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组织是团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团员青年感知共青团、评价共青团的终端窗口,是共青团战斗力、凝聚力的基础源泉。江苏有基层团组织近31万个、团员440多万人,全省社会领域团组织数、组织密度、非公企业团组织数位居全团前列,率先探索出台“积分入团”、“团支部工作清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一个个“全团前列”、“全团率先”,背后是不断严密的组织、更加充实的基层、时时经受锻造的团员、坚强有力的团干部,凝聚成的富有战斗力的青春集体。
“我们将进一步建强组织,让服务零距离,让骑手展担当,向社会展现外卖配送骑手群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苏州市服务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青新聚力”行动上,新成立的苏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团工委发出倡议。团苏州市委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平台公司,实现全市“两员两司机”领域行业团工委全覆盖。
近年来,江苏共青团既持续巩固传统领域阵地,又着力拓展新兴领域组织覆盖。像苏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团工委这样的行业系统团工委,全省共建设362家,覆盖团员44.6万人。全省各级团组织总结推广“非公团建十法”,联动开展“两新”领域团组织“百强千优”示范工程等,带动社会领域团建全面活跃。
江苏各级团组织还积极适应团员青年生产生活和聚集分布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如,团南京市栖霞区委针对城市社区青年找不到、难组织、弱参与等问题,通过“团组织+青春网格+青年社团+青年之家”联动,把社区里大把的“沉默”青年找出来、聚起来,把青年紧紧地“团”在一起。
如东县青年慈善超市2022年被评为第一批江苏省五星级县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组织的负责人姚新玲还有个身份,是团如东县委兼职副书记。近年来,江苏各级团组织探索从党政机关、社会组织、金融行业、非公企业、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人才,不断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
这项改革,是江苏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一个缩影。全省2021年试点的25个地区新增专职团干部375人、挂职530人、兼职2220人,增幅分别达39.2%、736.1%、69.1%,同步出台党建带团建队建等制度文件155份,持续巩固改革成效。
江苏共青团既大力推进改革“自上而下”向基层延伸,也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自下而上”推动基层改革创新。如,“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制度,就来源于基层创新。从2017年起,团江苏省委实施“10100”创新创优工程,每年评选10个左右重点项目、100个左右创新项目,牵动实施项目1993项、评选立项583项,形成了全省共青团上下协同、聚力创新的改革态势。
急难险重任务是体现团员先进性的“试金石”。2023年1月初,江苏多地血液库存紧张,各地团组织立即动员青年献出一臂之力,贡献“热血”爱心。一个月内,全省各级团干部、团员青年无偿献血3万余人次、852万毫升。
为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团江苏省委积极组织“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全省共有2.7万个高校团组织与643个镇村两级团组织结对,43.3万名大学生下沉到村、社区,深入网格一线。如,团南京市委深入实施“双百共建”工程,组织110个街(镇)、园区团组织与191个高校院(系)团组织结对,实现校地共青团在人员、资源、项目、阵地等方面融合共建,为基层注入青春动能。
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少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江苏共青团加强积极探索,把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抓得更牢。如,团海安市委制定了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体系,明确4个方面12项具体指标,通过“一人一档案”、“一季一赋分”、“一年一评议”,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线发现考验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推优”对象。全省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团员占18~28岁入党团员人数的70%以上。
2022年暑期异常高温天气多,无锡市滨湖区的一线劳动者有了新的消暑纳凉去处。团干部们借助商圈、便民服务点,设立“青凉补给站”、准备防暑“清涼包”,提供送清凉服务。在许多青年之家,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可以避暑纳凉、饮水续水、充电。
形态各异、作用多样的青年之家已在江苏全面铺开。全省建设青年之家2364个,开展学习交流、爱心暑托班等主题活动每年超5万场、服务青少年超200万人次。
“联青服务站”也成为江苏各级团组织常态化联系青年的有效载体,通过“一月一主题”、“集中服务日”,全省团干部坚持不懈转作风、优作风,先后开展28个主题、4万多场集中服务,联系服务青少年34万名。广大团干部常态化走进青少年听心声、解难题、送温暖,树立了新时代江苏共青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