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生该如何阅读?

2023-05-21 14:34艾娟王琰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课外阅读读书

艾娟 王琰

2021年,中小学推行课后服务,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这对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身处“大语文”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可面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碎片化阅读内容,很多学生的阅读是盲目进行的,要么态度敷衍,当作任务,没有坚持的兴趣和动力;要么方法不当,一知半解,不得要领;要么读而不用,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真正的阅读,教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在书籍里得到教育,并愉悦地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呢?笔者在深入学习贯彻榆林市教育局《关于深化课程改革 实施“课堂革命·榆林实践”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分层制定目标 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分年级段制定阅读目标。如低年级段学生要能阅读简单易懂的、注有拼音的儿童读物,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并正确、清楚地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读物的主要内容;中年级段学生要能够积累好词好句,仿写具体生动的句子,在阅读后主动思考,谈体会,写收获;高年级段学生要能每天粗读、细读或品读一两篇不同难度的600字左右的文章,且每周写三四篇质量高、分析全面且深刻的读书笔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行动的内驱力,是创造发明的引发点。小学生对阅读的认知较单纯,若内容能够吸引他们,自然会主动阅读,如果内容较生涩枯燥,味同嚼蜡,自然不愿读。因此,培养兴趣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权,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选择好必读和选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摘记方式等。课后服务的推行,正好为营造阅读氛围提供了时间保障。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要静心带领学生一起读、花样读,每每遇到优美的语言或动人的情节,教师要声情并茂,入情入境,以此感染学生,令学生手不释卷。

细化读书指导 互通课堂内外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的仪式感:态度端正,用心去做,要精心做好阅读素材分类,如比较阅读、鉴赏阅读、练习使用和选择阅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理解为手段,指导他们在阅读中对遇到的不懂的词和句,要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调动生活经验或利用插图、注释、文后记等方法进行理解。文本的感人内容、重点之处要反复品读、思考。要感悟、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技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记忆积累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思想单纯,机械记忆能力较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直至可以背诵,并引导学生用摘记、归类等方法定期进行重复阅读,让学生将阅读中所收获的知识内化到头脑中,进而学以致用。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那么,阅读指导如何才能互通课堂内外?笔者认为,一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关于培养自主阅读和语文学习方法的内容,利用课文中所学的阅读方式,如速读、默读、跳读、精读等,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二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学方法,主动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如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展示阅读理解的方法。在课堂学习中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自我体验、积极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成为学生方法交流、能力展示的舞台。三是鼓励学生在丰富的课外语文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内已获得的阅读方式。规定学生每阶段课外阅读的数量、内容、方法和时间等,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同学便可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创设出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要从大处着意,小处着手,以开启学生真正阅读为宗旨,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实在的指导、示范,切忌泛泛而谈,要创设“肚子要宽、口味要杂、方式要多”的立体式阅读,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收获喜悦,进而稳固培养阅读兴趣,持续增进阅读欲望,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阅读能力。

促成读写结合 提升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读和写。读写的有效结合,既体现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也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写话(写作)都是从阅读开始的,低年级段的口语交际、写话训练,中年级段的句群、构段方式的模仿练习,高年级段的篇章训练写作,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获取资源。因此教师要以课堂为土壤,用好教材,抓住结合点,让随文学习中的小练笔精准发力,读写结合,迁移运用,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笔尖鲜活起来。如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搭船的鸟》,教师静心研读教材后就会知道,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翠鸟的外形这一段描写是作者展示给读者的一个阅读学习点。以此为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逐句精读中去仿写文中片段,促成读写的有效结合。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广博的阅读对写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时间、精力、条件、环境等因素制约着其阅读。因此在有限的阅读中,学习、渗透文本中的写作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留意文本的“留白”,尝试把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既可以丰富文本内涵,把人物形象读立体、读厚实,訓练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对文章的解读,既要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以及表现形式和手法的运用,也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等。既要重“文”,也要有“法”。学生在写出自己读书感悟的同时,又能在仿写中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效促进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此外,还可以抓住文本的拓展延伸点,它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落脚点。关注时事热点、多学科融合,链接相关的事件或引申类似的事物,关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把教材中文本阅读积累的语言、习得的方法与校园、生活相结合,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习得写作技能,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有让学生持续阅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受益于阅读,走向自主阅读、终身阅读的道路。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一中学;榆林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双减课外阅读读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