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联合针灸冲任二脉诸穴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23-05-12 07:57彭琼琳
西部中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盆腔炎盆腔症状

彭琼琳,黄 敏,孙 敏

1 鄂钢医院妇产科,湖北 鄂州 436000; 2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急性盆腔炎为常见妇科急腹症,多因外感邪毒、蕴而化热、湿热搏结而发病,见于有月经、性活跃的妇女[1-2]。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3]。盆腔炎在急性期如不彻底治愈则转可为慢性盆腔炎,后者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导致不孕、持续慢性盆腔痛的主要病因[4-5]。目前多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抗生素治疗虽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好[6-7]。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与抗生素有所不同,往往能起到独特疗效。本研究采用五味消毒饮联合针灸冲任二脉诸穴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35例,治愈率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在鄂钢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9 例,按随机、盲法原则分为观察组35 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年龄20~52 岁,平均年龄(32.01±6.87)岁;病程1~7 天,平均病程(4.97±1.84);疾病类型:盆腔结缔组织炎13 例,盆腔腹膜炎10例,输卵管炎6 例,子宫内膜炎3 例,子宫肌炎3例;其中轻度13 例,中度16 例,重度6 例。对照组年龄19~51 岁,平均年龄(31.70±5.42)岁;病程1~6 天,平均病程(4.21±1.50)天;疾病类型:盆腔结缔组织炎12 例,盆腔腹膜炎9 例,输卵管炎7例,子宫内膜炎4 例,子宫肌炎2 例;其中轻度14例,中度15 例,重度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且属湿毒壅盛证[8-9]者;2)初次发病者;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病情危重或慢性盆腔炎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或近期准备妊娠者;3)伴有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者;4)无法配合治疗者;5)合并严重心、肝、肾或造血系统疾病者;6)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7)近期有同类药物治疗或近1周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90122,规格:20 mL∶0.1 g)静脉滴注,每次0.5 g,每日1 次;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0337,规格:2 mL∶0.1 g)静脉滴注,每次0.3 g,每日1次;治疗7天后改为口服甲硝唑片(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90104,规格:0.2 g/片),每次0.4 g,每日2次,共7天;左氧氟沙星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90125,规格:0.5 g/片)每次0.5 g,每日2次,共7天。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物。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五味消毒饮,药物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紫背天葵各15 g,金银花20 g。加水煎浸泡1 h 后煮30 min,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并取冲任二脉诸穴针刺,取穴及针刺操作:患者卧位取冲任二脉诸穴针刺,任脉穴取关元、中极、阴交和气海;冲脉交会穴取中注、四海、气穴。嘱患者放松腹部,局部碘伏消毒后以单手快速进针,施平泻平补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 次,共治疗14 天。期间用本院制熏灸盒覆盖于留针处进行艾灸:以皮肤潮红、患者可以忍受为宜。每日1次,共治疗14天。

1.5 观察指标

1.5.1 实验室指标 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 法测定CRP、D-二聚体(D-dimer,D-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5.2 超声检查 采用B 超声检查患者子宫体积、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直径。

1.5.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s percentage,NEUT)恢复时间。

1.5.4 症状积分[10]包括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积分,其中主要症状有带下量多、色黄,或脓血相兼,发热或伴恶寒,下腹剧痛,低热持续等,按无、轻、中、重度计0、2、4、6 分,次要症状有大便干燥、小便黄少、恶心、头痛、口渴喜饮、月经不调、经色暗红夹血块等,按无、轻、中、重度计0、1、2、3分。

1.5.5 临床疗效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1]。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炎性包块、盆腔渗液均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炎性包块明显缩小、盆腔渗液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炎性包块缩小、盆腔渗液有所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炎性包块、盆腔渗液均无变化。

1.5.6 安全性评价 包括胃肠道反应、疲劳乏力、耐药、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

1.6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学指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D-D、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注:a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2 盆腔B 超声检查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B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B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注:a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及体温、WBC和NEU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s)d

注:a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4 症状积分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和次要症状积分中除头痛积分外,其他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注:a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5 安全性评价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疲劳乏力2 例、耐药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9/35);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疲劳乏力5例、耐药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9%(12/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2.6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9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4.28%(33/35);对照组治愈12 例,显效9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2.35%(28/34)。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属“带下病”“腹痛”范畴,其发病病机为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湿热邪毒趁经期、术后或产后等时入侵,此时热毒炽盛、湿瘀混杂,机体内邪正交争、营卫不和、邪毒壅盛而气血瘀滞导致热入营血、热陷心包而发病[12]。除预防生殖系统感染或感染后对症治疗外,中医主张活血化瘀、益气扶正、清热利湿兼以行气凉血[13-14]。

本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五味消毒饮,并取冲任二脉诸穴针刺、艾灸。发现治疗后患者血清CRP、D-D、TNF-α 及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子宫体积、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及体温、WBC 和NEUT 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除头痛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五味消毒饮出自清代吴谦《医宗金鉴》的《妇科心法要诀》,是清热解毒经典方[15]。方中蒲公英和天葵子利湿通淋,消痛散结,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野菊花清热解毒[16]。五味消毒饮发挥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之功效,起到抑制炎症反应作用。而针灸取冲任二脉诸穴则发挥培元固本、补益肾气的作用。《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止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冲脉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循行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冲脉与任脉并行,且又通督脉。故其脉气可经头部灌注诸阳,下渗三阴,取冲脉诸穴针刺可疏通经络、疏畅十二经脉,起到健胃强脾益气之功效,还可治疗腰骶酸痛、下腹坠痛、低热疲劳、痛经等。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腹正中,为“阴脉之海、生气之源、主任诸阴”,是维系女子胞宫之所,故医者于任脉取穴可治疗妇人腰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症。在治疗中于冲脉交会穴取中注、四海、气穴,任脉穴取关元、中极、阴交和气海,共奏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灵枢·宫能》篇又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叶为妇科良药,味辛、苦,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可治疗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等。针刺冲任二脉诸穴配合艾灸,药效借助灸火的温热之力渗透入皮肤,通过经络传导而加强了药效,起到扶正祛邪、温通气血、消肿散结作用。

综上所述,五味消毒饮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扶正,针灸取冲任二脉诸穴则发挥培元固本、补益肾气、扶正祛邪、温通气血、消肿散结的效力,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可抑制炎症反应,增强西药的抗炎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盆腔炎盆腔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