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基于区域比较的视野

2023-05-26 07:27田志磊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江苏省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先省份,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國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期聚焦》栏目推出“区域产教融合研究”专题,约请北京大学田志磊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李源、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屠旻等研究者分别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中职升学导向对县域产教融合的冲击及其应对、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课程群建设等主题展开研究,剖析目前产教融合的难点、堵点,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路径,为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摘要:不同区域发展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区域比较的视野下,着重分析苏南模式下的区域产教关系特征,并讨论其良治之道。基于区域比较的视野,从收入分配、产业特征、制度供给三个维度给出区域产教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介绍苏南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苏南模式的新变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为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苏南模式;区域比较;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03-06

一、引言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地方政府或者行业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制定规划,职业教育成就斐然。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力量大举进入,职业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期。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大学扩招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居民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不断下滑,职业教育陷入困境。不过,如果深入探究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会发现滑坡并非全国同步。在温州乐清,1995年23所职业学校在校学生7263人,2000年24所学校在校学生11106人,在学龄人口并未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招生蒸蒸日上。而在产教关系上,乐清的职业学校也开始了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与华虹集团合作的“华虹订单班”,柳市职业技术学校与浙江省高低压电器协会的合作等[1]。在佛山顺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纠正了上一阶段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办学混乱、管理不规范、教育资源浪费等状况,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的界限消除,根据资源共享原则,建立起了机电类、电子技术等公共实训中心,区级统筹、集约办学的职教体系初步形成[2]。苏州太仓则对职高类学校布局进行规划、调整,实行集约化规模办学,2001年由太仓工业学校和太仓职业高级中学合并而成的太仓中专与克恩里伯斯、慧鱼两家德资企业合作,开始了“双元制”的探索[3]。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

研究者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时,总结了诸多模式,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珠江模式”、长三角地区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最为著名。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看,珠江模式是“大政府-大社会”,是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共同作用下的制度创新;温州模式是“小政府-大市场”,是以民间力量为主的市场驱动下的制度创新;苏南模式是“大政府-小社会”,无论早期的乡镇企业还是后来的外资企业,背后的推手都是“强政府力量”。前文的顺德、乐清、太仓,则分别是这三大模式的代表。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工业化早期独立工匠、技能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技能密集型产业中的雇主三者之间的博弈,是塑造欧洲各国职业教育治理架构的关键。二战后丹麦和瑞典虽都是左翼政党执政,但由于丹麦左翼政治力量弱于瑞典,需要争取中间党派和雇主支持,其职业教育呈现鲜明的产教融合特征,而瑞典则形成了企业参与不多、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4]。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也可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只是建构之法不同于欧洲诸国。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经历了条条为主到条块结合再到块块为主的变化[5]。在块块为主的阶段,各地“摸着石头过河”,区域发展百花齐放,演化出形态各异的区域产教关系[6]。

二、区域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分析框架

从国家、资本、劳动者关系展开,技能形成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是目前学界分析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主要范式。该范式源自国外的政治经济学学者,对不同资本主义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差异提供了解释,近年来颇受国内职业教育学界的关注。

分析框架取决于研究者“视力”所及。将区域产教关系视为区域发展模式的子系统,基于多年田野调查,笔者抽象出收入分配、产业特征、制度供给的三要素框架。在上述要素外,文化传统、区位条件、自然禀赋、教育资源存量等众多因素都对区域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存在影响。但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不直接,且一定程度上会被收入分配和产业特征捕捉到,如区位条件、自然禀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个别因素,如文化传统,在公众讨论中有泛化之嫌——稍加思考便会对其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产教关系差异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确立三要素框架,笔者希望达到理论简洁性和现实解释力之间的平衡。

第一要素,收入分配。区域产业所创造的财富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间的收入分配,有着最大的重要性,同时决定着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家庭四方的态度。地方政府分配所得影响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供给意愿,企业分配所得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成本分担的意愿,居民分配所得及其结构则影响居民的教育选择。在产业创造的财富中,地方政府所得越多则供给意愿越强,企业所得越多则参与意愿越强。然而,居民收入越高,越偏好分配性人力资本①,对生产性人力资本属性的职业教育需求越低;而有越高比例的居民收入来自劳动所得,则越看重生产性人力资本投资,对职业教育需求会越高。此外,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学费在居民教育选择时的重要性就越小,教育质量及其收益的重要性就越大。只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从众心理,居民理解的教育质量和收益往往并非真实的教育质量和收益,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被舆论所左右。

第二要素,产业特征。在各类产业特征中,行业产业集中度、岗位的技能专用性、岗位附加值、资本类型、行业生产组织方式共同塑造了区域内行业企业参与技能形成的意愿。区域内,产业集中度越高,岗位技能专用性越强,企业参与技能形成的外溢性越小,参与意愿越强。由于本土企业校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还在积累中,以外资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往往好于以内资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而设计、生产、销售岗位附加值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时的岗位优先排序。此外,行业生产组织方式也是影响行业企业技能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在垂直一体化的情况下,企业更可能参与生产环节的校企合作;而在垂直分离的情况下——尤其是生产环节利润率低而研发设计销售环节利润率高时,生产环节技能人才培养容易受到忽视。

第三要素,制度供给。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地方政府可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等各种政策,这些无疑都会对区域产教关系造成影响。不过,职业教育自身的制度供给仍是关键。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试图去平衡两对关系:其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这往往意味着更强的规制,如普职比大体相当、职业教育立交桥等;其二,职业教育和产业的关系,这往往意味着更宽松的环境,如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等各类办学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的推进,尤其是中高本衔接的规模、职教高考等评价考试制度安排,会改变职业教育的质量信号和激励,通过影响居民教育选择而改变区域内产教关系。在家庭选择学校时,升学导向的职业学校的质量信号更容易观察,且更容易受到家长认可。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升学通道越宽、评价录取越是与普通教育趋同,区域内产教关系承受的冲击也就越大。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尤其是在“从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就业并重”的背景下建立服务区域产业的办学体制,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有的通过混合所有制引入外部资源,成功突破了区域禀赋条件的制约,在产业基础和财政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实现了紧密对接产业(通常是区域外产业)的办学取向。有的创新五年制高职培养,使学生在县域中职就读也可拿到高职文凭,从而增强了县域产教关系的紧密性。还有的地区为中职学校挂牌技师学院,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任职业学校书记、校长,统筹资源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供给是政府与学校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中短期改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可操作性因素。

三、苏南模式下的职业教育

苏南模式最早见于费孝通撰写的《小城镇·再探索》,“苏、锡、常、通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是大体相同的,我称之为苏南模式”[7]。朱通华在《论“苏南模式”》中对苏南模式内涵有着极为恰当的阐释:“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村工业为主导,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市场调节是主要手段,县乡干部是实际决策人的一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是苏南模式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为苏南模式的转折点。此后,苏南地区逐渐转向“新苏南模式”[8],引进外资,建立集中的工业区。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南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但政府依然在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尤其是外资引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相对于珠江模式,苏南模式的技术工人更多来自本地,工厂相对更注重工人的福利保障和人员稳定,也更多运用精益生产形式[9]。

“大政府、小社会”一直是苏南模式的标志特征,政府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少数精英和广大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乡镇集体经济衰落,外资企业进入。虽然苏南模式的产业资本类型发生了较大改变,但区域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保持:受益于良好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政府、企业、居民所得均较高,但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较多,居民所得占比较少;而在居民所得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份额又较大。

与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相比,苏南模式的收入分配格局对其区域产教融合更为有利。首先,地方政府在产业创造财富中所得份额较大,其职业教育的供给意愿更高,能力也更有保障;其次,企业在财富分配中所得较高,加之苏南模式下企业普遍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依赖度较高,这使得企业有能力和动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最后,广大居民收入主要来自劳动收入而非资本性收入,这使得苏南地区的普通居民对生产性人力资本投资和就业抱有更大好感——尤其是与资产性收入占比高的温州模式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居民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和从事生产性岗位的意愿都有所下降,消极因素正逐步增加。

苏南模式的产业特征也为区域产教融合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笔者统计了中山、温州、苏州部分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产业集中度(赫芬达指数)和资本类型(见表1)。根据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專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来看,苏州平均工业总产值和中山各有长短,产业集中度、外资占比也是如此;但二者明显高于温州。从田野调查来看,苏南模式下企业岗位技能专用性、生产性岗位附加值也要普遍好于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

产业升级带来了积极变化。在人口红利消失、用工成本攀升的压力下,苏南地区留守企业资本深化,机器换人成为普遍现象,将技能要求不高、重复性强的工作交由机器人完成,这在降低简单劳动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对机器人操作、维修等技能人才的需求。外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县市正发生外溢效应,本土企业日益认同参与校企合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且校企合作能力也在提升。而招工的日益困难、社会招聘员工忠诚度的不足,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苏南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无须为突破区域禀赋制约而费心。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的推进,职教高考、中高职贯通等有升学通道的项目更受青睐,苏南地区“双元制”项目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且参与后的学生流失率不断上升。因为预期收益下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被削弱。在苏南地区,区域产教关系的重心不断向高职院校倾斜。为了应对上述产教关系困境,苏南多数地区已实现高职“下沉到县”,部分县市在中职引入跨区域双元制合作。这种跨区域双元制合作的深度和规模,受到了距离、成本分担等多重制约,往往作为企业用人需求在本地生源无法解决时的“平替方案”。而“平替方案”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高技术工人更多来自本地、工厂相对更注重工人的福利保障和人员稳定、更多运用精益生产”的苏南模式基本特征。此外,随着职业教育受到政策高度关注,大量资源从上级政府投入到职业院校,各种项目建设出现,资源获取重心和评价方式改变,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向本地产业看”“向基层看”的倾向有所弱化。通过办学体制改革稳固“向本地产业看”“向基层看”的苏南模式传统,已是当前苏南模式职业教育发展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

四、结语

苏南地区的职业教育,作为颇具特色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正确理解其发展规律和阻碍,对于苏南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基于区域比较的视角,通过建构收入分配、产业特征、制度供给的三维框架,本文简单勾勒了苏南模式下的区域产教关系特点与趋势。相对于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苏南模式下的收入分配格局和产业特征都更有利于深度产教关系的形成;纵向比较,苏南产业特征维度的积极因素有所积累,但收入分配维度的消极因素在逐渐增加。通过制度供给,突破既有阻碍,进一步深化苏南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需要学术界和苏南职业教育实践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乐清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清市志(1991—2013):下册[EB/OL].(2022-12-12)[2023-02-15].http://www.yueqing.gov.cn/art/2022/2/22/art_1229620932_59186416.html.

[2]姜蕙.顺德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7.

[3]李俊.江苏省太仓市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治理结构探析[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8(3):27.

[4] DOBBINS M, BUSEMEYER M R.Socio-economic institutions,organized interests and partisan politics: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enmark and Sweden[J].Socio-Economic review,2014,13(2):259.

[5]王雅静.我国职业教育管辖权的演变格局——历史沿革、现实与展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1):71.

[6]田志磊,李俊,朱俊.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17.

[7]劉卫民.江村经济六十年──费孝通教授访谈录[J].战略与管理,1995(2):30.

[8]朱通华.论“苏南模式”[J].当代思潮,1994(1):16.

[9]张书琬.生产组织形式变迁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建构——基于“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J].理论与改革,2018(5):53.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机制与策略研究”(BJA200100)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3-02-15

作者简介:田志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经济。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