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林 章丽丽 陈治国
摘要:沟通是情感的润滑剂,是了解对方的最重要方式,面对面的“五官”沟通更是灵魂的镇静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沟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退变,利用工具APP进行“无声、无色”沟通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方式。正是这种缺乏情感的沟通,使得家校教育出现了很多脱节,也使得家长和学校产生很多教育上的不理解和隔阂,更是形成教育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恢复“走入家庭和走入心灵”的家访,是全面了解学生和对学生进行精准教育的前提。
关键词:家访 家庭环境 精准教育 集体意识
一、走入家庭见闻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学校教育是让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阶梯,最终帮助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学校如何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更是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家访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全方位了解教育对象才能给予孩子更合适的教育。
依据市区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教师利用暑期开展“走入家庭、走入心灵”的大家访活动,全面了解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为精准施教提供信息参考。笔者假期家访情况表:
此表全方位地记录是便于更好地了解孩子。为了获得真实的材料,本次家访完全是不提前通知,可以说获得的资料都是可靠的。
二、家访见闻分析
走访十几位学生家庭,笔者收获颇多,顿感心绪有变,无事静下心来内视自我。连续几天通过面对面的观察、聊天,发现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好的家庭关系给我们家访带来如沐春风的感觉,父母和老师交流有章有节,孩子和老师及父母关系亲近,如是一家人的感觉。关系紧张的家庭我们从进屋的那刻就有一种压抑感,父亲责怪母亲,母亲责怪父亲,相互推诿,孩子在边上战战兢兢,家访被视为上门告状。
父母的教育观与文化程度有很大关系,高知识的父母对孩子要求极高,孩子的生活井井有条,假期安排有条不紊,生活、学习、锻炼按时间节点进行。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对孩子也有要求,但方式不一样,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能做什么,只能做什么,但执行有空间,同时也不安排孩子应该做什么,教育缺乏规范和程序性,导致孩子阳奉阴违只愿听不愿做,成为一个听话的懒惰怪人。
教育就是陪伴,父母陪伴,孩子自律。通过本次家访,发现父母与孩子生活时间越长,孩子习惯就很好,陪伴时间越少孩子习惯就越差,父母经常不在家,孩子习惯和情绪都很差。孤独是抑郁和暴躁的起因,长时间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心灵缺少一种安全感,很容易在心里落下不安定因素。
家庭环境卫生对孩子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紧密相关。家庭收拾整洁的,孩子书桌就整洁,家庭环境亂的,孩子书房就乱。整理家务事是孩子的一种能力,但家长有时很不屑,导致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不让孩子做事和不安排孩子做事是剥夺孩子的生活权利。生活即教育,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学习能力自然不强,会生活方会学习。
父母的业余时间决定孩子的业余时间。家访过程中,发现父母在家做什么,孩子就喜欢做什么,典型就是“玩”手机。现在初中孩子的父母基本是80后,都是生长在手机和游戏普及的年代,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玩手机。受父母影响,现在学生的手机瘾很大,部分学生夜里两三点都在偷玩手机,学校明确学生不允许带手机进入课堂,但很难杜绝。还有部分家长教育方式错误,为了“关住”孩子,专门为孩子买一个手机,美其名曰怕孩子出门,用手机控制孩子的腿脚,为了安全。还有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面子专门给孩子买一部手机,原因是父母小时候没有手机,不能委屈孩子。
沟通是情感的润滑剂,善于沟通的家庭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在家访过程中发现,一些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无时间和孩子沟通,还有部分家长不善于和孩子沟通。即使是沟通,也是命令式沟通,或是做错事情时辱骂。孩子没有思考的权利,更没有沟通的地位,很容易寂寞和无奈,长时间就造成封闭的心理现象,表现为“茫然如痴”的状态。
三、学校教育的应变之路
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孵化器。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如何给予合适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学校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其自由成长。通过本次家访,看到了孩子的不同家庭环境,给教育者下一步施教也提供了现实的素材。学校教育应像农业一样给予充分的条件,让孩子在校园里茁壮成长。
(一)在集体活动中给予个性帮扶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前的预备性教育,是个性适应集体的约束性教育,是为个人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赋能的教育。学校教育讲究的是集体活动,特别是班级授课制实行以来,学生在校活动就是集体性活动,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所有学生围绕目标而进行集体性的探究,从而在集体性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然而,在集体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个人因素,会产生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师这时应该依据差距应给予适当的帮扶。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师要精准地给予帮扶,必须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家访就是了解差异最好的方式。本次家访可以说我们全面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情感情况、日常活动等。要想改变一个孩子,只能从根本上改变。
(1)对于问题家庭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帮扶。有些孩子确实是家庭原因影响专注度,家庭困难导致学生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自暴自弃,一种是埋头苦学,不理别人,从而影响孩子心志的发展。作为一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者,教师应当给予适当帮扶,让其对未来充满信心,树立远大理想,明确改变家庭应从改变自己开始,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2)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家庭情况千奇百怪,离婚的、单亲的、重组的、不和谐的等,我们在家访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家庭孩子有很多问题,容易暴躁、自卑、抑郁等。这样家庭的孩子在集体学习中难以受到约束,表现非常特别,老师教育难度很大,也是学校管理中的痛点。对于这样的孩子学校和教师要在情感上多加抚慰,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在学校集体活动中找到存在感,在集体中得到温暖。
(3)日常行為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在家访过程中发现,根据上餐桌的行为基本能确定孩子的习惯。吃过饭后能主动收拾的孩子的能力是很强的,一个连吃都要催促的人或者吃过就没事的孩子学习习惯肯定不好。这样的孩子事事不主动,在学校集体活动中总是磨磨唧唧,永远落在后面,效率无法达到要求。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善于赋予他活动的机会。只有无限地给予他先于人活动的机会,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活动,他才可能会慢慢改变。
(二)在集体赋能中张扬个性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学校集体教育中,无论教师者如何教育,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承认差异和关注差异才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孩子由于身体和家庭教育原因,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教育者不是教育其趋同,而是让其个性和兴趣无限放大,更不是扼杀孩子的兴趣。同时教育者应创造机会让其获得张扬的机会。在本次家访过程中,孩子和父母对学校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微词,说学校教育不够全面,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问能否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一些额外的活动,比如辩论赛、球类年级联赛、外出集体性劳动等,让孩子在课堂之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近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集体性活动逐渐减少,封闭式校园管理给孩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家长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学校应在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更多的集体性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我,在集体活动中愉悦心情,悦纳自我。
(三)在个性张扬中强化共同意识
教育不是服从,而是让受教育者有能力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他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在家访谈话过程中,明显感觉现在的孩子眼中没有敬畏和担当,原因不是父母和老师不尽责,而是孩子从小就养成不良习惯。
世界是一个团体,而非一个个人,学校教育让受孩子享受个性发展,但他必须符合大众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能力再强的人,他有自己的祖国和家人,一个不尊重父母和不爱自己祖国的人不是一个合格的人。当下社会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孩子对父母和祖国的情感有些模糊,总感觉国外的月亮圆,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东西不认同,根的意识严重虚化。自私自利是00后孩子的普遍现象,在家庭中不关心父母、不参与家庭服务、连学校的集体劳动都偷懒耍滑,更为严重的是不关心、不了解社会,不愿走入社会。
学校教育必须利用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同时在实施教育的同时,更要立足中国大地,吸取中华经典教育理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合适的教育。如何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合适的教育,是当下和未来中国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模仿和抄写已经成为历史。教育需要话语权,更要有中国的教育智慧,教育人要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开创教育的未来。
了解教育对象是精准教育的前提。家访是了解教育对象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与家庭教育合作共赢的教育途径。教师只有走入家庭和走入心灵,细析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日常生活习惯,方能给孩子提供精准的教育方式,方能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差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赵新芳.来自一线的教育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3]吴康宁.教育,真的类似农业吗?[J].师资建设,2017(6).
[4]杨云生.让人文之光温暖学生的心房:兼论班主任的人文精神[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9).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