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专题同步练习

2023-05-16 08:52景燕
《学习方法报》历史七年级 2023年48期
关键词:科举制史料所学

景燕

1.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B.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诸多好处

C.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D.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 歐阳修所著《卖油翁》中的神箭手陈康肃“以弓矢为乐”,被母亲以“不务行仁化”而杖责。明代宋濂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两则史料共同反映了宋朝()

A. 重文轻武    B. 尊崇儒术

C. 重武轻文    D. 重视科技

3. 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下列措施体现此思想的是()

A. 募役法      B. 方田均税法

C. 保甲法      D. 农田水利法

4.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B. 《资治通鉴》译注本          D. 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5.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6.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7. 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A. 中书省    B. 六部

C. 锦衣卫    D. 东厂

8. 明末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这反映了()

A. 广大农民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B.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

C. 各级官吏对民众进行百般盘剥

D. 明末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9. 施琅认为台湾“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断不可弃。”为此康熙皇帝()

A. 派郑成功收复台湾            B. 设立台湾府

C. 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D. 设伊犁将军

10. 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C. 对外交往不断加强                D. 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有一制度使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材料三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摘编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诞生的历史背景,并概述科举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见第23版)

猜你喜欢
科举制史料所学
古代的考试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史料二则
非所学
“科举”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