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杰,李龙,代益博
(许昌市人民医院 骨外一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主要致病原因为腰椎退行性病变等,临床表现以双下肢疼痛、瘫痪、麻木等为主。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1],发生率为5.7%~10.8%。LSS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开展手术治疗,单通道内镜(interlaminar uniportal endoscopy,IUE)技术属治疗LSS的常见术式之一,其创伤小、近期疗效理想[2],但存在手术视野受限、对侧减压难等问题。近年来,国内积极引入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double-channel endoscopy,UBE)技术应用于临床中,其可弥补IUE的不足[3],获得确切的疗效。鉴于此,本文将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LSS患者纳入本研究,对部分患者实施UBE手术治疗,并以IUE治疗作为研究对照,旨在评价UBE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旨在为LSS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可行的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将许昌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LSS患者纳入本研究,病例数为122例。(1)纳入标准:①与LSS诊断标准相符[4];②单节段LSS;③双侧下肢存在神经损伤表现;④保守治疗后无效;⑤具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恶性肿瘤;③先天性器官功能异常;④手术禁忌证;⑤骨折疏松;⑥腰椎结核;⑦严重感染;⑧内科疾病。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57~78岁,平均(66.25±5.63)岁;病程1~7 a,平均(3.89±0.89)a。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58~78岁,平均(66.51±5.71)岁;病程2~7 a,平均病程(3.95±0.71)a。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患者、家属同意下开展,并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下开展。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IUE技术,纳入本组的患者全身麻醉,并选择俯卧位体位,术前,在C臀X线机透视下定位患侧L5、S1椎板间窗中心点,于体表标记,定位后,在定位点作一纵行皮肤切口,对皮肤给予垂直切开,并将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切开,将逐级扩张套管直接置入,并置入工作套管,在C臀X线机透视下,确认工作套管位置,将内镜置入后,剥离椎板间窗的软组织,暴露黄韧带,依据手术需要,将椎板间窗上下缘暴露,并暴露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必要时,应用磨钻对椎板进行部分成形,应用髓核钳将浅层黄韧带切除,应用神经剥离子将深层黄韧带钝性分开,劈开黄韧带,劈开后进入椎管,应用篮钳向外侧咬除部分黄韧带至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将硬膜囊充分暴露,暴露神经根背侧,观察有无椎间盘突出,对侧椎管狭窄者,用磨钻沿着棘突根部将部分骨性结节去除,应用椎板咬骨钳将黄韧带去除,露出对侧硬膜囊,切口止血,疏散工作通道,闭合切口,应用无菌敷料进行包裹。
1.2.2观察组 接受UBE技术,纳入本组的患者全身麻醉,并选择俯卧位,术前,X线机定位病变节段,以病变节段为中心头尾旁开1.5 cm划椎间隙平行线,以棘突连线向左或右旁开1~2 cm划平行线,两组平行线相交处,作为观察通道和工作通道的切口位置,经两切口植入逐级扩张管建立观察通道和工作通道,两组扩张管相交与上位椎板棘突根部,建立通道后,观察通道中置入关节镜,工作通道植入射频电极分离椎旁软组织,充分暴露上下椎板。将部分椎板切除,显露黄韧带边界,将黄韧带及增生的侧隐窝骨质切除,充分暴露神经根、硬膜囊,牵开硬膜囊与神经根,探查是否存在脱出椎间盘髓核组织,一并摘除,应用神经剥离子探查,观察硬膜囊及神经根是否受到压迫。对侧椎管狭窄者,用磨钻沿着棘突根部将部分骨性结节去除,显露对侧黄韧带并去除,探查对侧硬膜囊及神经,无压迫后切口止血,缝合两个切口,无菌敷料包扎。
1.3 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断 参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4]LSS诊断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全部缓解、消失,能适应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为优;治疗后,患者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能从事轻体力劳动,为良;治疗后,患者存在腰腿痛,症状减轻,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为可;治疗后,腰腿痛症状未见减轻,存在明显神经根压迫表现,需行开放手术,为差;将优、良计入优良率。
1.3.2疼痛程度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价为术前与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评价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5],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剧烈。
1.3.3功能障碍 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评价为术前与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评价工具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腰椎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评分成正比。
1.3.4并发症 包括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感染等。
2.1 优良率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优69例,良43例,可5例,差5例;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优良率评估[n(%)]
2.2 VAS、ODI评分术前,VAS、OD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有所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与ODI评分比较
2.3 并发症122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神经损伤3例,硬膜囊破裂2例,感染3例,对照组7例,观察组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LSS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本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数据表明,患者年龄越大,其腰椎容易发生椎管退变增生,造成椎管内空间代偿能力降低,诱发LSS及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7],患者表现为疼痛、行动能力受限,后续生活质量严重降低。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而基于中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极度痛苦,危害生命安全,对此类患者首推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单通道内镜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临床应用中单通道内镜手术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且临床数据的不断增加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单通道内镜技术手术视野严重受限,对侧减压等操作不是很理想,手术难度进一步加大。UBE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且在临床治疗LSS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数研究证实了这一术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李齐付等[8]研究认为,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椎板减压术相比,UBE在LSS患者中更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创伤,短期疗效理想。赵子豪等[9]表示UBE技术手术视野清晰,操作起来较为灵活,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可以很好的治疗LSS。徐宝山等[10]研究认为,UBE能够实现充分减压,比较容易探查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本研究结果亦得到相似的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UBE技术要比IUE技术更为有效,其能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分析原因为,UBE技术拥有2个彼此分开的通道,且操作通道不受硬质管道的限制,术中的视野较清晰,同时操作通道可自由倾斜,能够充分减压,手术操作具有较广的范围,自然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对机体的伤害较小,故术后患者并发症少,说明UBE不仅能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UBE技术提供的椎管探查视野较广泛[11],能够避免手术盲区,医生在开展手术操作时更为轻松,同时切除椎间盘组织。术中持续性冲洗操作可带走炎症因子,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12]。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VAS、ODI较术前更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可见UBE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情况。比起IUE,UBE技术所建立的手术通道是独立的[13],因此可以应用大尺寸的椎板咬骨钳等作为手术器械,处理病变的效率要大幅度提高。另外,全部UBE通道内镜技术普遍采用的是腰椎后路入路,熟悉的解剖入路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14],当然UBE内镜下仪器熟练操作需要手术者掌握关节镜的三角理论,唯有当内镜与仪器聚到三角顶点时[15],方能找到仪器进行操作,该手术开展过程中,持续的灌注水压能在椎管硬膜表面形成较安全的手术可见,结合清晰的内镜手术视野,能将椎管硬膜损伤率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UBE在LSS患者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选择过小的问题,今后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