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珂璇
“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着力点之一,解决作业数量过多、功能异化、需要质量不高等问题。“减”的目的不仅在减负,更要让作业“增质”,要对现有作业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既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达到语文课程实施要求,又不额外增加学生过多学业负担的具有个性化、审美化、思维化、自主化属性的作业。
一、个性化:打造多元适宜的发展路径
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知识储备等都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因此,教师应在“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上下功夫、做文章。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不能整齐划一,要根据课标和学生不同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作业清单,让优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教师可以通过增、删、改、并、分等多种方式,对常规化的作业内容和讲评方式进行创新优化,再通过必做、免做、选做、缓做等分层机制,设计与实施脚手架作业、智慧型作业、挑战式作业、差异化作业、元认知作业、自主性作业等,切实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把课堂教学中的作业、课后练习的作业、回家完成的非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等综合在一起思考、设计、实施,使学生每天都能完成作业。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清单。(1)品读“爱”的含义。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画不出载着父爱的小船。(2)拓展“爱”的表达。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父亲》。(3)勾起“爱”的回忆。回忆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情景,你的父母或亲人曾为你做过什么?运用细节描写,试着写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场景。 再如,教学《四季之美》第一课时后,教师可以设计出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作业内容。(1)写一写:完成本课《习字册》。(2)背一背:背诵第1~2自然段。(3)读一读:继续阅读第3~4自然段,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秋天黄昏和冬天早晨的独特韵味的。(4)试一试:你能运用动态描写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一处美景吗?“双减”背景下的作业革新,不是简单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教师应借助教材,严控作业的“量”,确保作业的“质”,丰富作业的“式”,通过多选择、多元化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积累并建构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综合能力。
二、审美化:搭建学科联动的协同平台
大多数学生对呆板、单调的作业没有兴趣,若不改革创新,长此以往,将导致他们产生应付心理。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丰富作业内容,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一起,使作业设计游戏化、生动化,参与方式多渠道、完成路径多样化。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最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能力也就在这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课文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神话故事绘制成连环画,再为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将语文与美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带来美的享受与陶冶。再如,在教学《海滨小城》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美景视频,或联系自己的游览经历说感受,并指导学生观察、模仿《海滨小城》的写作方式,用“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法,将自己看到的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富有审美化的作业设计建立起与生活相联系的“项目式”作业,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陶冶情操,提升核心素养。
三、思维化:提供有法可循的学习策略
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科学思想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有效多元化的手段与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深度认识,科学有效地掌握各类语文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能优化与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增强其综合素养和个人综合水平。作业设计应指向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关注作业问题之间的思维层次。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课中理解性作业,为学生复述故事、品味形象提供了脚手架。从观察到思考,再到推断,通过借助一张梳理课文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思维导图,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复述故事搭建思维支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能准确、完整地讲清故事内容,还对王戎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物品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蜜蜂》一文后,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动手实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信息,并指导学生迁移写法,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像这样的思维化作业设计,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路径或思维导图,切合学生的兴趣点,适应学生的生长点,让学生有法可依,助力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自主化:奠定自觉生发的成长基石
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著名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承认学生的力量,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是实施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感,实现激活兴趣、满足需要、挖掘潜质、促进成长、多元整合的目标。如在班级建立“互助云小组”时,教师通过在线分工、协商、探究等方式,推进线上学习的组织和作业任务的挑战;创设“班级小先生制”,借助钉钉等平台设立“阅读感悟我分享”“生活日记我撰写”“经典诗文我背诵”“居家练字翰墨香”四个云打卡课堂,让学生在云端自评、互评,激发学生自主、自觉、自发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感悟我分享”的录制中,学生线上分享阅读“四大名著”的精彩故事,内容一集比一集长,一集比一集精彩。在互动界面中,学生相互学習、共同分享阅读感受,在玩中自觉学习,在评中自主成长。总之,借助多种组织形式,让作业设计和评价自主化,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好奇心和创造力,激活学习的可持续力,重构儿童成长的新空间。
作业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双减”政策下,教师在优化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创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提供更多元的成长途径,用作业设计撬动课后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新区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