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培,刘硕锟,罗崇文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指剖宫产后出血量≥1 000 mL。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病因较多,且多共同存在并相互影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1]。宫缩素是目前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通过促进子宫收缩来压迫闭合血管,进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宫缩素的半衰期短,由于不同个体的药敏性差异,反复用药的受体饱和影响较大,止血效果并不理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为前列腺类药物,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同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更持久,与宫缩素联合使用或许能够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提高止血效果。本研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1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纳入标准:(1)足月妊娠。(2)具有剖宫产指征。(3)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疾病。(2)既往有抗凝药物使用史。(3)合并有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本研究征得患者同意,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s)
组别对照组(n=56)实验组(n=56)t值P值年龄(岁)26.42±5.26 27.09±5.69 0.647>0.05孕周(周)39.32±1.35 39.38±1.52 0.221>0.05孕次(次)2.38±0.39 2.27±0.52 1.266>0.05产次(次)1.49±0.28 1.55±0.27 1.154>0.05
对照组使用宫缩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245,1 mL),胎儿分娩后宫体注射宫缩素20 U。实验组同时使用欣母沛(Pharmacia & Upjohn Company,注册证号H20030189,1 mL∶250 μg),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两组患者用药20 min 后若出血量仍>1 000 mL则需再次注射。
止血效果分为显效(给药15 min后明显宫缩,出血量减少)、有效(给药30 min后明显宫缩,出血量减少)、无效(给药30 min 后无明显宫缩,出血量未减少)。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氧化应激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丙二醇(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情况为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胸闷、面部潮红的情况。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止血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7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情况 例(%)
治疗前两组患者FIB、T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IB、T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情况(±s)
a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名对照组(n=56)实验组(n=56)t值P值FIB(g/mL)治疗前5.19±0.96 5.14±0.90 0.284>0.05 TT(s)治疗后3.97±0.64a 3.10±0.43a 8.444<0.05治疗前32.46±4.70 32.18±4.54 0.321>0.05治疗后27.14±4.48a 22.09±3.76a 6.461<0.05 APTT(s)治疗前62.02±5.19 62.10±4.84 0.084>0.05治疗后54.08±5.09a 42.17±4.99a 12.504<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MDA、CAT、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DA 低于对照组,CAT、SOD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情况(±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情况(±s)
a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名对照组(n=56)实验组(n=56)t值P值MDA(μmol/L)治疗前12.58±2.99 12.55±3.05 0.053>0.05治疗后8.46±1.90a 5.99±1.25a 8.127<0.05 CAT(U/L)治疗前224.04±16.31 224.22±15.18 0.060>0.05治疗后276.64±18.94a 308.08±20.15a 8.508<0.05 SOD(U/L)治疗前231.19±25.42 230.08±24.16 0.237>0.05治疗后298.09±25.50a 324.07±26.18a 5.320<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4%)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例(%)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等,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产后出血作为剖宫产主要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宫缩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压迫闭合血管,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剖宫产产后出血不同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其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增加近250 mL,加上不同个体的药敏性差异,单纯使用宫缩素的半衰期会较短,并不能够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3]。
欣母沛为前列腺素F2α(15S)-15 的甲基衍生物,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刺激和松弛作用,通过携带钙离子与细胞中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相结合,引发子宫收缩,通过甲基取代15-羟基来抑制15-羟基脱氢酶的灭活,延长作用时间,提高半衰期,相比常规的宫缩素具有见效快,药效强的特点[4-6]。
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刘彬彬[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欣母沛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欣母沛能够刺激子宫下段肌层等全子宫肌层收缩,提高宫缩的幅度及频率,压迫宫腔内开放的血窦,促进血窦及血管的闭合,同时与宫缩素联合使用起到协同互补作用,进而提高止血效果[8-9]。
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妊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增强等均是影响产妇产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10-11]。本研究结果说明欣母沛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欣母沛中的血栓素A2 和前列环素可分解成TXB2 和6-keto-PGF1α,前者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后者能够防止子宫张力增加,促进子宫收缩,进而起到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12-13]。
产后持续的大量出血可引发血氧化应激反应,其氧化代谢产物可导致氧化损伤,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14-15]。本研究结果说明欣母沛辅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氧化应激反应。分析其原因在于,欣母沛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维持正常血压,防止血管收缩,避免缺血缺氧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抑制腺苷环化酶,起到调节氧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刘志芳[18]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欣母沛辅助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原因:欣母沛具有见效快,药效强的特点,与宫缩素联合应用在增强止血效果的同时降低用药量,减轻对胃肠道、皮肤的刺激,从而起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19-20]。
综上所述,欣母沛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