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香
课本剧是一种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戏剧语言表达文章主题的微剧本。课本剧一般包括题目、人物、时间、地点、道具、背景、旁白、幕后和正文这几个部分。课本剧表演是对课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研读、挖掘、拓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其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和整体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生动有趣的课本剧能激发其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欲望。英语口语的实践演练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课本剧具有形式丰富、生动有趣、语言氛围感和感染力强等特点,不失为一种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课本剧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率不是很高,英语教师对课本剧的运用也不够熟练和全面。文章主要针对课本剧在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有效作用和运用策略进行思考与分析,旨在探究具体的可操作性策略,从而全面、充分地发挥课本剧对强化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英语学科,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会说、敢说、爱说。小学阶段正是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课本剧基于课本内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重塑语言环境,丰富课堂形式,激发英语口语表达欲望,是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当前的教学形势来看,英语口语相较“读”和“写”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还不够,从实际情况来看,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仅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板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反复枯燥地读单词、读句子,布置机械性的诵读和抄写类作业,忽视了“听”和“说”,尤其是“说”,使得学生缺乏自主练习及发挥的空间。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因此其英语口语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
目前大多数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即擅长做题、做试卷,却羞于开口、怯于开口,怕说错遭到嘲笑,或者感觉说英语不合群。英语口语的练习和交流需要以一定的语言环境为载体,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先从少部分学生入手,形成“点群效应”,多布置口语类作业,定期编排表演课本剧,让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主动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良好状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检测以笔试为主,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读”和“写”,注重通过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写作技巧,忽视了“听”和“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要想全面掌握和应用,听、说、读、写必须全面发展。因此,英语口语应被纳入学习成果检测指标。
综合以上原因,结合课本剧的特点,将其适当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既能够改善传统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又能够丰富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练习环境,还能够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总之,通过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可以使其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相应的语境,敢于“说”英语,热衷“说”英语,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明确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英语教师习惯主导、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其学习效果,但是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其学习主体性的培养,还会弱化其学习能力。因此,在依托课本剧强化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并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在课本剧的编排、演练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适当地参与引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英语口语学习重在实践和练习(万莹 2022)。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课本剧创编的最终呈现方式是学生的表演,因此,口语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创编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以口语实践活动优化教学内容。在熟悉剧本、扎实排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使其在大量实践中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语言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身临其境的表演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应景、流畅、自如。这样的口语教学实践更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课本剧的编排、演练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只有学生广泛参与,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课本剧的表演既要合理分组分工,又要调动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小组表演可以看作是正式表演的前期彩排,全班表演才是课本剧表演的正式演出。因此,在创编课本剧时,教师要鼓励、调动学生广泛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存在感和才华施展空间,助力其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课本剧创编素材,如每个单元的插图、对话、故事、Listen and Talk等。在选择课本剧内容时,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素材,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等,以精选话题为焦点,创编各种主题鲜明的情景剧。精心创编的课本剧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最初尝试课本剧时,教师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其年龄的剧本,弱化课本剧给其带来的陌生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带领他们走进课本剧的精彩世界。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B Listen and Follow口语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作为开学第一课,学生之间还有些陌生,以此为话题,刚好可以促进他们彼此认识和交流。在确定话题后,教师在创编课本剧时,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如4—5人一组,有的在操场上见面,有的在活动室或者食堂见面,互相打招呼,相互认识,顺便交流在此场景中的其他事物。比如,在操场上见面时,学生可以聊一聊各自喜欢的运动项目,还能起到巩固口语词汇的作用。当学生以精选话题创作剧本时,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多关注各小组的创作进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上讲台表演,表现突出者还可以获得小礼品,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达欲望。
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擅长的内容不同,在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保证小组内的成员既能做好分工协作,又能互补协调,各施所长。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能够充分调动其参与性和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或者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够自信,怯于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展现英语口语,如果以课本剧为契机,创设有情境且能调动其广泛参与的语言活动场景,往往可以帮助其克服怯场心理,使其乐于参与,将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探究学习。因此,活动的有效开展以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擅长领域,会使课本剧的展演大放异彩(郝国富 2021)。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2 Teachers’Day Part B Listen and Follow口语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庆祝教师节的场景。此时,每个小组可以由口语能力较强、大胆自信的学生扮演教师,其余组员再细化分工,如班干部或者庆祝教师节的带头人的台词可以多一点,想要加强锻炼口语的学生可以毛遂自荐,怯场或者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先从台词较少的角色入手,再逐步挑战有难度的角色以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在各小组的表演结束后,全体学生可以集体向教师送上教师节祝福,即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角色鲜明的课本剧编排过程中,合理分组尤为重要。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生动模仿演绎teacher和student角色。每个学生有了合理的角色定位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课本剧表演,在生动有趣、自编自导的课本剧中增强英语口语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要依托课本剧强化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及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增强剧情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角色扮演、配音表演、情景演绎、甚至线上表演等都是操作性强的表演模式。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Review 2 Story Time口语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适当的道具和服装来扮演the Little Rabbits、the Mother Rabbit、the Wolf,同时可以模仿小动物说话的声音、语调和表情,让故事表演更加生动有趣、惟妙惟肖。这样的角色扮演及情景演绎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词汇和语句所处的语境及表达的情感。
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本剧表演进行录制,也可以对视频进行适当剪辑,添加表情和字幕,让开头和结尾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在课本剧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看自己在课本剧表演中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在每次课本剧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和总结。实际上,学生作为课本剧的参演主体,教师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表演结果,对于课本剧的设计、表演过程并未全面了解。因此,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如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外评价等评价方式,由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彭坚 202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对整个课本剧的表演进行回顾和反馈,让课本剧的表演更加完善,同时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1 Days of the Week Part A Ask and answer口语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7个学生分别扮演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并将写有单词的卡片分别贴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各自描述自己所扮演的这一天要上什么科目,其余学生可以对照课程表,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或者将这些卡片分别贴在7个学生的身后,被贴卡片的学生看不见,由其他学生描述,被贴卡片的学生猜测。在表演过程中,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因紧张而出错的情况或者一些其他的突发状况,此时教师的总结评价应反馈此情况,并提醒下一组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要总结出每个学生口语表达的优缺点,以提高其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为其后续口语学习指明方向,以此实现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导向作用。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课本剧的加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小学阶段探究式学习模式,为他们打造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基于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编创生动有趣的课本剧,让他们将教材中的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口语交际语言,全面提升其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具备的沟通、交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