多生受记有燃灯
观灯
九月节令果实之石榴 燃灯疑夜火 辖珠胜早梅
正月十五雪打灯
西部放歌八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