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23-05-21 22:02郑小君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例研修共同体

郑小君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学是教师主要的专业活动,教学研究是学校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在“双减”背景下,通过“课堂革命”改进教与学的行为,能够使教师的教更加聚焦学生发展的需要、特点和规律,使学生的学更傾向于基于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的学习。区域联动教研采用“三课两反思”基本模型,在学、练、思、议、用等环节中,凸显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的发展策略,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重建。

西安市雁塔区小学语文学科进行了以“名校+”“名师+”发展共同体、“U—D—S”研究合作为支撑的区域联动课例研究,结合区域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教育发展格局,吸收了北京、上海等地区“课例研究”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与深化、改进与提升了已有的研修模型,使其在新的区域实践层面充分发挥科学的指导价值,引导教学革新。

一、西安市雁塔区小学语文区域联动课例研究的特点

西安市雁塔区小学语文学科区域联动课例研究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研训一体联动,分别聚焦学校校本研修和课堂质量改进,树立了两个区域内的教研品牌——“雁语之春”校本研修成果系列交流展示活动和“研在金秋”主题课例研修系列活动,分别安排在春秋两个教学季进行。每个系列活动遵照“U—D—S”区域教研的模型,采取课例研修、研修案例交流、优秀课例展示、名师课例点评、专家专题培训结合的方式,为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的研训活动。

(一)以“三课两反思”作为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

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及其课题组提出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三阶段两反思”为操作特色的“行动教育”模式,即“三课两反思”模式。这种研究范式着眼于滚动改进教学,通常以一位教师就同一课题上三轮课的方式,实现教学行为在同一主线上的不断改进。最关键的是课例要集中突出研究主题,并且聚焦课堂关键事件。从课例研修的内容看,可以同课同构,也可以同课异构,可以是对常态教学的循环跟进研究,也可以借用微格教学对“关键事件”进行循环跟进研究。

区域联动课例研究的主题一般围绕学科教学难点、学生学习疑点和学科争议热点等,强调在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有利于研究者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而理解他们的教学行为。

借鉴行动研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寻找课堂教学的关键事件,追求教学行为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行动去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让教师自己设计、反思、再设计、再反思。

在研修过程中,强调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关注本学科特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研修成果能较快转化为学科教师的常态教学行为并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上,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培育教师的教学研究习惯。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课例研究的全过程

课堂的中心是为学而教,教学研究的重心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改进研究。在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上,教学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在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中嵌入了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校本教研实现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改进”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研究者,以自身掌握的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作为其教学实践的基础。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在教学和对学科的研究中嵌入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的学习专业属性体现在教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设计和评价。

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实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改进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与考查学生。

以学习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与特征渗透于“确立研究主题”“规划教学设计”“实施课堂观察”“开展课后研讨”“形成研究报告”等课例研修的核心环节,贯穿于研修的全过程,确立研究主题,教学合一。教师要规划教学活动,因学设教。实施课堂观察,以学观教。开展课后研讨,以学论教。形成研究报告,依学改教。

关注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主动的深度参与,应将教师日常教学与研究、培训融于一体,为改进教学行为而研究,在研究中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动态生成的,培训形式不是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单向传授,而是依赖于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互动。

(三)“依托‘U—D—S研究合作关系”及“名校+”“名师+”研修共同体

“U—D—S”是大学(University)、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专业发展机构(Departments)、学校(school)三个单词的英文缩写,代表了区域联动教研组织的三个部门、三个主体,体现了从专业引领到行政推动、教研实施的三股联动力量。

“依托‘U—D—S研究合作关系”的课例研究中,大学研究人员、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结成研究共同体,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行为跟进为目标,共同开展研究活动。发挥大学研究人员、研修员和教师三方各自的优势,组建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研究共同体,避免教师在研修中进行同水平甚至低水平的重复。倡导平等、民主的教研文化,教师既是被研究者,也是研究者。

借助“名校+”学校发展协作共同体和“名师+”研修共同体平台,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教学难点与热点问题,以校本研修和联动教研为载体,设计和组织主题课例研究活动,推动学校由内而外、上下联动,推动课程改革与新课标实施的氛围与环境。近年来,雁塔区大力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进集团化办学,建设“名师+”研修共同体,实现了中小学“名校+”发展共同体全覆盖,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内部开展校际多学科、同年级联动课例研究,提高教师对课堂革命与新课标理念的认知与理解,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引领,革新课堂教学理念,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组建了市、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近百个,各研修共同体定期组织开展主题课例研究,使共同体成员在名师指导、示范和引领下,改进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区域联动课例研究的创新突破与实践成效

教师专业发展要以教师为本,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能够运用个性化资源实现学习正迁移、学以致用。引入以“名校+”“名师+”发展共同体、“U—D—S”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为支撑的区域联动课例研究,这一区域联动课例研究有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过程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是一种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融合了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和实践反思三种培训方式的优点,融合了教师现场教学、教育观察技术、教学同伴研究过程、教育科研中行动研究方式和教研成果整理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认知,建构起系统、完善、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开展课例研修有助于改进教师课程执行力,促进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型建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推动学校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建构丰富、实用的校本研修方案,带动学校教研深度发展,推动区域教研工作创新发展,发挥区域教研工作的传动、助力、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行动力,形成区域教研特色。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课例研修共同体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